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儲傳言紛紛 多頭借勢再發力

連盤玉米本週表現繼續強勢,本週東北產區多地遭遇大雪,春玉米等作物雖尚未進入大面積播種階段,但大風降溫降水過程明顯減緩整地備播進度,尤其是黑龍江三江平原大部農區土壤偏溼,降水加重澇相,影響田間作業,導致部分地區播期推遲5-7天。

臨儲拍賣政策尚未落地,又一則傳聞擾動市場:“發改委討論增儲方案,計劃增儲玉米2000萬噸,增儲來源或為配額外進口方式”。

原油打擊下,市場對燃料乙醇極度悲觀,美玉米因此連續下跌,而國內糧食危機憂慮被不斷放大,市場屯糧情緒高漲,臨儲收官之年遇上優質糧緊缺,再疊加對生豬需求恢復的預期,玉米價格連續飆升。此時考慮以進口的方式增儲,也許並非空穴來風。若傳言屬實,增儲的動作被認為是緊缺的表現,但進口的方式卻對國內商業庫存不造成大的影響。我們建議政策落地前冷靜看待。

市場推測臨儲拍賣五月初開拍,本年度拍賣糧主要是15年陳化糧,市場上玉米優質糧整體供應偏緊格局難改。從往年經驗來看,臨儲拍賣是市場情緒的晴雨表,也是助推器,當前地方拍賣行情火熱,如果傳言屬實,今年拍賣底價不變,拍出高成交和高溢價將繼續支撐看漲情緒。

原糧價格的上漲傳導到澱粉的價格,下游補庫積極性得到刺激,庫存雖然仍在高位,但呈現下降趨勢。隨著消費端恢復和天氣轉暖,市場對澱粉糖需求恢復看好。而另一面乙醇是否擴大進口尚未有結論,而從宏觀層面上看,石油價格的暴跌對於玉米酒精的需求存在較大威脅,關注沙特與俄羅斯政策變化。

全球疫情蔓延,持久戰不可避免,當前內需消費的反彈預期以及國際供應鏈的告急,內外因素推動下主糧上漲趨勢顯現。近日拍賣、運費等政策調整眾說紛紜,各方炒作不斷,持糧貿易主體觀望心態漸起,盤面波動加劇。從操作上看,看漲主基調難以被撼動,但多頭亦有出貨心態,短期回調風險上升,我們建議遠月長線多單逢高減倉,空倉暫且觀望,不建議逆勢做空。

重點關注:本年度拍賣政策,母豬補欄數據,產區春播情況,深加工需求

一、現貨價格走勢

增儲傳言紛紛 多頭借勢再發力

本週國內玉米價格繼續全線上漲。截止本週五,國內玉米現貨指數2007元/噸,較上週五(4月17日)1969漲38元/噸,較去年同期1823漲184元/噸,漲幅10.09%。其中,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2060-2200元/噸,各企業較上週五繼續上漲10-62元/噸,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主流區間1770-1900元/噸,較上週五上漲12-120元/噸。遼寧錦州港19年玉米容重700-720價格2000元/噸,較上週五繼續上漲30元/噸。

當前東北餘糧見底,不足一成,有貨的貿易商惜售待漲情緒較高,加之企業庫存同比仍偏低,支撐價格高位運行。華北餘糧也降至1成,到貨量由於惜售下滑,各企業連續上調收購價,港口內貿庫存不多,價格堅挺,但4、5月期間有部分進口糧到港,或對港口價格有一定抑制。

二、南北港口貿易庫存統計

增儲傳言紛紛 多頭借勢再發力

截止4月17日,遼寧四港總庫存371.6萬噸,延續上升趨勢。截止本週五(4月24日),廣東港內貿+外貿玉米庫存總量70.6萬噸,其中內貿40.8萬噸,外貿29.8萬噸,環比減少6.9萬噸。近日北方港口貿易商建庫意願強,整體到貨量持續增加,推動北方庫存繼續上升。

三、飼料、養殖需求

增儲傳言紛紛 多頭借勢再發力

本週全國生豬價格繼續下跌。截止本週五,全國生豬平均價格指數為33.11元/公斤,較上週五的33.93元/公斤下跌了0.82元/公斤,跌幅為2.40%;較去年同期的15.20元/公斤上漲17.19元/公斤,漲幅為117.80%。當前終端需求恢復緩慢,白條走貨持續滯緩,疊加季節性淡季,豬價格延續偏弱震盪。價格下行刺激北方養殖戶惜售情緒,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母豬存欄繼續回升,飼料需求向好,仔豬市場火熱,供不應求,市場看漲情緒高漲。大豬價格的持續走跌對其影響不大。不過近期農業部公佈多起豬瘟疫情,或對地方養殖散戶補欄心態形成壓制。

本週傳來好消息,在經過二十年的醞釀和準備,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下一步,證監會將督促大連商品交易所紮實做好生豬期貨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生豬期貨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然而當前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消滅,非洲豬瘟疫情時有點狀發生,生豬期貨的交割問題如何解決仍然是值得市場重點關注的。

來源:CFC農產品研究;作者:田亞雄 蔣欣然;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沈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