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前課》七:五五相傳與子子孫孫五五宜一致,還要懷疑嗎?


《馬前課》七:五五相傳與子子孫孫五五宜一致,還要懷疑嗎?

看到這一課的時候讓我突然想到了其他書中的第二十五象,那麼來看一下有什麼關係。

先來看一下馬前課的第七課:

一元復始 以剛處中

五五相傳 爾西我東

然後看一下其他書中的第二十五象:

鼎足爭雄事本奇

一狼二鼠判須臾

北關鎖鑰雖牢固

子子孫孫五五宜

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元朝的事情,個人覺得有些高人水平達到了一定的層次,一切都是相通的,從這兩篇文章中就應該能說明問題,兩篇文章,有兩個字是相同的,那就是”五五“。

《馬前課》七:五五相傳與子子孫孫五五宜一致,還要懷疑嗎?

之前對其他書中的第二十五象做過解釋,”子子孫孫五五宜“說的是忽必烈建元朝後只傳了十代,那麼本課中的”五五相傳“,說的也是從忽必烈到元順帝脫歡帖木兒為止,意思是一樣的。

那麼接下來繼續看一下這一課的解釋吧。

”一元復始 以剛處中“,第一句話說的應該是說的元朝建立,第二句,因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對漢人規定是比較嚴格和苛刻的。

”五五相傳 爾西我東“,前一句上面已經說過了,至於後面一句,應該跟當時吉思汗開始東征西討,面積擴張三千萬平方公里,雖然很大,但是正是由於很大,導致沒有能很好的進行管理,所以等到元朝結束的時候,這些地方也就各奔東西了。

《馬前課》七:五五相傳與子子孫孫五五宜一致,還要懷疑嗎?

如果說這兩本書經歷過篡改,那就不去考慮了,如果沒有,是不是能說明,古人的說法靠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