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我們之前介紹了國內C-IASI的碰撞測試成績(欲知詳情,請翻閱本人這篇文章:

最嚴碰撞測試成績出爐!日系德系一國產就掉鏈子 【系統原因無法加鏈接】),不少車型進入國內後,由於減配等原因,令國內碰撞測試成績遠不及國外版車型。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菲亞特集團兩款車“成績突出”


C-IASI的測試基本照搬IIHS的標準,而國內知名的五星批發廠C-NCAP標準大體來源於歐洲E-NCAP。最近這個歐洲標準又出了新測試成績,菲亞特集團兩款車分別斬獲該批次測試成績的冠亞軍,可惜是倒數。

哪裡出了問題?

此次測試共9臺車,另七臺分別為:現代 聖達菲、寶馬 X5、奧迪Q3、捷豹 I-PACE、標緻 508、沃爾沃 V60、沃爾沃 S60,這七款車都獲得了五星評價。是什麼原因導致菲亞特集團的硬派越野車獲得如此低分呢?

碰撞測試(車內安全部分)


測試分為四大項,碰撞測試部分共38分,JEEP牧馬人獲得19.3分,只拿到50%的分數。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在碰撞測試中,一般比較關注40%偏置碰撞及正面碰撞,而40%偏置碰撞試驗中,雖然客艙基本保持完好,但A柱與“跨面梁”(原文: trans-facia beam,猜測為A柱下方車身截面的橫樑)的連接部分受到損壞。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原測試評論進一步說明釦分原因:此處的損壞表明結構已經不能承受更高的能量;類似的,腳步空間的變形表明該結構已達到其完整性的極限。儘管測試的具體數據表明這種程度的撞擊對駕駛員和乘客的膝蓋、股骨有良好的保護,但顯然這種保護已經達到了車身能承受的極限。要知道40%偏置碰撞的時速僅為64km/h,這個速度在日常駕駛中,並不算高。此外,這種形變可能對體型更大的駕駛者有潛在風險,因此此處測試成績剛過及格線。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碰撞中有物體在車內飛濺▲


此外,從測試視頻來看,碰撞中車身形變不穩定不可預測,因此對駕駛員胸部的保護被評為“弱”。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在正面碰撞測試中的情況也類似,駕駛員胸部機後排乘客的胸部成績都不理想,後排乘客胸部評價為最低等級的“較差”,並且伴有較高的安全帶負荷。類似的碰撞可能會造成後排乘客肩部、鎖骨受傷。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在側面障礙測試中,牧馬人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對所有關鍵身體區域都有良好的保護。但是由於沒有對牧馬人進行杆柱碰撞試驗,因此16分中只拿到了8分。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測試中,前排座椅和頭枕的成績表明,在發生追尾事故時,車輛可以很好地防止頸部受傷。後排座椅的幾何評估也表明車輛能夠提供良好的鞭打保護。

安全配置方面,牧馬人沒有配備自動緊急制動(AEB)系統。因此4分被全部扣光,不可思議。

碰撞測試(兒童乘客部分)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在針對兒童乘客的碰撞測試中,牧馬人獲得的成績相對理想,拿到了69%的分數,共計34.3分。該碰撞測試比較專業,將兒童分為六歲及十歲兩個不同年齡層。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不過細看測試成績也會發現一些問題,在40%偏置碰撞中,十歲齡兒童的頸部碰撞保護評價為弱,傳感器數據顯示出現較強的拉伸力,類似碰撞可能會對兒童的頸部脊柱造成拉扯性損傷。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而橫向碰撞中,同樣是十歲齡兒童,其頭部與車體發生了碰撞,因此成績剛過及格線。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其他方面對安全座椅的支持及相關設置相對比較完善,因此獲得了相對較好的成績。

如果你只對車內安全感興趣,下面的內容可以直接跳過了。但如果你對不小心碰到路人後可能要賠多少錢感興趣,不妨接著往下看。


弱勢道路使用者碰撞測試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測試機構對牧馬人的行人碰撞評價同樣不高,測試成績在上面的撞擊傷害潛在風險分析圖已經體現得非常清晰了。引擎蓋前部基本呈紅色,這是最差的評級,對保險槓區域的評價相對較好,但在其中一個縱梁位置,仍然獲得了最差的評級。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怎麼看這個問題呢?在車輛碰到行人時,保險槓處於較低的位置,此處碰撞到行人的話,行人受傷的幾率是相對較低的。但如果速度略快,行人上半身可能會因為慣性而撞到引擎蓋上,如果很不走運砸在了引擎蓋的前部,可能會受較嚴重的傷(40%偏置碰撞中可以看到,引擎蓋幾乎沒有形變,這顯然是嚴重的潛在風險)。這意味著你在以40mk/h時速碰到行人時,可能要賠不少錢。

車輛主動安全技術評價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最後,測試對車輛的一些安全配置進行了評價,獲得的成績非常不理想,類似車道支持類的功能及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都沒有配置,因此得分較低。

為什麼?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歐洲E-NCAP碰撞測試並不以嚴苛見長,相對美國IIHS標準來說,它對車輛碰撞安全的測試,要求相對低一些(重點是40%偏置碰撞下,縱梁得以發揮作用,而25%偏置碰撞避開了潰縮區及縱梁,能更好的測出車架的安全性),這也是國內版本C-NCAP被稱為五星批發廠的原因(E-NCAP其實也差不多,上圖車型大多獲得五星評價)。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從測試視頻看,牧馬人得低分的原因可能可以歸結為其車體剛性較高,乘員艙將承受比承載式車身車型更多的能量,視頻中,中控臺一些零件甚至發生了破碎、飛濺的情況。但類似的測試中,並非所有非承載式車身的車型都會獲得如此差評。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同樣採用非承載式車身的鈴木D-MAX皮卡▲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通過潰縮吸能獲得了良好的碰撞測試成績▲


從鈴木D-MAX的測試可以看出,非承載式車身並不一定只能將能量直接傳遞至乘員艙,通過良好的吸能設計,安全性是可以獲得保障的。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又譬如日產途達,採用了日產推行ZONE BODY區域安全車身設計,將車身分成撞擊緩衝區域和安全保護區域兩部分,結構上則採用了“前縱梁三叉結構”和“多通道衝擊力分散結構”兩種力傳遞方案,藉此,途達在最新的碰撞測試中拿到了5星評價,與承載式車輛的碰撞成績已沒有明顯差別。

“前縱梁三叉結構”的特點是前縱梁、前橫樑和中縱梁三處形成三叉構造支撐,它的作用是保證“緩衝區”的碰撞力能有效分散出去。“多通道衝擊力分散結構”則是在底盤輔助了多條安全縱梁,它能使碰撞能量能夠快速、合理地分配到安全縱梁上,減少乘員艙的變形。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該硬的硬該軟的軟,車子才有安全保障▲


目前,仍然有相當比例的消費者認為車子硬就一定安全,這種認知顯然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上面的實例已經證明,車子是否安全,在於其碰撞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現代車輛的安全性設計更傾向於在乘員艙保證足夠的剛性,而在車頭部分設置吸能區以緩衝撞擊帶來的巨大能量。

車子越硬越安全?實車測試直接打臉


這種潰縮吸能技術本身並不新奇,奔馳在1959年就開始使用了,但很遺憾,JEEP牧馬人並沒有對此有足夠的重視,至於為什麼?筆者實在很納悶,或許就像領導經常批評的一樣:“態度決定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