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人類歷史上的軍事裝備,大多可以區分為進攻類和防禦類的武器。在戰爭中,掌握著進攻能力的一方往往擁有著戰役和戰術的主動權。因此,往往大多數的國家都會將有進攻能力的武器放在第一位。但是到了21世紀,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卻廣泛裝備了這麼一種裝甲車,他車身高大而無厚甲,外形威猛而無巨炮,甚至他的“防禦”能力也只是針對某種特定攻擊而特化的。換句話說,這種裝甲車生來就是為了捱打,這種裝甲車就是大名鼎鼎的反地雷伏擊車。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反地雷伏擊車,英文為(Mine Resistant Ambush Protected ,MRAP)又叫“防地雷反伏擊車”,後者這個翻譯其實更為恰當,因為這種車型並不能主動對地雷進行防禦。沒有排雷這種高大上的功能,有的只是特殊設計的車體結構,通過比如特殊的座椅懸掛和V型底盤,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雷等爆炸物對車體內部的人員造成傷害。譬如原本一個地雷就能讓你一車人去見上帝,但現在一顆雷除了讓你感受到天翻地覆以外,身體隨著車體在天上滾幾圈後就啥事沒有了。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雖然這種車型是被美軍發揚光大的,但最早的“防雷車”卻是一個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小國“羅德尼亞”在1974年,為了應對地雷戰而設計的。這種名為“豹”式的原始“防雷車”,極端的展現和指出了之後防雷車的共同點——V底,高底盤。而這種看似原始的設計卻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雖然這車只有2噸不到,載員稀少、越野能力也堪憂,但的確緩解了當地的地雷戰危機。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隨後南非通過繳獲的“豹”式逆向研發了自己的防雷車。該車同樣保留了加高的車斗和V型的底板。而為什麼這兩個簡單的設計就能極大的緩解和削弱地雷等爆炸物的殺傷呢?這就要從爆炸物的原理說起。爆炸殺傷的主要形式有震盪、衝擊波、碎片、高溫等。一般來說在當量沒有幾百上千克TNT的情況下,高溫帶來的殺傷可以忽視;而由於目標或多或少都有著裝甲防護,因此破片殺傷也大多隻出現在反人員地雷上。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出於通用條件考慮和簡化生產成本,大多數制式的反坦克地雷和民間自制地雷,都是將殺傷原理寄託在了震盪和衝擊波上,而這兩者威力也只能靠最簡單和最原始的方式——多裝點炸藥來提升。例如我軍的72式塑料外殼反坦克地雷,就是完全將殺傷寄託在5.4千克的裝藥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上,畢竟既然鐵外殼對坦克和坦克履帶並沒有什麼用,還不如換塑料殼節約重量。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當我們知道了爆炸的殺傷方式後就能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大家都有過小時候放鞭炮的經歷,因此也算是初級爆破入門。肯定能理解在非接觸情況下,距離對爆炸威力的削弱有多大。因此,我們就能得到最簡單的一條結論,那就是我不貼著爆炸物不就行了?我離爆炸物遠一點不就行了?放在車輛設計上,那就是底盤加高,地板升高,把地下的爆炸點與地板之間的距離拉開,這就能有效的降低爆炸物的殺傷了。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而超壓或者說衝擊波本身也是一種波,是波就會彈,會反射,會分散。如果是傳統的平底結構,正下方爆炸的衝擊波就會在中間最初接觸的地方產生一個形變(除了物理試卷上的鋼板,任何我們以為的剛性物體都會在受力時產生形變,哪怕那是海藍色的),使底盤“凹”進去,然後這個凹陷會導致更多衝擊波的能量在這附近完全作用掉。類似的作用在火工中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如果有一塊金屬板是凹進炸藥的,我們就管它叫空心裝藥;而反過來,如果炸藥是裝在金屬“碗”裡的,也有個學名叫沙爾丁爆炸效應。如果沒聽說過也不要緊,利用這個原理的武器你一定遊戲裡見過——闊劍反步兵地雷。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因此,有必要避免平面的車底結構設計,比如採用一塊V型的加強裝甲板安到底部,不但能提升底甲板強度,還能將衝擊波導向傾斜的側面,產生類似“流線型”的效果來減小衝擊波帶來的殺傷。雖然很顯然,作為一個輪式車輛,被炸後毫無疑問車輛的懸掛和輪胎應該都會迴歸自由。但設計者和使用者對此都不是很在意,因為他們對這種車輛的期望很簡單,只要boom的一聲之後,車輛裡面的人還能活著爬出來,這就合格了。至於這時車子還能不能開,車上武器還能不能用,借用本山大叔的一句話“要啥自行車啊?”而這些設計的效果也是顯著的,在使用了這種結構設計後,大部分防地雷車都能做到在10千克以下當量的爆炸中,確保人員安全。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由於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治安戰中飽受IED的困擾,因此美軍自然的也把目光投向了防雷車,畢竟長期的失血性傷亡對軍隊的士氣是致命的。毫無疑問,美軍迫切的需要一種措施來降低IED的殺傷和對士氣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在2007年啟動了MRAP計劃,並以單價50萬美元以上的價格採購了1萬輛。這種戰車一經問世便受到了美軍的熱烈歡迎,畢竟命只有一次,以後出去巡邏,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收到紫心勳章了。(但事實上,MRAP多了之後,伊拉克的EFP構型IED也變多了……)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MRAP倒也的確對得起它的價格,在最早的一段時間內,MRAP顯著的降低了士兵的陣亡率,有不少起車輛被炸的面目全非而乘員平安無事或者只有輕傷的情況發生。因此,相比於一炸死一車的悍馬,士兵們更願意搭乘MRAP去執行任務。而在美軍的帶動下,一時間防地雷車成了各大防務展的明星,更有人覺得一隻先進的軍隊就應該全員MRAP。然而,隨著美軍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自己倒是做了一個成熟的計劃——在服役的2萬多輛MRAP中,有30%將留在旅戰鬥隊中作為部隊運輸和掃路車,10%將用於訓練,而剩下的60%將直接入庫封存。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由於把這些車運回美國的運費太貴,又沒有買家願意接盤,所以美軍最後不得不考慮再用一萬美元的單價對其進行銷燬。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為什麼防地雷反伏擊車又不被待見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現代軍隊對防禦的理解和要求已經不再是傳統的“不被擊穿”,而是不被發現,不被鎖定,不被擊中,不被擊穿,不被擊毀的綜合防禦理念。例如俄羅斯還未批量列裝的T-14便是通過主動防禦、電磁干擾等手段號稱成功實現了這一理念。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大的車身,這一點恐怕還不如坦克做得好。而不被鎖定,不被擊中更是無從談起。在“不被擊穿”這一環節,還是由於那過於高大的車體,其不可能做到有全方位有效防護機槍彈。因此,相對普通悍馬、勇士這些軍用吉普運兵車而言,防地雷反伏擊車唯一的優點居然只有現代綜合防禦中的最後一條——不被擊毀。同時這個不被擊毀也僅僅只是針對傳統的地雷,其在面對新一代的EFP戰鬥部IED時同樣有心無力。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而到了價格上,MRAP的貴不僅是採購成本上的貴,還有後勤上的貴——因為其零部件與悍馬並不通用。同時其物流成本也讓美國運輸司令部肉痛——一架C-17只能運輸三輛MRAP,向中東地區投送式,平均單車運費15萬美元(悍馬只需要不到5萬);海運雖然只需要1萬3錢美元,但是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有這時間就不如直接海運佈雷德利了。同時這些車還會遇到因為過重無法過橋,因為重心過高容易翻倒等問題,甚至還出現過因為過高而被電線電擊和翻入運河後乘員無法逃出而遇難的事情。因此美軍高層認為:這些專門的防地雷車,雖然的確能防地雷,可一旦脫離治安戰環境,也就毫無用處了。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但這也並不代表防雷車在短暫的繁榮後就此退出歷史舞臺,或者說衰敗的只是專門的防雷車,但這種通過簡單的結構設計降低地雷對人員的殺傷的設計理念卻也已經深入人心了,譬如說美軍的聯合輕型戰術車,就在防地雷、控制車高與機動性上做了一個取捨和平衡。類似的還有美軍M1系列主戰坦克的TUSK(城市戰)套件中也包含了一個V字形的車底板。此外,俄羅斯的“颱風”運兵車,也在設計中考慮到了防地雷。

大人,時代變了 美軍這款明星裝備為啥突然就不香了

而對於我軍來說,大批量列裝看似先進的防雷車無疑是沒有道理的。我軍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缺錢階段,在這種情況下,花費大量財力專門採購完全用不到的裝備並沒有什麼意思——我軍並不是侵略者,沒有擔憂自己的巡邏車隊天天坐土飛機的必要。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確實需要像美俄一樣研發諸如“防雷悍馬”、99A-TUSK之類的改件,或在今後的裝甲車輛設計中考慮到些。這可以用較低成本為車輛提供一個較低但足以應付大多數威脅的防禦。至於有人擔心在佔領某島時沒有防地雷車的我軍會不會在治安戰中吃虧,恐怕還是要看對岸有幾個真的願意拿著掃帚上阿里山打游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