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四個月了,媳婦不想母乳餵養了,我們應該堅持下去嗎?

新農人老魏


孩子快四個月了,不想母乳餵養,要不要放棄應該視情況而定,六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好的食物和營養來源就是母乳,要權衡各個方面的得失,可以從母乳餵養的好處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來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以後應進行4-6個月純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對寶寶的好處

1、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也是營養最豐富最全面的,母乳含有上百種營養成分,不僅是純天然,還可以滿足寶寶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母乳中蛋白質的優質含量比例合理,還有相關的免疫活性成分,大大提高寶寶的免疫功能系統,增強寶寶的抵抗力,母乳能更好的促進寶寶腸道的消化吸收。母乳中的很多營養成分是不能人工合成的,還能針對孩子的需求,配合孩子各個階段的發育。

2、母乳餵養還能降低寶寶過敏、肥胖的幾率,母乳能預防呼吸道感染,降低嬰兒的過敏體質,專家研究數據表明,母乳餵養的孩子,成年後或青春期以後發生肥胖的幾率會下降13%到18%。

3、母乳餵養可以促進寶寶大腦智力的發育,促進寶寶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發育。

4、母乳餵養能拉進寶寶與媽媽的感情,使寶寶獲得更多的母愛。


母乳餵養對媽媽的好處

母乳餵養不僅省錢還省時省力

純母乳餵養就不需要另外花錢買奶粉,省去了一大筆開支,最重要的是母乳餵養可以免去沖泡奶粉喝清洗奶瓶,如果外出也不用另外帶水帶奶瓶奶粉之類的,直接餵養還可以避免外界感染。

母乳餵養能保證媽媽和寶寶更多的睡眠時間

母乳餵養的寶寶夜起時,媽媽只需要換好尿片就可以喂寶寶,寶寶也會更好入睡,如果是奶粉寶寶還得起床泡奶洗奶瓶,費時費力還影響睡眠質量。

母乳餵養能更好的幫助媽媽恢復子宮

寶寶在吸吮母乳時會分泌縮宮素,能幫助產後媽媽更快的恢復子宮,同時還能消耗熱量,以便媽媽更好的恢復身材,還能降低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母乳餵養也會帶來一些影響

大部分媽媽都會經歷皸裂破皮,那個疼痛不亞於生產時的疼痛

皸裂的疼痛是你餵養一次疼一次,新生兒一天需要喂十來次,那個疼痛可想而知,還記得我當時疼的冷汗直冒,抓的床單硬著頭皮喂,硬是堅持了兩個星期才算好了,忍過了初期,到了長牙的時候又得經歷一遍,雖然母乳餵養的好處很多但是不能強求每個媽媽都要做到。

母乳餵養的媽媽還會經歷乳腺炎的困擾

乳腺炎輕微的時候會結硬塊,硬塊也是很疼的,不及時疏通就會堵了,堵了之後會引起媽媽發燒不退。

記得懷大寶的時候我就經歷了兩三次的乳腺炎,有一次比較嚴重直接導致發燒了,那時候半夜還去醫院掛了急診,因為是高燒,當時醫生說了要麼打針要麼掛瓶,如果打針或者掛瓶就3--7天不能餵養,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打針,那幾天寶寶只能喝之前存儲在冰箱的母乳。

有些寶媽哺乳期會經歷很多次的乳腺炎,而且每次都很嚴重,這種情況下就要權衡是否繼續母乳餵養。


有些媽媽母乳不足,得另外加奶粉餵養導致寶寶鬧騰

身邊也有好多媽媽母乳不足,母乳的量不足以滿足寶寶,還得添加配方奶,導致寶寶睡眠不安、情緒煩躁,甚至還會影響生長,因為寶寶念著媽媽的母乳,就不會想吃配方奶,可是媽媽母乳的量又不夠,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寶寶生長。

我有個閨蜜就是生完寶寶之後無論怎麼催奶還是母乳不足,她家寶寶因為母乳吃不飽情緒變得很煩躁,經常哭鬧,奶粉也不喝,一整個月體重都沒增加,後來寶寶三個月她就斷了母乳,奶粉餵養後她家的寶寶現在不僅乖乖吃奶粉,也變得好帶了,長得白白胖胖的。


雖然母乳餵養的好處數不勝數,但是每個媽媽都要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自己寶寶的餵養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歡迎大家關注我。


石頭麻麻說育兒


你好,我們都知道母乳是一歲前寶寶最好的食品,但是媽媽不想餵母乳肯定是有原因的,我覺得這個時候還是要照顧媽媽的身體和心情最重要。

  • 身體原因

很多媽媽無法堅持餵母乳都是因為身體原因,畢竟餵母乳對於媽媽的身體損耗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晚上也無法很好的休息,身體休息不好會導致心情不好,這樣不僅損傷身體,母乳質量也會大打折扣,爸爸這個時候應該更關心和照顧媽媽的身心健康。

  • 母乳不足

還有些媽媽是因為母乳不足而失去了母乳餵養的信心,或者既想減肥又擔心母乳不足,其實科學飲食不會長胖還能保證母乳的充足。我在德國的醫生就是推薦多喝湯水,湯水沒必要是那種油膩膩的豬蹄湯,我推薦魚膠(花膠),即深海魚肚,用魚膠煲湯,既有很好的催乳作用,又能很好的修復子宮,是產婦的最佳滋補品,且零脂肪含量,不會長胖。

總之,多跟媽媽說說母乳餵養的好處,雖然我們都倡導餵養母乳最好到一歲,但媽媽不想給寶寶母乳餵養總是有她自己的理由的,爸爸應該以媽媽的意願為主,必要時給媽媽提供幫助。夫妻之間多交流,媽媽真的不想餵養母乳那也可以用配方奶來代替,現在的配方奶已經幾乎接近母乳配方,營養均衡,並不比母乳差。我的兩個孩子也是因為我的身體原因幾乎是從出生開始便喝德國配方奶長大的。


我是@綠水濤濤 ,留學新西蘭,養娃在德國,一邊養娃一邊看世界,十多年來,帶娃一起走過幾十個國家,在這裡與你們分享我的育兒觀,分享世界觀,喜歡我你就關注我。


綠水濤濤


我個人建議尊重你媳婦的選擇,不想喂就不餵了,多多理解寶媽。奶粉餵養照樣能養出健康寶寶。

就拿我自身來說吧,我由於個人原因在寶寶四個月左右斷奶的。在斷奶前,我和老公說了我的想法和理由,我老公倒是沒說什麼,他完全尊重我的選擇。我婆婆一開始是挺不樂意的,但在我和老公的堅持下後來也沒有多說什麼了。這裡真的特別感謝家人對我的理解和支持。

生孩子前,以為最痛的是分娩,生完娃才知道,後面還有一個哺乳痛在等著你。

什麼是哺乳痛?媽媽餵奶的時候乳頭被寶寶咬的那種鑽心的痛。尤其是在寶寶開始長牙的時候,他的牙床會腫脹,為了減輕疼痛,寶寶常常會咬乳頭,一口吸住跟吸盤一樣,拉多長都拔不掉,漲奶、催奶、乳腺炎、每一項都能讓媽媽痛不欲生。

都知道母乳營養價值高,所以很多媽媽寧願自己痛苦,也要讓寶寶吃到營養豐富的母乳。馬伊琍曾經描述她艱難的哺乳經歷:腱鞘炎、乳腺炎、身體水腫、胸部下垂...

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挺高的,既要求上班掙錢、又要你會做家務懂得生活。生孩子,女人一生當中多麼重要的一個拐點,本該是升級當媽的喜悅,卻被各種瑣事折磨成抑鬱!

現在的輿論導向是:母乳餵養即正義,奶少了就是你不行,不給娃吃奶就是你自私,提前斷奶就說你不為孩子考慮。

但我想說的是,母親首先是一個人,再是一個女人,再是一個媽媽。母乳餵養是當媽的選擇,不是隻有母乳餵養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也不要用“只能給孩子母乳餵養”來道德綁架任何一個人!

作為媽媽,我們都很愛自己的寶寶,都想把最好的給他,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關於是否母乳餵養,還是把選擇權交給寶媽。

對於題主,如果媳婦實在不想堅持母乳餵養,選擇奶粉餵養吧。不要再折磨寶媽強行餵奶,對寶媽、對娃可能都不好。奶粉餵養照樣能養出健康寶寶。不要被母乳餵養搞到寶媽情緒抑鬱,甚至影響夫妻感情、家庭生活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