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道中落,她奮發圖強,28歲當總統祕書,35歲成鉅富,卻終身未嫁

近年女權運動熱度不斷,越來越多的女性走上了自己的維權道路。這就不得不提到第一位女權倡導者,民國時期的最後一位女詩人,呂碧城。

當時的盛景,可謂是“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欲使平等自由,得與男子同趨於文明教化之途,同習有用之學,同具強毅之氣。”便是她的道。

家道中落,她奮發圖強,28歲當總統秘書,35歲成鉅富,卻終身未嫁

家道中落使她看清社會

呂碧城出自書香門第,小小年紀便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只是家道中落,父親的去世使得他們母女倆生活艱難,過去的未婚夫也迫不及待的退婚離她而去。重重打擊使得呂碧城小小年紀便要揹負起家庭的重擔,她必須堅強才能養活自己,養活母親。

苦難造就了她堅韌自強的性格。呂碧城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拯救自己,適逢當時新政主張女子受教育的權利,她收到這股風潮的影響,萌生了奔赴女學的念頭。

呂碧城的想法卻遭到親戚們的反對,他們要她恪守婦道,不要異想天開。年輕氣盛的呂碧城一怒之下,下定決心不再委曲求全、苟且度日。她逃出了家門,隻身“逃登火車”,奔赴天津。這為她今後的傳奇經歷打開序幕。

家道中落,她奮發圖強,28歲當總統秘書,35歲成鉅富,卻終身未嫁

28歲的總統秘書

呂碧城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她28歲便當上了總統秘書,然而一個身無分文、舉目無親的女人要做到總統秘書這一要職,其中經歷了許多波折。

她的職業開端源自她寫給《大公報》的一封信,她的文采斐然又時事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的總經理英斂之見後,對她的膽識頗為讚賞,聘她為《大公報》的第一位女編輯。

呂碧城到《大公報》不過短短几個月,發表的詩詞作品獲贊無數,她接連撰寫解放女子,宣傳女子教育的文章,在社會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成為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她獨特的人格魅力與率直的性情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備受女子崇拜。她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積極宣揚女權,創辦女子學校,為許多受壓抑的女性謀取利益。

呂碧城雄心勃勃的渴望為國家出一份力,她當上了袁世凱的總統秘書,後來又擔任參政一職,她將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濟世救民、振興中華中。她渴望的是平權而不是獨裁的權利,所以在袁世凱野心勃勃蓄謀稱帝時,毅然辭官離京,宜居上海。

家道中落,她奮發圖強,28歲當總統秘書,35歲成鉅富,卻終身未嫁

35成為上海鉅富

在上海呂碧城轉戰商業,憑藉她過人的學識,幾年間積累了百萬財富。

她與外商合辦貿易,三年便成為了上海屈指可數的富豪,她在上海靜安寺路自建洋房別墅,其豪華的住宅,奢侈的生活,成為大家羨豔不已的成就。

這些普通人看來遙不可及的權力、地位、財富,在她的人生中都達到了完滿。

這樣經歷過紅塵繁華洗禮的她,並沒有停下自我提升的腳步。她想要了解更廣闊的世界,學習更多的知識,呂碧城放下自己上海的生意,去美國進行深造。這次她深造的是藝術和文學。在見識名利場的種種鬥爭中,她又迴歸了自己最初熱愛的文字藝術創作。

呂碧城在文學方面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當初一篇文章就能使她得到賞識,當上《大公報》的女編輯,如今深造歸來,帶著人們夢寐以求的學位,加上自己多年旅行的經歷,她的書一經出版,就大獲好評。

這種好評不只是文學界的口頭好評,更直接體現在它的銷量,一售而空,盛況無前。

家道中落,她奮發圖強,28歲當總統秘書,35歲成鉅富,卻終身未嫁

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這樣才華橫溢又美貌的女人,終生未嫁。

有人為她感到惋惜,縱使事業成就非凡,卻沒有一個知冷知熱的貼心人在身邊,無處可依。

她卻不以為然,歷經千帆的她,晚年信佛,有著自己的心靈寄託,常伴青燈古佛對她來說便是最好的慰藉;自己事業有成,權力財富都擁有過,不需要依靠他人。

縱觀呂碧城的一生,有起有落,與被壓迫的女性一起奮鬥過,也與總統洋人做生意打交道,有過春風得意,也有過失魂落魄。但是一直以來,她都是帶著她淡然的心態面對一起未知的未來。也正是她的良好的心態,使得她能夠一路破關斬將,取得成功。

呂碧城一生都走在女性的前沿,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無數的女性展示了一個女人要如何自立,如何奮鬥,如何做自己的主人。

家道中落,她奮發圖強,28歲當總統秘書,35歲成鉅富,卻終身未嫁

她的少女時代告訴我們,要勇敢,要多經歷,敢於突破自己,突破別人的眼光。

她的青年時代一路拼一路闖,告訴我們要堅持自己想要的,哪怕拼盡全力也不後悔;她的中年,灑脫自信,不被名利場而迷惑,堅定自己的內心,及時抽身去學習遊歷。

見得多經歷的多,更能看透這紅塵滾滾不過過眼雲煙,告訴我們要多讀書,多出去走走,只有灑脫才能讓自己解脫。

晚年的呂碧城也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創辦中國動物保護會,參加世界動物保護委員會,受邀去維也納參加世界大會。她盛裝登臺演講動物保護的理念,一展中國女性的絕世風采。

她的一生不長,享年61歲,卻為所有女性做了一個很好的模範,她自信獨立,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抱負,不為情感孤身所困擾,而是盡情地享受這隻有一次的人生。

家道中落,她奮發圖強,28歲當總統秘書,35歲成鉅富,卻終身未嫁

孤身一人也沒什麼不好,孤獨更能讓人清醒。心靈的孤獨與性格的孤僻是兩回事。孤僻屬於弱者,孤獨屬於強者。

兩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為懼怕受到傷害,後者是因為精神上的超群卓絕。清醒的孤獨,不僅是選擇,更是享受,就像呂碧城的絕命詩寫道:“護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績忍重埋。匆匆說法談經去,我到人間只此回。”

隻身到人間走一回,呂碧城過得心滿意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