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觀賞魚生病了,所謂的調理水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如果說我們的觀賞魚因為水質問題出現了各種相應的疾病,那麼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想辦法去調理好整個魚缸的水質,很多魚友好像都不明白,我們到底在觀賞魚患病時,應該如何去調理水質,調理水質中的什麼東西?

酸鹼度還是軟硬度,或者是其他有關的指標呢?

大部分觀賞魚生病了,所謂的調理水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一、新水刺激本身就是病,對於新入缸的觀賞魚來說,就是一劑毒藥

所謂的新水刺激,很多魚友會以為是氯氣刺激,這個應該是完全正確的,但是未必完整。

大部分的新入缸觀賞魚對於氯氣的刺激還是非常敏感的,再加上旅途顛簸問題,心理極度害怕,體表被氯氣刺激,所以就會患病,這就是我們不困水所帶來的好處。

這種新水刺激對於任何的熱帶魚、金魚、錦鯉都會帶來極度的傷害,尤其是各種冷水魚以及喜歡弱鹼性軟水的觀賞魚,某些喜歡新水的熱帶魚,自來水爆氧24小時之後,就可以完全適應了,這是特例。

同時還會有過度氣泡的刺激,這個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問題。

大部分觀賞魚生病了,所謂的調理水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再者就是各種殘渣所帶來的刺激,或許很多魚友認為,這些殘渣都是物理性的,對於觀賞魚無礙,在自然環境下,那個河流小溪、汙泥塘裡,它沒有點砂石碎屑之物,觀賞魚不也活的好好的嗎?

但是別忘了,我們的魚缸不是大自然,過度的殘渣碎屑以及沉木、杜鵑根、濾材等物質的不斷析出,就會加重水體的厚度和粘稠度,各種肉眼可見、不可見的細微顆粒,都會對於魚缸的水面造成壓力,繼而形成過多的泡沫漂浮其上

水體中一旦進入觀賞魚,它們的體表粘液分泌一增多,水體表面的泡沫就會越來越多,觀賞魚就會缺氧,加以時日,氨氮就會嚴重招標了,這就是真正的毒素了。

二、沒有大量困水,新水刺激無法解決,乾瞪眼看著觀賞魚拜拜就是了

其實對於新水刺激這種情況,如果我們沒有一缸好水提前準備著,可以把患病的觀賞魚迅速隔離

,根本就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的,也就是說大部分魚友,只能眼睜睜的在那裡看著,靜待水質自行恢復,最多也就是可以抽抽底,解決掉魚缸底部的一些雜質罷了。

大部分觀賞魚生病了,所謂的調理水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各種對此不耐受的觀賞魚,只能是趴缸、紅血絲、爛鰓、全身潰爛,然後相繼死去,就比如上圖的這條錦鯉,那種現象很多魚友都會遇到,其實本身就是源於新水刺激的問題,如果整缸魚都已經這樣了。

那就等著清缸可以了,不必再去下藥治療了。

所以說,觀賞魚新入缸以後,及時準備適當的困水很重要,要不就是原缸提前困水、養水,如果是水質不好的話,導致了觀賞魚中毒或者體表傷過重,黏膜大幅度脫落,下再多的藥物也是枉然。

三、老水刺激,就是水質酸化,各種指標招標

除了新水刺激以外,再就是老水刺激了,相比較新水而言,老水刺激還是比較容易處理的,因為大部分的觀賞魚至少沒有了心理壓抑這一說,在體質上相對強健,如果我們觀察仔細,就很可能提前發現一些端倪,然後予以迅速換水即可。

大部分觀賞魚生病了,所謂的調理水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老水刺激,包括了水質酸化過重引起的紅血絲、魚鰭發紅、融鰭、體表潰爛、矇眼等,最為嚴重的打粉病也是由於水質酸化所致,這個可以通過調高酸鹼度,或適當換水來有效處理,而對於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超標的問題,都是可以通過適當換水解決。

雖然好像我們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但是這其中牽扯到了濾棉、缸壁、缸底、甚至於生化棉、生化濾材還有我們投餵的問題,觀賞魚的病情輕重,會源於我們的飼養密度、投餵量,以及換水的頻率問題等,換句話就是,在某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我們越懶,觀賞魚的疾病就會越嚴重。

這個就要求我們,根據自己之前的換水頻率來予以適當調整了,應該每天少換點,還是定期患上三四分之一,還是有大量困水準備,一次性更換一半,這些情況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之前的操作頻率,以及觀賞魚患病的輕重。

換少了,症狀也會減輕,但是有可能復發,換多了的話,觀賞魚也未必受得了那種刺激,沒有人可以把這個問題詳細的說明白,全靠我們自己去觀察。

大部分觀賞魚生病了,所謂的調理水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準備大量困水,不知道自己之前具體的操作頻率,也看不出來觀賞魚病情的輕重,那麼,這個問題誰也幫不上忙。

四、迅速把魚缸水質的清澈度提上來是第一要務

很多魚友也會說,那個魚缸水質清澈,未必代表就是一缸好水,是的,一點也沒有錯。

但是假設觀賞魚已經患病了,如果魚缸的水質還不清澈,那麼一定對於觀賞魚是有害無益的,也不利於我們對於觀賞魚的觀察的。

我就不信,那個水質再清澈,一兩月沒有換水了,我們自己會不知道,裡面的毒素它可能不超標嗎?

這樣的水質就算是再清澈,又會有什麼用呢?我們自己要有個數,只要魚缸的觀賞魚出現點不適應症了、食慾下降了,這就已經給我們提出警告了,我們還在那裡不自知,閉著眼睛瞎喂。

大部分觀賞魚生病了,所謂的調理水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濾棉都已經溢流嚴重了,持續很長時間了,水色開始發暗,我們真的都視而不見?

這都是些極為簡單的觀察問題,怎麼可能看不見,學不會呢?

如果說,我們飼養個觀賞魚連這些問題都注意不到的話,那就直接購買各種測試劑檢測好了,好幾十塊錢的測試劑,只能檢測個三五次,還未必都能保證質量,有錢就使勁花去,只會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罷了。

很多魚友不到自己的觀賞魚出現大病了,快死了,是不會想到困水,換水的,有的即使是觀賞魚出現大病了,依然不會去困水,就等著到處問人家購買什麼藥物能治療呢?

自己看著辦去吧,如果水質不好,水溫不配合,什麼藥物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

大部分觀賞魚生病了,所謂的調理水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仔細觀察,定期換水、困水的問題,完全可以把觀賞魚由於水質問題,而患上的很多疾病全部消除掉,我們偏偏要等到它們患病了再去治療,預防是永遠要大於治療的,即使要治療,還是先去調理好水質。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