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代冒死守護兩件國寶,鉅額高價捨不得賣,堅決不肯捐獻

祖孫三代冒死守護兩件國寶,鉅額高價捨不得賣,堅決不肯捐獻


暮去朝來,時代的浪濤卷席著歷史一刻不停地離去宛如白駒過隙,而歲月一同帶走的還有世間人事。時過境遷,萬般過往我們早已無法考證它的細枝末節,但其實即便過去了再久,歷史仍會以特殊的印記留存在我們眼前。

或是雕欄玉砌的建築,或是古樸雅緻的珍藏,這些沉睡千百年之久的文物正在用它們安靜的方式向我們訴說華夏大地曾經的風貌。文物作為不同時代文化的載體,在世人代代相傳下揭示著某個時期的人文活動,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到底怎樣的文物才能被稱之為國寶呢?

罕見遺存,康熙聖旨

中國歷史文物遺存種類繁多,傳世之意義也各不相同,在這眾多的寶物中有這樣一個看似常見卻又鮮少留存的物件兒,它就是封建社會用於傳達皇帝命令的聖旨。

祖孫三代冒死守護兩件國寶,鉅額高價捨不得賣,堅決不肯捐獻

現如今我們最常見到聖旨的方式就是通過影視劇,但是實際上真正流傳至今的聖旨卻是少之又少。在河南省新鄉市的檔案館中就保存著這樣兩份康熙年間的五彩聖旨,它的主人是新鄉市安堤村任氏家族的成員任紹儉先生,而這兩份傳世之寶就是來源於他的先祖康熙年間的名臣任璇。

康熙年間,任家先祖任璇德才兼備,深受康熙帝的寵信。康熙帝認為任璇能夠如此一心一意的為朝廷奉獻,勤懇工作與任璇母親的悉心教導、任璇夫人的持家有道分不開,所以一天內連下兩道旨意,一道加封任璇母親為“誥命夫人”,另一道旨意則是讚揚任璇夫人的賢良淑德,得此殊榮的任氏家族對這兩道聖旨無比珍視。

隨著大清王朝的覆滅,聖旨越發罕見,而任家的這兩份聖旨也在1995年重新現世,據聖旨所有者任紹儉先生所說,他也是從爺爺那一輩才得知聖旨的過往和下落。

祖孫三代冒死守護兩件國寶,鉅額高價捨不得賣,堅決不肯捐獻

爺爺任傳秀和父親仁宗波紛紛去世後,自己才繼承了這兩份貴重的歷史文物。在特殊期間,任先生一家為了保全這兩份聖旨,冒著全家被殺頭的危險將它們藏在家中,直到風波散盡,才敢拿出來。

當地相關文物保護單位獲悉此事後,曾多次請求任氏族人,希望他們能夠將聖旨捐獻給國家,畢竟此等難得一見的文物對研究中國傳統歷史有著巨大推動作用,連中央博物館的專家看到這兩份聖旨後也是歎為觀止,甚至提出了國家出資收購,但是這些提議都受到了任紹儉先生的婉拒。

要知道這兩道聖旨對於任氏家族這早已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物品了,在任氏族人心裡它們代表的是先輩餘留的蔭德。然而,由於私藏的諸多不便,可能會導致文物不同程度的風化,所以在任紹儉先生與文物保護部門的協商,最終,任先生決定將兩道聖旨存放在新鄉市檔案館,但文物的所有權將永久的屬於任家。

祖孫三代冒死守護兩件國寶,鉅額高價捨不得賣,堅決不肯捐獻

形制多樣,五彩精品

不同於影視劇中的聖旨給人們固化的印象,真正歷史上的聖旨顏色多種多樣,根據官階品級的不同聖旨的顏色也會有所不同,例如:五品以下的官員所承得的聖旨是純白色,五品以上的官員則會有機會得到多彩聖旨,其中最高等級為七彩聖旨。

相對應的聖旨兩邊的軸柄材質也有所不同,從最低等的五品及五品以下的黑牛角軸到一品大官所配的玉軸,處處都彰顯著品級帶來的位次尊卑。如今新鄉市檔案館中存放的這兩道康熙諭旨就是寥寥無幾的五彩聖旨之一

這兩道聖旨同時書寫著滿、漢兩種語言,使用的是五彩錦緞,文字的兩邊繡著代表皇家權利的龍圖騰。事實上,聖旨不僅僅顏色與影視劇中的不同,就連大小也不是影視劇中那般兩尺長的樣子。

就目前現存的聖旨遺留來看,最短的聖旨也要2米左右,長一點的甚至約5米,遠遠不是我們想象中的一個人就能展開的樣子。

祖孫三代冒死守護兩件國寶,鉅額高價捨不得賣,堅決不肯捐獻

傳統社會中聖旨的撰寫、下達、頒發是一個冗長複雜的過程,聖旨的撰寫通常有翰林院學士完成,而聖旨的起草則大多是皇帝近臣的工作,明清時期,由皇帝挑選專門的“庶吉士”來擔任,他們每個人不僅僅深受皇帝賞識。

同時也都通過了翰林院、內閣的全方位指導、培養,這使得他們編寫的聖旨不僅僅能夠完美的上傳下達,更有甚者可以在他們行雲流水的字跡和開合有度的詞句中品味出些許的藝術氣息。

不可或缺但如今難尋蹤跡

作為最為正式的下達命令的方式,按理說聖旨不應該如此稀少,那到底又因何導致它所剩無幾呢?

這有兩方面原因,首先為表皇家尊貴,也為了防止有異心之人偽造聖旨,聖旨的製作都採用“江寧織造”供給皇家的錦緞,軸柄也都是不俗之物,二者加起來造價極高,因此皇上也並不常下旨,通常都以口諭或書信代之。

祖孫三代冒死守護兩件國寶,鉅額高價捨不得賣,堅決不肯捐獻

其次,大部分都遭到了銷燬,聖旨作為不同朝代各個皇帝的意願傳遞,代表的也都是不同理念的統治,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不受前朝影響,在建立新王朝的時候大都會將前朝聖旨收繳燒燬,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僅存的聖旨也都是明清時期遺存下來的,即便是明清聖旨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也慘遭損毀。

這也足以見得,任氏家族為了保留這兩份康熙聖旨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中華大地,幅員遼闊,每一件文物都有著它值得被珍視的理由,無論它曾經屬於王公貴胄還是平頭百姓,對於今人而言,我們更在意的是賦予在文物身上遠超它本身製作價值的民族情感。

通過這些斑駁卻精美的文物我們得以構建與古人通話的橋樑,讓歷史的盛況重現在我們眼前。穿梭千年的也不僅僅是文物,更是蘊含其中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

文/史海觀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