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太平洋,美軍轟炸機執行飛行巡邏任務,向對手發出明確信號

自從“羅斯福號”航母上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艦員獲准在關島進行檢測救治後,疫情陰雲就籠罩在駐關島美軍頭上。就在4月16日,美國空軍5架B-52H轟炸機結束在關島的部署,返回北達科他州邁諾特空軍基地,這一舉動給外界傳達了一種信號,即美軍因為疫情影響已無法在西太維持足夠的軍事力量。

但在數天之後,4月21日,美國空軍B1-B戰略轟炸機橫跨太平洋執行飛行巡邏任務,在這期間其先後穿越白令海,經過俄羅斯的堪察加半島;4月21日,B1-B戰略轟炸機繼續飛行繞過日本,隨後返回南達科他州的基地,為了完成這次任務,B1-B戰略轟炸機在日本東北海岸外還特別進行了一次空中加油。

跨過太平洋,美軍轟炸機執行飛行巡邏任務,向對手發出明確信號

從B1-B戰略轟炸機的飛行路線可以看到,美國空軍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有意而為之,目的就是在向對手全球發出明確信號發出明確信號,美國戰略轟炸機有能力在全球任何區域發起行動,即使B-52H轟炸機暫時撤離關島,也不會影響美軍在全球部署以及全球打擊能力。

在這之前,美國全球打擊司令部的負責人曾對外透露過一個消息,B-1B轟炸機在未來,可能會攜帶數十枚高超音速武器執行任務,結合當前的局勢可以看到,美軍出動B-1B轟炸機是為了填補美軍力量真空,用一種新方式延續美軍影響力。

跨過太平洋,美軍轟炸機執行飛行巡邏任務,向對手發出明確信號

不過美軍的做法可能會弄巧成拙,因為B-1B轟炸機存一個致命的短板,就在2019年美國空軍司令部司令約翰·海滕將軍宣稱,現役的61架B-1B轟炸機中,其中15架正在維修,39架因檢修或其他問題不得不停飛,只有6架能夠起飛作戰。簡而言之,美國空軍B-1B轟炸機的部署能力有限,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

跨過太平洋,美軍轟炸機執行飛行巡邏任務,向對手發出明確信號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空軍出動B-1B轟炸機飛越太平洋,可能是在虛張聲勢,因為類似的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生。就在2018年,美國核航母大面積趴窩,無法完成全球部署計劃時,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提出了一個“神出鬼沒”行動,實際上就是拆東牆補西牆,在不同海域部署同一航母戰鬥群,保證美國海軍的存在感。

跨過太平洋,美軍轟炸機執行飛行巡邏任務,向對手發出明確信號

而且,美國B-1B轟炸機並非沒有對手,與其定位相近圖-160戰略轟炸機,在過去十幾年裡不斷技術升級,作戰能力已經得到大幅提升。就在4月23日,俄羅斯國防部放出消息稱,2架已完成現代化改造後的圖-160戰略轟炸機正式交付給俄空天軍部隊服役。

其實,美軍在海軍與空軍先後遭遇巨大挫折,源於戰略規劃的失敗,在過去一段時間裡,美軍認為B-2隱身戰略轟炸機、F-22隱身戰機、福特級超級航母與朱姆沃爾特級萬噸驅逐艦,足以奠定美國的技術領先優勢和作戰實力領先,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兩個大國海軍力量的快速發展,美國海軍預期的由海到陸戰略出現巨大誤判,再加之B-2出現價格過高採購量低、福特級航母小問題頻繁致服役期一再延後,以及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天生缺陷和海戰能力弱等原因,導致美國海軍力量相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最後意識到不妙的美軍想要轉頭,但卻已經是有些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