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家長更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好還是生活好?為什麼?

潤兜兜


不管是哪個階段,都要因人而異。看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學習習慣。在孩子長達10多年的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還是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階段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一方面學習任務重了。另一方面孩子處在青春期不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在發生著變化。

在小學已經培養好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的孩子,家長應該多關心生活方面。多給孩子關心,孩子才會在遇到問題時及時跟父母溝通。只有問題有合理的梳理後,孩子才會有健康的價值觀。避免採取極端處理方式。

而在小學沒有養成良好學習行為的孩子,父母就要受累了。習慣的養成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應該堅定態度,先關注生活再關注學習。定量培養。畢竟先有健康的孩子,才有優秀的人才。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止是身體還有心理健康。



草長啊鶯飛啊


初中階段家長更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好還是生活好?

很高興我可以了就這個問題發表我的一些想法,我先說明一下,個人認為初中階段的孩子我們家長應該適當的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學習和生活給予他更多的獨立性,採用適當的關注和引導。

因為我們都知道初中大部分的時間正好處在青春期這個被大部分家長稱為“叛逆期”的階段,因為我們知道青春期的特點有:

1、敏感情緒波動大 。2、獨立性增強,渴望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3、逆反心理。4、關注自我,自尊心強。5、開始關注異性。所以如果我們對於孩子過多的關注,導致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獨立性被侵犯,從而會引發孩子的反感甚至反抗。

初中年齡段的孩子不僅僅除外青春期心理上的內因之外,還有學校學習方面的外因更會增加孩子對於初中階段情緒不穩定爆發的因素,因為我們都知道小學階段除美術、體育之外只有數學、語文、英語、思品(道德與法治)、科學五門課,而且難度較低。

初一除了科學改為生物之外又增加歷史和地理兩門,初二又增加了難度較高的科目物理,而到了初三又增加了一門難度較高的化學(以三年制為例),學習的難度越來越大。並且初一階段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適應初中生活難度還可以並且初一內容在中考中佔的比重不多,所以初一同學們的學習分數相對較高,以數學為例(120分)考到90分以上的同學比比皆是,甚至100分110分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升到初二之後除了增加了 難度較高的科目物理之外,各科的難度都大幅增加各科在中考分數中的比重甚至達到50%左右,科目增多學科難度增大,所以初二成績普遍有一個大幅度的降低,還是以數學為例考到90分的同學已經是班級裡較為考前的同學了,而考到100分的同學已經是隻有班裡前幾名才能達到的成績,而110分已經是鳳毛麟角。

而很多家長因為不瞭解實際情況,看到孩子從初一100多分到初二隻有90分80分,立馬對孩子一頓批,本來孩子看到成績下滑感覺心理有一點低落,感覺對於學校中的成就感甚至存在感有所降低,回到家後又遭到家長的批評在家中的依賴感甚至存在感又有所降低,心情低落導致青春期情緒的爆發,或者遇到同班異性同學的安慰,可能一段早戀就發生了。

而初三學習難度更加增大,而科目學習時間集中在上學期,雖然比重降低但是反而學習壓力增大,此時過分關注於他的生活、學習反而也會起到反面效果。

所以建議對於初中學生的生活學習關注,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逐步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及能力。學會放手讓孩子儘量多的去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鍾師談教育


第一個問題,作為家長,是否有能力輔導初中生的學習,如果有能力,那關注學習是沒有問題的,但大多數家長自身是沒有能力輔導初中生功課的,所以,您所謂的關注是什麼呢?問,孩子,你這道題會做麼?孩子如果說不會,你該怎麼回答?亦或是問,孩子,你這次考試為什麼退步了呢?問完之後呢?等待孩子的自我反省和查出問題所在麼?多數的孩子也不具備這樣的分析能力,而作為家長也同樣無從下手,所以,沒有結果的問題不要問,沒有實質意義的關注只是給孩子徒增壓力,所以,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老師就是為了這件事兒存在的。

第二個問題,更多的關注孩子的生活,性格的培養,人生觀是非觀念的建立,才是作為一個家長最重要的工作,換句話說,孩子要的並不是你的關注,而是你的陪伴,以及你榜樣的力量,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態度,對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幫助,所以,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家長先做好自己的本職,然後再去關注孩子在學校出現的問題,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然後回家做好孩子學習的輔助,這樣才是一個良好的循環系統。

第三個問題,初中孩子是青春期的萌芽階段,心理變化快,而且也複雜,和孩子建立好良好的溝通渠道尤為重要,而孩子的成績好壞,恰好是最大的阻隔,如果過於關注孩子的成績,那麼勢必影響親子關係,還是幫助孩子的心理建設吧。

以上,希望能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