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染著藍印花的老粗布,曾經是農村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舊時姑娘出嫁,嫁妝中必有藍印花被;生產好藍印花布在農村小院裡,在烏龍披雪的梨園裡晾曬,是許多人兒時記憶中揮之不去的爛漫風景畫。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藍印花布,歷史悠久,彷彿就是穿在身上的青花瓷。藍白分明、透氣吸汗、充滿傳統味的藍印花布在現在年輕人的眼裡,也成為了一種時尚,一種時尚的“中國風”。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隨著現代工藝在生活中普遍使用,手工作坊或者農村自家制作的藍印花布,逐漸從人們生活中淡出,成為塵封的記憶。為保護和傳承藍印花布,2018年碭山藍印花布印染製作技藝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藍印花布選自手工紡織製作的純棉面料,也就是我們農村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家家戶戶都穿的俗稱的老粗布。這種布是真正的純棉製作,經久耐用、不退色、透氣吸汗等特性深受人民群眾喜歡。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碭山藍印花布非遺傳承人胡玉民(見圖左)和80多歲的父親胡正申,從祖輩傳下來的花樣冊上選取花紋。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胡家手工製作藍色印染傳了好幾輩,比如刻刀、砧板都是明清時期一直傳承至今。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胡家現在保存的流傳下來的刻有“碭山縣三元興胡記自造花色”和“碭山縣城內三元興胡記自造花板”字樣的印章,散發著歷史的古韻,記錄著印染製作的滄桑。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用豆麵和石膏粉調成防染塗料。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把防染塗料透過花版塗抹在棉布上。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棉布沾上防染塗料的地方就形成土黃色的花紋。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把塗抹好的棉布晾乾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把植物做成的靛藍染料加熱到100度,倒進缸裡。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把白布在水裡浸一下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放進藍靛染料缸,15分鐘後取出。剛取出的布料為土黃色。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取出的藍布懸掛晾曬,使染料和空氣充分接觸,固化色彩。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晾曬好的藍花布花紋質樸、色澤分明。

農村老粗布配上藍印花,美成了一道風景。

↑碭山藍印花布圖案古樸、清新、明快,深受百姓喜愛,在民間廣為流傳。

胡氏藍印花布採用藍靛草植物染料在棉布上染色,不僅對人身體沒有傷害,還可以作藥用,環保、綠色。草本植物藍靛主要用於染布,染織物從染缸裡取出晾在空氣中氧化,由黃變綠、由綠轉藍,成為不溶性色質,因此堅固而不褪色。

你喜歡嗎?還記得這老粗布的藍色印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