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溫馨提示:配樂讀文入一起走進荊軻的世界。

序: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易水,

河畔,

風之蕭蕭。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易水河畔


琴師高漸離含悲擊築徵聲,燕太子丹一行身著白衣滿目蒼涼為荊軻壯行;荊軻毅然踏上前往秦國的馬車,身懷燕國督亢地圖和一把匕首,江山遼闊,未曾回頭...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悲壯的荊軻


《荊軻刺秦王》編集在我國義務課程教材之中,被歷史迷們所津津樂道。筆者也感懷這位歷史上傳奇的刺客英雄,是懷著何等的壯士勇氣;荊軻身負家國存亡的使命,完成了蕩氣迴腸的歷史悲歌。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荊軻生平

所以,在遙遠的那個戰國七雄時代,諸侯列國爭相征戰連綿不斷。弱肉強食的爭據,縱橫捭闔,

多少千古英雄名將輩出;荊軻無疑成為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刺客。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荊軻影視形象


《荊軻刺秦王》

  • 燕秦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公元前227年,離秦統一還有六年。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戰國七雄


秦公元230年滅掉韓,又在228年欲破趙(秦滅亡趙國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

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燕國為了交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秦國沒有好好對待他,太子丹在公元前232年逃回了燕國。

自此燕國與秦國戰場相交箭弦指日。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馮紹峰飾演太子丹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派秦大將王翦大肆進攻趙國,並且殺掉了趙蔥(趙國大將)。立遂攻克邯鄲,俘虜趙王虔。趙國與燕國結盟被迅速終結,燕秦之戰迫在眉睫,燕國甚感危機。

  • 計謀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樊於期自刎


為了抵擋秦的進攻,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到讓荊軻帶上因伐趙兵敗李牧,畏罪叛逃燕國的秦國將軍樊於期人頭,但是自己卻不忍一己之私。荊軻找到樊於期並對他講述利害,

需要他的人頭為引。還需準備給秦王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為利。再把淬毒的精鋼匕首藏在地圖中,等到秦王圖窮見匕時候便刺殺秦王。

樊於期知道後,立馬自刎而死,把自己人頭獻給了燕國。

  • 送行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易水歌荊軻


太子丹和燕國知道計謀的臣子們,都身著白衣白冠去易水為荊軻送行。燕國有名的琴師高漸離在易水之畔為荊軻擊築,擊築的聲音變為徵聲(悲情的音調)。

荊軻也為自己和唱,心裡並不畏懼,而是希望刺秦的計謀能夠成功。易水河畔如此悲涼,燕國存亡命存此舉,太子丹和臣子士皆哭泣,前為荊軻而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高漸離

荊軻心存大義,帶上樊於期人頭和地圖匕首向秦國方向,與秦武陽一起登上了馬車。

在霧色和黃昏中,荊軻未回頭看太子丹和燕國民眾們的殷切目送,馬蹄聲陪伴著他離開了燕國。

  • 刺秦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秦王聽到消息後很高興,特令臣子著朝服,設九賓,會見燕使者進咸陽宮。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秦王畫像


荊軻和秦舞陽來到了咸陽殿內,秦王正坐宮闈之上相目威嚴。

聽聞荊軻要獻上樊於期人頭和燕國督亢地圖大喜,荊軻拿著樊於期人頭,秦舞陽手持督亢地圖;秦王便召喚依次而進。

此時秦舞陽面色惶恐,秦大臣們有嘟囔責怪之意;荊軻跪下從容不迫地向秦王說道:“秦王,我燕國乃蠻夷之地,沒有見過天子,秦王之名威震四海,自然見到會恐慌,還望大王你體諒,讓我來把地圖獻上與你。”

秦王便說道:“起,去取秦舞陽手中的督亢地圖!”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秦時麗月麗人心》左二的秦舞陽慌張

荊軻便雙手捧著樊於期人頭和地圖向前而進。秦王見到樊於期人頭亢奮,心裡想終於滅了這叛國之徒;又立即讓荊軻把地圖放在臺案上。

(圖窮匕見)

這個時候,荊軻離秦王只有兩人的距離,秦王慢慢將督亢地圖打開。

荊軻心中蓄力,那把淬毒的匕首立馬露了出來,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準備拿起淬毒的匕首揕殺;可還沒等匕首刺進秦王的心臟,秦王已經大驚而起,衣袖被扯斷。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秦王在身後的牆壁上拿起了一把長劍,可是太過慌張,劍沒有馬上拔出。荊軻追逐著秦王,秦王繞著宮殿的幃柱躲避。臣子們見到這一幕十分驚愕,秦王被荊軻追殺失去了往日的王侯風度。因為秦國有法律,臣子們不能帶著武器上朝;諸郎中所護衛秦王的士兵都在殿外,沒有秦王的口諭不能入殿。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情況太過危機,還來不及召喚護衛,群臣們只好空手和荊軻搏鬥。御醫夏無且把手裡的藥袋投擲荊軻,荊軻頓停,從而給秦王帶來了拔開劍的機會。左右臣子叫道:

“王負劍!王負劍!”

秦王從驚慌失措中驚醒過來,終於把長劍拔了出來。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王負劍是秦臣告訴驚慌的秦王快拔劍,並不是告訴其拔劍方法。

秦王立刻長劍揮向了荊軻,荊軻的大腿被砍斷,倒地不起;又把匕首投向秦王,意外的是匕首投在了柱子上。秦王又砍刺荊軻,荊軻身上受了八處創傷,荊軻仰天大笑:

“呵呵,秦賊,我今天不想殺你是因為我想劫持你,為得到契約來回報燕太子!你卻像落水之犬般落魄,我大燕國畢舉國抗秦!”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悲壯的荊軻之死


侍衛上前,荊軻悲慘地死在了矛劍之下。完後,秦王也坐在王椅上頭暈目眩了好久。


  • 燕亡

因荊軻刺秦王的計謀,秦王和燕國從此決裂。

前226年(燕王喜29年)秦將王翦率軍攻打燕國,燕國岌岌可危,燕王殺太子丹向秦王求和,但是秦王並不同和。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戰國時期燕國地圖


短短6年間(荊軻於公元前228年刺秦),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率軍再次進攻遼東,俘虜了燕王喜,燕國至此滅亡。


風蕭兮

易水河畔,風似乎更加蕭瑟。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太子丹的決策加速了秦王掃六合,統一中國的步伐。

在家國危亡面前,他的做法堅毅卓絕,結果造化弄人。而更加重要的是,決策者下的施行者我們的英雄荊軻,需要承載著更多的寒冷;那不是易水邊的寒冷,而是面對個人和國家的選擇面前——他凌然獻身大義,將那把匕首刺向秦王嬴政。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

荊軻刺秦王


荊軻是一個失敗的刺客,但更加成功的是,他捨身救國、果斷勇決的人物形象已然成為我們心中最尊敬的刺客,他代表著一種大義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歷史舞臺上的每一個俠士義者。

悲壯的輓歌,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注: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歷史事件考據歷史資料,音樂來源趙季平純音樂《戰爭的腳步》。

申明:本文系頭條號敦煌煮文獨立創作,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