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一點點抽身”?美軍戰略轟炸機撤離關島引發多種解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4月25日發表布拉德·倫登撰寫的題為《美國空軍將轟炸機從關島撤出》一文,列舉了各方對美戰略轟炸機撤離關島的目的、意義的解讀分析。現將原文編譯如下:


美國空軍16年來頭一次在關島上沒有部署任何重型轟炸機。


17日,5架美空軍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起飛,離開位於這個太平洋海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五角大樓昔日號稱“威懾亞洲及西太平洋潛在敵人、安撫該地區盟友關鍵一環”的“轟炸機連續駐紮”行動至此終結。


現在,美國戰略司令部說,如果這些轟炸機從美國本土基地起飛,作戰效果更好。這種觀點認為,必要時仍然可以將它們部署到太平洋地區,但如果從美國本土起飛,可以提高應對波斯灣等其他潛在高危地區威脅的速度。


美國戰略司令部發言人凱特·阿塔納索夫說:“美國修改作戰策略,要求戰略轟炸機必要時可以從更廣泛的海外地點飛赴印太地區,提高作戰彈性。”


此舉與五角大樓2018年《國防戰略報告》的精神一致,該文件要求美國軍隊“打破作戰的可預見性”。


“美國在一點點抽身”?美軍戰略轟炸機撤離關島引發多種解讀

▲資料圖片:2016年8月17日,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的美國空軍B-52轟炸機(左)與B-1轟炸機、B-2轟炸機在關島上空飛行,一起執行任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


美國問題分析人士說,從軍事角度來說此舉非常有道理。


華盛頓智庫蘭德公司國際防務高級研究員蒂莫西·希思說:“(關島)軍力部署模式固定、可預測,放大了作戰的致命弱點。由於美軍轟炸機的部署方式眾所周知,美軍對手的參謀人員輕而易舉就可以謀劃出擊毀它們的辦法。”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負責人卡爾·舒斯特說:“從關島撤出轟炸機讓面臨彈道導彈威脅的‘可打擊目標範圍’縮小。”


另外,分析人士說,從關島撤回轟炸機也可以安撫日本和韓國等盟友。


希思說:“日本、韓國以及亞洲其他盟友與合作伙伴很可能從中受到鼓舞,因為美國叫停‘轟炸機連續駐紮’等行動證明美國重視肩負的防禦義務,加強威懾,提高主戰部隊戰備水平。”


美國將把轟炸機等主力裝備撤出敵人的一次打擊範圍。舒斯特說,美國的轟炸機如果裝備遠程打擊導彈,在空中加油機的支援下,用不了一天時間就可以回到太平洋地區作戰。


不過,美軍從關島撤出轟炸機,還是引來了不同的目光。


當前,特朗普政府要求盟友們為美國駐軍分擔更多成本。


“美國在一點點抽身”?美軍戰略轟炸機撤離關島引發多種解讀

▲4月8日,在美國紐約,美軍士兵從一家醫院外走過。新華社發(郭克 攝)


2018年,在美朝首腦在新加坡舉行會晤後,特朗普公開質疑美軍從關島調動轟炸機前往韓國參加演習是否划算。


這樣的言論讓人擔心特朗普對太平洋地區的承諾是否堅定,有些人甚至認為美國從關島撤出轟炸機會加劇這種不安。


澳大利亞空軍退役軍官、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分析師彼得·萊頓說:“撤銷‘轟炸機連續駐紮’行動給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盟友傳遞出非常明確的戰略訊號。美國在一點點抽身。”


他說:“這樣做不僅不讓人安心,反而更加明確地提醒大家世易時移了。”


萊頓說:“美國大張旗鼓地退出‘轟炸機連續駐紮’行動,彷彿故意選在此時強化該地區的看法,即美國在逐漸抽身離開。”


關島“轟炸機連續駐紮”行動自2004年啟動以來,其核心一直是明示戰力投放能力。


希思說:“美國官員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來安撫盟友和該地區,讓他們相信美軍暫時撤離關島,打破軍力部署可預見性,表明美國增加而不是減小對該地區的投入。”


舒斯特認為美國還會將這些轟炸機調回關島。


不過,萊頓說:“這讓人想起那條歷史常理:帝國總有撤離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