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聽丨我是如何在過山車式的經歷中成為新冠密接者的?

獨自滯留摩洛哥,經歷了恐慌和無助的25天后,90後北京姑娘羽小團幸運地登上回國的包機並於4月10日落地廣州。

根據防疫工作要求,她接受檢測後入住了當地一家酒店安心隔離。12日一早接到疾控中心通知,飛機上有一例新冠感染者。

而她作為密切接觸者,坐上鳴著警笛的救護車,轉移到另一家酒店進行集中醫學隔離觀察。

羽小團形容自己的這次經歷就像過山車,原以為到頂了,沒想到更“刺激”的還在後面。

Qing聽丨我是如何在過山車式的經歷中成為新冠密接者的?

因為工作 獨自滯留摩洛哥

作為一名專職旅遊的自由職業者,在疫情期間,似乎無法像大部分人一樣可以居家辦公。羽小團必須走出去尋找素材創作內容,否則可能就是零收入。

而為了讓自己能繼續“活”下去,2020年在爸媽家過完年不久,羽小團就飛去了近幾年比較受旅遊人士鍾愛的國家——摩洛哥,開啟一個月的旅居行程。“2月18日出發的,同時定好了3月16日乘坐阿聯酋航空航班回國的機票。當時非洲很安全,一例患者都沒有,而已經定好的日本和菲律賓的工作都被我推掉了。”羽小團說。

然而疫情不斷蔓延,3月2日摩洛哥公佈了首例確診患者,得知消息後,羽小團馬上返回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住所。“除了去超市採購或者看日落,就不敢出門了。”

而接下來當地迅速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停工、停課、封國、封城、居家隔離。

“3月14日,我被通知回國的航班取消了,3月15日又重新預定卡塔爾航空18日的機票。”但是封國的消息傳來,所有航班停航。羽小團說,自己就這麼不走運地被滯留在了摩洛哥。

當時走在街上,天還是那麼藍,有的小店還在開,有人依然在街上演奏或者閒逛,一切都很正常,基本沒有人戴口罩。

對比之下,戴口罩出門的羽小團是有顧慮的,甚至有些害怕,她怕給別人造成恐慌,雖然她清楚在當地已經生活了20多天的自己是健康的,但她不確定周圍是不是存在可能感染的人。“也許是因為文化的不同,對待疫情的狀態也會不一樣。”

而正是這個時候,她感受到了人最大的善和最大的惡,“因為有人笑著和我打招呼,也有人罵我Corona(病毒)。”

由於當地使用的語言是阿拉伯語和法語,但是疫情之下,英文單詞“Corona”卻迅速被熟知。對此,羽小團只能用剛剛學會的兩個阿拉伯語詞彙“謝謝”和“住嘴”進行回應。她說,“我不能哭,因為口罩溼了,就沒用了。”

被困異國 收到祖國的關心

獨自一人被困海外,不能示弱也不敢示弱,因為她怕家人和朋友擔心,有時候與家人通電話時,她甚至會反過來安慰因過度擔心而哭泣的媽媽。

雖然外表樂觀堅強,但羽小團內心的恐懼和害怕並不比別人少,她說,不過由於職業特性,“單機作戰”是常態, “曾經最慘的一次經歷是在意大利威尼斯護照被偷了,但是遇上封國這種事是真的慌了,從沒這麼害怕過。”

生活還要繼續,不出門的這段時間她選擇用美食、鍛鍊、剪輯視頻來填滿。她第一次嘗試製作了摩洛哥當地的特色美食羊排塔吉鍋。“積攢的素材也可以剪出來了,以前剪視頻使我焦慮,而現在成了緩解焦慮的方式。”

像她一樣滯留在當地的中國公民還有很多,彼此之間開始互相加群尋求幫助,共享信息,互助取暖。

3月下旬,他們均收到了來自中國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報備信息的通知,並且建立了滯留國人的微信群。甚至有工作人員主動從網上搜尋滯留人員,羽小團感嘆:“真的是太盡職盡責了,非常感動,深深感受到了祖國給予的關心。”

此後,有專門的聯絡員與羽小團保持著聯繫,4月6日,她接到聯絡員的電話,得知有一趟回國的包機,詢問她要不要跟著回國。 “當然回了。”激動又開心的羽小團毫不遲疑地回覆道。

她說,這是被滯留後收到的最好的消息,因為滯留期間每筆花費都超出了預算,“每天兩三百元人民幣的花費,空耗一個月則要6000多元,所以還是選擇回來,而且包機是旅客優先。”羽小團解釋。

4月9日,大使館在不同集合點均安排了免費大巴車,並把他們接到了機場。

Qing聽丨我是如何在過山車式的經歷中成為新冠密接者的?

意外之喜 乘免費包機回國

此次回國人員總共有200人,“真的很幸運,自己被選中,其實在前一晚確認最後名單時,還有人因愛情選擇留下,主動放棄了,有點像泰坦尼克號。”羽小團說。

而讓大家更感動的是,當他們準備刷卡繳費時,才得知此次不是撤僑,而是摩洛哥提供的免費包機,中國大使李立在機場送行並表示:“摩洛哥政府為了表示對中國的友好,決定承擔大家回國的所有費用。”

Qing聽丨我是如何在過山車式的經歷中成為新冠密接者的?

話音剛落,周圍的人群中爆發出熱烈掌聲,直呼“太感動了”。

他們一致認為,之所以這麼幸運應該感謝祖國的強大,感謝中國大使館的不懈努力,感謝中摩友誼。

自覺填報信息、測量體溫後,大家開始排隊登機,為了保證一定的物理距離,隔一個座位入座。一路上,護目鏡、口罩全副武裝的羽小團不吃不喝,努力讓自己睡著,如果醒了再接著努力睡。

約13個小時後,摩洛哥皇家航空的航班於4月10日下午1時許落地廣州白雲機場,跟著一塊落地的是長久以來懸著的心。“終於平安回來了,回到祖國就沒什麼顧慮了。”

根據防疫工作要求,她接受核酸檢測後自費入住了當地一家酒店安心隔離。

就在第二天晚上,她得知航班上第35排出現疑似病例,32排到39排的乘客均被列為“密接者”,“那人乘坐大巴車的前後三排人員也成了密接者。”

一波三折 成了新冠密接者

12日一早接到疾控中心通知,該病例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CT無陰影,結論是核酸陽性確診,但屬於無症狀感染者。

距離該患者只有1米多遠的羽小團作為密切接觸者,坐上鳴著警笛的救護車,轉移到另一家酒店進行集中醫學隔離觀察。

入住前需要核對身份信息時,工作人員隔著很遠的距離喊話:“不用往前走,就站在那裡。”

為了倒時差,羽小團會爭取晚上一兩點入睡,早上八九點起床正好趕上早飯時間,工作人員會把餐食放在門外的桌子上,然後通過房間內的小喇叭通知播報:“5樓的,您的餐到了。”

測量體溫時,工作人員敲開門,隔離者會站在門口接受測溫槍的檢測。除此之外,隔離者能走出房間的唯一去處就是到幾步遠的垃圾桶扔垃圾。

每天中午和下午6點, 會有專人定時派送兩次快遞到房間門口,羽小團已多次收到來自朋友快遞而來的水果、零食等,被成功“投餵”的她稱自己是一個幸福的隔離者。

對於自己被感染的可能性,羽小團說,自己是在盡人事聽天命,“自始至終我個人的防護都很好,最重要的是國內醫療好,而且我還年輕恢復也好。”就像她朋友圈裡寫的那樣:“一件很可能發生的事和一件自己控制不了的事都不需要害怕”。

Qing聽丨我是如何在過山車式的經歷中成為新冠密接者的?

按照要求,她需要做四次檢測,分別是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鼻咽拭子檢測什麼體驗?捅進去了半個腦袋,感覺被爆頭了。” 羽小團形容,但好消息是目前檢測結果都是正常的。

隔離結束後,她說最想買張彩票,這一波三折的“運氣”簡直就是中彩票的概率。而對於未來,她最想做出的改變是,要養成存錢的意識,“因為此次回國如果是兩三萬的費用,我可能就放棄了。”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