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泊俗称宁晋洼

宁晋泊俗称“宁晋洼”。洼,低凹的沼泽湿地地表的低洼处。(清)刘书年撰《刘贵阳说经残稿》:“洼地(较涝地尤下)常有积水,遇旱年涸出,始可播种。” 宁晋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势低洼开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洨河、滏阳河、老漳河、北澧河、泜河等11条河流汇集于此。

放眼宁晋周边,历史上有千顷洼即今衡水湖,巨鹿的吕寨洼、平乡的田禾洼、临西的水坡洼及清河的南坡洼等。河北洼淀文化底蕴深厚,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水系发达,历史时期湖泊洼淀星罗棋布,名称繁多,有洼、淀、泊、海、泽、坡、渠、泛区等。经过历代环境变迁,如今只剩下大陆泽、宁晋泊、白洋淀、文安洼、永年洼等湖泊洼地的残迹。永年洼位于邯郸市永年区,依靠滏阳河供给及雨水积存,这里常年积水,最深处达4米以上,是继白洋淀、衡水湖之后的华北第三大洼淀。

宁晋洼的烟波浩渺景象早已不在,但是宁晋洼一词如今仍活跃于报刊上,专业刊物,《河北省农业开发五个类型区的划分》,《河北农业科技》1995年第9期:“主要洼淀有白洋淀、衡水湖、大浪淀、永年洼、宁晋洼、大陆泽等。“”《大气环境容量及其在用地布局中的应用》,《河 北 环 境 科 学》 2002 年第 4 期:“白洋淀的面积也是现在的四倍以上。而如今,宁晋洼、大陆泽已不复存在,东淀、文安洼早已干枯。”《河北平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及污染评价》.《中国地质》2011年第1期 :“各等级洋淀洼地宁晋洼大陆泽永年洼。”马谦云、常振祥等撰《河北省震灾社会调查》:“原山麓平原和低平原交接部分形成了位于极震区的大陆泽和宁晋洼低洼地带。”

新闻报道,例如《从"宁晋洼"走上世界新能源科技高地》,《河北日报》 2007年09月9日。

文人墨客的文章中也时有“宁晋洼”的字眼蹦出。赵建民撰《北方水城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科学网,2016年4月18日:“几经黄河泛滥改道,河北平原的湖泊洼地已经由太行山东麓向北、向东移动,如宁晋洼(现在基本上已经开垦为良田)。”

宁晋泊俗称宁晋洼

王喜庆撰《一纸百年封条挽住千缕乡愁》,乐途旅游网2018年2月7日 :“味觉层次全面而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想“泥坑”酒这个商标的来历,就是指的地势低洼的千年古郡宁晋县,就是指的当地特产狗头泥。“泥坑”既是对于宁晋洼的自嘲,”也是对于故乡的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