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温馨提示:配乐读文入一起走进荆轲的世界。

序: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

河畔,

风之萧萧。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易水河畔


琴师高渐离含悲击筑徵声,燕太子丹一行身着白衣满目苍凉为荆轲壮行;荆轲毅然踏上前往秦国的马车,身怀燕国督亢地图和一把匕首,江山辽阔,未曾回头...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悲壮的荆轲


《荆轲刺秦王》编集在我国义务课程教材之中,被历史迷们所津津乐道。笔者也感怀这位历史上传奇的刺客英雄,是怀着何等的壮士勇气;荆轲身负家国存亡的使命,完成了荡气回肠的历史悲歌。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生平

所以,在遥远的那个战国七雄时代,诸侯列国争相征战连绵不断。弱肉强食的争据,纵横捭阖,

多少千古英雄名将辈出;荆轲无疑成为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刺客。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影视形象


《荆轲刺秦王》

  • 燕秦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公元前227年,离秦统一还有六年。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战国七雄


秦公元230年灭掉韩,又在228年欲破赵(秦灭亡赵国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燕国为了交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国没有好好对待他,太子丹在公元前232年逃回了燕国。

自此燕国与秦国战场相交箭弦指日。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冯绍峰饰演太子丹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派秦大将王翦大肆进攻赵国,并且杀掉了赵葱(赵国大将)。立遂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虔。赵国与燕国结盟被迅速终结,燕秦之战迫在眉睫,燕国甚感危机。

  • 计谋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樊於期自刎


为了抵挡秦的进攻,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到让荆轲带上因伐赵兵败李牧,畏罪叛逃燕国的秦国将军樊於期人头,但是自己却不忍一己之私。荆轲找到樊於期并对他讲述利害,

需要他的人头为引。还需准备给秦王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为利。再把淬毒的精钢匕首藏在地图中,等到秦王图穷见匕时候便刺杀秦王。

樊於期知道后,立马自刎而死,把自己人头献给了燕国。

  • 送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易水歌荆轲


太子丹和燕国知道计谋的臣子们,都身着白衣白冠去易水为荆轲送行。燕国有名的琴师高渐离在易水之畔为荆轲击筑,击筑的声音变为徵声(悲情的音调)。

荆轲也为自己和唱,心里并不畏惧,而是希望刺秦的计谋能够成功。易水河畔如此悲凉,燕国存亡命存此举,太子丹和臣子士皆哭泣,前为荆轲而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高渐离

荆轲心存大义,带上樊於期人头和地图匕首向秦国方向,与秦武阳一起登上了马车。

在雾色和黄昏中,荆轲未回头看太子丹和燕国民众们的殷切目送,马蹄声陪伴着他离开了燕国。

  • 刺秦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秦王听到消息后很高兴,特令臣子着朝服,设九宾,会见燕使者进咸阳宫。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秦王画像


荆轲和秦舞阳来到了咸阳殿内,秦王正坐宫闱之上相目威严。

听闻荆轲要献上樊於期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大喜,荆轲拿着樊於期人头,秦舞阳手持督亢地图;秦王便召唤依次而进。

此时秦舞阳面色惶恐,秦大臣们有嘟囔责怪之意;荆轲跪下从容不迫地向秦王说道:“秦王,我燕国乃蛮夷之地,没有见过天子,秦王之名威震四海,自然见到会恐慌,还望大王你体谅,让我来把地图献上与你。”

秦王便说道:“起,去取秦舞阳手中的督亢地图!”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秦时丽月丽人心》左二的秦舞阳慌张

荆轲便双手捧着樊於期人头和地图向前而进。秦王见到樊於期人头亢奋,心里想终于灭了这叛国之徒;又立即让荆轲把地图放在台案上。

(图穷匕见)

这个时候,荆轲离秦王只有两人的距离,秦王慢慢将督亢地图打开。

荆轲心中蓄力,那把淬毒的匕首立马露了出来,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右手准备拿起淬毒的匕首揕杀;可还没等匕首刺进秦王的心脏,秦王已经大惊而起,衣袖被扯断。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秦王在身后的墙壁上拿起了一把长剑,可是太过慌张,剑没有马上拔出。荆轲追逐着秦王,秦王绕着宫殿的帏柱躲避。臣子们见到这一幕十分惊愕,秦王被荆轲追杀失去了往日的王侯风度。因为秦国有法律,臣子们不能带着武器上朝;诸郎中所护卫秦王的士兵都在殿外,没有秦王的口谕不能入殿。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情况太过危机,还来不及召唤护卫,群臣们只好空手和荆轲搏斗。御医夏无且把手里的药袋投掷荆轲,荆轲顿停,从而给秦王带来了拔开剑的机会。左右臣子叫道:

“王负剑!王负剑!”

秦王从惊慌失措中惊醒过来,终于把长剑拔了出来。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王负剑是秦臣告诉惊慌的秦王快拔剑,并不是告诉其拔剑方法。

秦王立刻长剑挥向了荆轲,荆轲的大腿被砍断,倒地不起;又把匕首投向秦王,意外的是匕首投在了柱子上。秦王又砍刺荆轲,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创伤,荆轲仰天大笑:

“呵呵,秦贼,我今天不想杀你是因为我想劫持你,为得到契约来回报燕太子!你却像落水之犬般落魄,我大燕国毕举国抗秦!”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悲壮的荆轲之死


侍卫上前,荆轲悲惨地死在了矛剑之下。完后,秦王也坐在王椅上头晕目眩了好久。


  • 燕亡

因荆轲刺秦王的计谋,秦王和燕国从此决裂。

前226年(燕王喜29年)秦将王翦率军攻打燕国,燕国岌岌可危,燕王杀太子丹向秦王求和,但是秦王并不同和。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战国时期燕国地图


短短6年间(荆轲于公元前228年刺秦),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再次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至此灭亡。


风萧兮

易水河畔,风似乎更加萧瑟。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太子丹的决策加速了秦王扫六合,统一中国的步伐。

在家国危亡面前,他的做法坚毅卓绝,结果造化弄人。而更加重要的是,决策者下的施行者我们的英雄荆轲,需要承载着更多的寒冷;那不是易水边的寒冷,而是面对个人和国家的选择面前——他凌然献身大义,将那把匕首刺向秦王嬴政。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


荆轲是一个失败的刺客,但更加成功的是,他舍身救国、果断勇决的人物形象已然成为我们心中最尊敬的刺客,他代表着一种大义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历史舞台上的每一个侠士义者。

悲壮的挽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历史事件考据历史资料,音乐来源赵季平纯音乐《战争的脚步》。

申明:本文系头条号敦煌煮文独立创作,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