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婚姻中,夫妻雙方在外面各玩各的,名存實亡的婚姻意義何在?

大森林1990


夫妻本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應該一輩子互相扶持,互相照顧。貌合神離的生活中,各玩各的,這怎麼能夠幸福呢?這又算什麼婚姻呢?

一個朋友結婚5年,一開始他們關係挺好的,但這個男同學總覺得自己婚姻不幸福,因為女同學不是他喜歡的人。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表現的不耐煩,而是循序漸進的一點一點的把女同學的心給折磨死了。

說起來這個人挺可氣的,有一次聊天,他甚至給我說,當時結婚的時候就想著能從岳父那邊要點錢花花。後來結婚了,錢也拿到了,他就想要是老婆不會懷孕就好了,也好光明正大的找個離婚的理由。

我當時就震驚了,這人有點太無恥了吧!

現在兩個人雖然還沒離婚,但已經是各過各的了,可以說沒有任何溝通和交流,孩子成為兩個之間唯一的紐帶。這段婚姻已經名存實亡了。

這種婚姻其實真的沒必要存在了,兩個人已經到了誰也不理誰的地步,在再一個屋簷下都會感覺到尷尬。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就像傳說中的“永動機”一樣,除非發生意外,否則很難停的下來。

而維持婚姻就需要不斷給它加入更加新鮮的東西,調整心態,增加溝通。兩個人磨合三觀,才能更好的讓婚姻繼續下去。同樣的,這樣的婚姻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有的孩子基本都會學到。就這樣的狀態,讓孩子以後的婚姻怎麼辦?

所以我覺得,這種名存實亡的婚姻,還是離了吧!


三寸煙火


這是比較理性的合作模式,兩個人一起相處久了,難免磕磕碰碰,感情也就磨滅了。但是兩個人最大的共同點是都最愛孩子,孩子最大的快樂卻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所以兩個人也都願意為了孩子維持共同的家,逐漸的轉化為親情。

不想委屈自己孤單想要被愛的心,可能會各自尋找安慰,但是希望對對方能夠做到最起碼的尊重,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這也是最後能為對方做到的起碼的體面。

如果維持難過多餘苦難,不如痛快的成全彼此吧,現在的孩子都聰明,能夠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但是無論發生多麼不愉快的事情,都要理性的處理,共同撫養孩子,讓孩子依然能夠在愛的陪伴中健康成長。不要因為對對方的不滿甚至仇恨而拒絕對方看孩子或者不去看孩子,油氣和孩子一起生活的那方灌輸沒有跟孩子一起生活的那方的壞話,應該讓孩子清楚的知道,爸爸媽媽依然愛他,不是他的錯,只是爸爸媽媽不適合在一起繼續生活了。

但是儘量努力經營好婚姻家庭,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給孩子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吧。對於別人家怎麼過不要去發表評論,凡是都有原因,被人自己能接受就好,事不關己切勿干涉。真如果身邊有不幸生在破滅的家庭裡的孩子,能幫一把是一把吧。


用眼睛去旅行


璐璐日譯的回答:

我理解的婚姻的意義就是找到對的人,相互成長併成就對方,攜手共度一生。對待婚姻本應該謹慎認真,不能兒戲。如若兒戲般對待婚姻,那麼婚姻也會如兒戲般對待他們。


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形形色色的人就會有形形色色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不同的觀念裡,人就會有不同的認識和選擇。



比如把婚姻當成生意,用婚姻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的人,就會把婚姻當成功工具換取所需。對婚姻本身沒有付出任何情感,只是把它當成成就自己的工具。這對己對人都將是一場災難。很多時候,愛情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很多人認為只要自己夠愛,根本不顧對方是什麼目的都會一頭扎入婚姻,可這種婚姻本就帶著條件,所以根本無幸福快樂可言!時間一久,雙方為了尋求內心的慰藉都會各玩各的,婚姻只是一個空殼,用於維護門面,毫無意義可言。最後,也都不會有什麼開心快樂的結果。


這種將情感婚姻當成工具的人,已然傷害了對方,而這種人也必然會被情感所傷。人生在世,因果循環,種什麼因就會接什麼果!


對於情感,容不得半點兒戲,就算有些情感沒有走到最後,只要付出了真情實感,對於雙方來說也會有所收穫。其實,那些讓人受傷的情感,是最能讓人成長。在每段情感中,人們都會漸漸明白真正愛一個人,需要的不是去改變對方,而是為對方做出改變。真正的愛不是佔有,是包容,是理解,是遷就。真正愛一個人,是理解對方,不偏執,不勉強,不離不棄。


婚姻更是如此,需要責任,包容,理解,遷就,不離不棄,相互成就,攜手相伴!我們在裝修房子時,都會選用上等的材料。我們在構建婚姻家庭時,更要選用上等的精神材料,積極,樂觀,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發生爭執相互體諒,相互扶持;在對方失落焦慮不安時,讓對方看到希望,給對方以安慰,這才是維持婚姻長久的夫妻相處之道!


人活一世,沒人喜歡孤獨終老,誰都希望有人攜手相伴一生。為了遇到那個對的人,還需我們自己珍惜已擁有情感,用心經營情感婚姻愛情,才能收穫各自心中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