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重慶傳奇!企業總資產超100億,年銷200億

來源:重慶人物綜合博賽集團官網、《當代黨員》期刊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

“志存高遠當拿雲;倫德厚載嘯傲天。”在沒有國家投資一分錢的情況下,博賽礦業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它一路博弈,直到兼併世界“老大”,走出了一道神奇的軌跡:創立於1994年8月,現總資產超100億元,年銷售額達200億元以上,全球員工7000餘人,其中外籍員工1200餘人;在重慶、四川、以及南美洲圭亞那、非洲加納和德國等地擁有10餘家大型生產企業和分公司,是重慶乃至 中國“走出去”發展最早、最成功的企業之一。

又一個重慶傳奇!企業總資產超100億,年銷200億

目前,博賽集團在全球擁有3億多噸的優質鋁土礦和3千多萬噸高品位錳礦等資源儲量,始終堅持以鋁行業和鐵合金行業為主業齊頭並進發展為根本,年產鋁土礦650萬噸、高鋁熟料30萬噸、 棕剛玉20萬噸、氧化鋁160萬噸、電解鋁33萬噸及各種鋁材加工15萬噸、硅錳合金55萬噸,2019年還將形成60萬噸錳精礦、新增20萬噸高鋁熟料產能。

博賽系列產品暢銷歐美亞等30多個國家以及國內廣大市場,其中高鋁熟料和棕剛玉的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國家和重慶市各項權威排名中,博賽集團已多年分別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製造企業500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50強、重慶企業20強等行列。

又一個重慶傳奇!企業總資產超100億,年銷200億

兼併南美礦業巨鱷

演繹行業傳奇

2006年12月18日,從大洋彼岸傳回一條喜訊:重慶博賽礦業集團擊敗20多個國外頂尖高手,以1億美元成功兼併南美礦業巨鱷歐邁礦業公司,一躍成為全球鋁礬土熟料行業的老大。

又一個重慶傳奇!企業總資產超100億,年銷200億

這一筆重慶曆史上最大的鋁礬土熟料海外投資,充分顯露了重慶博賽國際化擴張的“野心”。歐邁礦業公司鋁礬土熟料年產量40萬噸,是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而重慶博賽年產量為20萬噸,位居全球第二。

全球老二兼併全球老大,這個傳奇是如何演繹的?

點鋁成“金”

鋁不是金,但鋁能成“金”。

1980年,在美麗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金佛山腳下,一位年僅15歲的少年,一下子成了南川的焦點人物:小小年紀就考取了成都科技大學金屬材料系。這位少年就是袁志倫。

大學畢業後,袁志倫在中國冶金進出口公司、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公司從事金屬進出口工作。經過10多年的勤奮努力,袁志倫成了這個行業的專家。

又一個重慶傳奇!企業總資產超100億,年銷200億

作為南川人,袁志倫當初並不知家鄉就有座“金山”。一次偶然機會,家鄉朋友到珠海,見他做的是鋁礬土貿易,便告訴他,南川金佛山就有鋁礬土。於是,他託人寄來樣品化驗,結果顯示,家鄉的鋁礬土品質上乘。從那一刻起,他心中便有了點鋁成“金”的夢想。

1997年,袁志倫帶著豐富的國際市場貿易經驗和淵博的知識,回到故鄉加盟博賽礦業的前身——大哥袁志華創辦的南川礦產公司。

憑著對國內外市場情況的瞭解,袁志倫把銷售重點放在開拓國際市場上,並決定申報自營出口,使博賽公司成為我國第一批獲得自營出口權的民營企業之一。

袁志倫決定首先要提升鋁礬土產品的附加值。經過多方論證,他舉債3000萬元在南川鳳嘴江畔興建了一座年產5萬噸的棕剛玉廠,對鋁礬土進行深加工後出口。

又一個重慶傳奇!企業總資產超100億,年銷200億

按照袁志倫最初的預測,鋁礬土和棕剛玉兩項產品在歐洲市場非常有前景,一是國內企業競爭這個市場的少,二是自己已擁有國外的銷售渠道。

可就在這節骨眼上,歐洲傳來針對礦產反傾銷的消息,袁志倫的心一下子沉了。

“人算不如天算。”袁志倫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在反覆考慮了當時的環境後,袁志倫開始調轉市場主攻方向,從歐洲市場轉向日本、印度等市場。

1997年夏天,袁志倫隻身一人,頂著炎炎酷熱,飛抵印度。在印度半個月,他拜訪了20多個客戶。他一週內連乘9趟飛機,最終抓住了幾個大客戶,達成銷售協議1000萬美元以上。袁志倫點鋁成“金”的夢想實現了。

瘋狂擴張

掘到第一桶金後,袁志倫信心大增。憑著深厚的專業知識,他的目光聚焦在氧化鋁市場上。

當時,中國對鋁的需求以每年15%的速度快速增長,市場前景看好,袁志倫決定立即上馬氧化鋁項目。

在考察項目期間,袁志倫用一個膠捲換回一個工程師的故事傳為佳話。他到貴州氧化鋁廠考察,發現該廠有很多問題,決定收購。有一天,他正在工廠四周拍照,一個老頭怒氣衝衝地跑過來,告訴他工廠不許拍照,並沒收了他的膠捲。事後袁志倫打聽到,老頭叫周超,是貴州氧化鋁廠的總工程師,在氧化鋁這行已幹了40多年。由於價錢沒談攏,收購工廠失敗,但周超的敬業精神卻深深感染了袁志倫,他徑直走向了老周的家。不久,周超來到南川,成了先鋒氧化鋁廠的總工程師。

又一個重慶傳奇!企業總資產超100億,年銷200億

有周超等人鼎立相助,氧化鋁廠建設項目進展順利。袁志倫自己也沒想到,2003年,先鋒氧化鋁廠一期竣工投產時,竟迎來了金屬價格大牛市。氧化鋁的價格從2003年2200元/噸漲到6000元/噸,博賽礦業的銷售收入迅速從幾千萬元上升到數億元。到2005年,達到年銷售收入25億。

除了上馬氧化鋁項目,袁志倫又開始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收購整合行為:2000年與德國一家公司合資,在德國杜易斯堡設立了伊米爾礦產品加工廠,成為我國同行業第一家跨國公司。2002年6月投資1億元收購南平煤礦及焦化廠,並立即對焦化廠進行擴能技改,使產量從10萬噸/年提高到16萬噸/年。僅過一月,國內焦炭市場就隨鋼鐵價格上漲而強力反彈,焦炭市場價格一路看漲。同年12月,博賽公司又以1000多萬元的價格成功收購廣西磨料廠,投資3000萬元在遵義興建年產6萬噸的棕剛玉廠……

一路擴張,博賽礦業如今產品暢銷歐美亞等30多個國家以及國內廣大市場,其中高鋁熟料和棕剛玉的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海外淘金

收購歐邁礦業公司就是袁志倫深思熟慮後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深諳鋁礬土行業的袁志倫明白,目前南川區內已探明的鋁礬土礦儲量達5000萬噸,但這5000萬噸中僅有20%屬公司井田範圍。按照目前年消耗近100萬噸的“胃口”,不到10年,博賽礦業就將“無米下鍋”。

為了尋找礦源,袁志倫以全球化的眼光,四處掘金。2006年8月,總部位於加拿大的坎比爾公司以公開競標的方式出售位於圭亞那的歐邁礦業。據悉,歐邁礦業公司優質鋁礬土儲量高達1.86億噸,佔中國已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這一消息令袁志倫喜上眉梢,如果收購成功,不就解決了博賽的後顧之憂嗎?

“智貴乎早決。”很快,袁志倫作出了競標的決定。由於博賽礦業在資源開發、生產、銷售等方面極具經驗和優勢,在項目競標過程中始終是坎比爾公司的首選對象。經過緊張角逐,博賽礦業從第一輪競標開始,一路殺進“決賽”並笑到了最後。

“中國那麼多做礦產生意的,也有倒閉的,但我們發展起來了,靠的是自己的專業知識賺錢。”袁志倫認為。

又一個重慶傳奇!企業總資產超100億,年銷200億

企業發展壯大了,抗風險能力強了,但袁志倫仍然害怕再一次“人算不如天算”。因為企業大了,投資的項目不會再是幾十上百萬元,而是動輒上億元的大項目,一個決策失誤就可能讓企業背上沉重的包袱。為了時刻了解這個行業的變化,袁志倫說,自己現在是越來越謹慎了。

在沒有國家投資一分錢的情況下,創業近20年,博賽礦業走出了一道傳奇的軌跡。“志存高遠當拿雲;倫德厚載嘯傲天。”面對未來,袁志倫顯示出了巨大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