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文中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盜用!

‍大象中原

春暖花開,陽光正好,各地的景區陸續恢復開放,讓蟄伏已久的心靈蠢蠢欲動。

疫情還未結束,已在緩和向好的路上,就像河南博物院這座雄渾大氣的主體建築,戴著腳手架織成的“口罩”,也在向著更好的狀態進發。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老遠就看到“金字塔”被護欄圍住,還以為博物院暫停開放,進門後鬆了一口氣:雖然主展館因裝修關閉,但主要的展覽移至側面的報告廳,古老文明將在“大象中原”的陳列中綻放光彩。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河南又沒有大象,為什麼叫“大象中原”呢?

現在的河南是沒有大象(除了動物園),但遠古時期,位於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地區水流縱橫、森林茂密,是很多野象的家園,河南因此被古人稱為“人牽象之地”。

“人牽象”——象形字“豫”的來源,這就是為什麼河南簡稱“豫”。

(靈寶出土的劍齒象牙齒化石:距今約200-50萬年)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除此,“大象中原”的“大象”另有深意:

中國的文字源在甲骨,出於殷墟;中國的哲學源在周易,成於老子;中國的姓氏源在炎黃,根在中原;中國的國家源在夏代,都於偃師......

所謂“天下名人,中州過半”,那些能代表中華文明的聖賢勝蹟,大都出自河南。

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

河南北峙太行,南接漢淮,西距伏牛,東引齊魯,名都相望,城垣相疊,黃河襟抱,沃野千里。從夏至宋,這裡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稱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坐擁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以及商丘、南陽、許昌、濮陽等古都名城,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

絲綢古道從洛陽延伸,佛教傳經由白馬寺開始,中原文化廣納百川,輻射四海,演繹出了中華民族的煌煌生機。

話不多說,進館細看!

‍‍史前

史前時代一般是指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時代,中國的史前時代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考古學上認為的:從遠古人類開始到盤庚遷殷(甲骨文出現)的時代;另一種是歷史學家認為的:從遠古人類到有文獻記載的西周共和紀元之前的時代。

這裡我們採用前一種說法。

史前時代包括舊石器時代(300萬到1萬年前)、新石器時代(1萬年到5000-2000年前)和青銅時代(夏商),其中舊石器時代佔據了人類歷史99.8%的漫長歲月。

距今50萬年前,中原地區已經出現人類活動,河南境內(南召、淅川、盧氏、許昌等地)發現了古人類化石遺址73處,揭示了當時人類的生活情景:使用粗糙的打製石器、骨器和木器進行勞作,懂得用火熟食並驅趕野獸,逐步擺脫矇昧。

(南召出土的猿人牙齒化石: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分野是人類開始使用磨製石器,9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河南地區相繼出現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

裴李崗文化距今約9000年到7000年,因發現於新鄭的裴李崗而得名。裴李崗的出土遺蹟包括半地穴式建築、墓葬等,出土文物包括石質農具、糧食加工工具、陶器、魚鏢等,還有骨笛、符刻龜甲等宗教藝術用品,說明中原地區已經進入以農業為主、採集和漁獵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

(裴李崗出土的石鐮、石鏟和石斧)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舞陽縣出土的刻符石柄和刻符龜甲:屬於裴李崗文化)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下面這件文物要隆重介紹一下:這是舞陽縣賈湖村出土的骨笛,是距今8700年到8200年裴李崗文化早期的文物,以鶴類尺骨製成,可吹奏七聲音階,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且音樂性能最好的管樂器;這支骨笛出土於1983年,它的發現將中華音樂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甚至改寫了音樂史,可見音樂是人類文明與生俱來的藝術。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距今6800-4800年的一種彩陶文化,在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均有分佈,但最早發現地為河南澠池縣仰韶村(1921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在仰韶發掘),故命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變的時期,在中國文明起源的進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出土於三門峽的紅衣彩陶缽)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仰韶文化彩陶的主要紋飾)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和仰韶文化同時期的還有大汶口和屈家嶺文化,前者分佈於黃河下游和東部沿海地區,後者分佈於長江中游地區,它們在河南境內均有發現,反映了不同文化類型在中原的交流融合。

(出土於鄲城縣的白陶鬹和鏤孔陶豆:屬於大汶口文化)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淅川縣的渦紋彩陶壺:屬於屈家嶺文化)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龍山文化(距今4800-4000年)是繼仰韶文化之後再黃河中游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此時築城、冶銅和鑿井技術出現,人類開始大量使用石制農耕工具和輪制灰陶器,國家已現雛形。

(出土於鞏義的白陶鬹和出土於淅川的灰陶盉:均屬於龍山文化;其中白陶鬹是古人用來燒水或溫酒的容器,形似展翅欲飛的鳥,是崇尚鳥圖騰的東夷人對自然的模仿)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時代再往前,文明的曙光越發明朗。禹傳位於啟,標誌著原始社會的結束和“家天下”的開始,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誕生。那時沒有文字記載,但遺蹟和文物的發現卻提供了確實的證據,其中,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掘,以及中原諸多夏代遺存的發現(如鞏義稍柴、鄭州洛達廟、伊川南寨、滎陽薛村等),證明了夏王朝曾在中原建都,揭開了夏朝神秘的面紗。

(夏都偃師王宮模型)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夏代的銅爵:表明夏朝已進入青銅時代)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夏代遺蹟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種形如雄雞的陶盉,這是夏人祭禮是常用的禮器——雞彝,這種灌禮祭器的認定是夏史有力的物證。

(出土於伊川的黑陶壺形盉:屬於灌禮祭器——雞彝)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起兵滅夏,建立商朝。從商湯立國到紂王滅國的500多年間,商超曾多次在河南境內建都,目前在偃師、鄭州、安陽等地都發現了王都遺址,在信陽、溫縣、新鄭等地還發現了大量商代文化遺存。

商人敬神崇鬼,開始使用成體系的文字,鑄造了大量青銅器,製造了原始的瓷器,將青銅文明推向了高峰。

(出土於鄭州的獸面紋銅斝:商代前期酒器)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鄭州的獸面乳釘紋銅方鼎:商代前期的飲食器)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鄭州的獸面紋提樑銅卣:商代前期的盛酒器)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商代青銅器的主要紋飾)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公元前1300年前後,商王祖丁之子盤庚遷都於殷(今安陽小屯一帶),之後整個商代後期都以此為都。清朝末年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使商代的歷史成為信史。隨後考古學家又陸續在安陽洹河兩岸發掘出宮殿宗廟區、王陵區、祭祀區等區域,出土了數萬件銅、陶、玉、石等遺物和十多萬片甲骨,埋藏了3000多年的商代最後都城的秘密得以揭開。

(出土於安陽殷墟婦好墓的銅觥:商代後期酒器)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盤庚遷都於殷後,商朝逐漸強大起來,所以後人也把商朝叫作“殷商”,這不僅是商朝的大事,也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因為殷墟發現的甲骨文,標誌著人類走到了史前歷史的終點,從此開啟了有成熟文字記載的歷史。

甲骨文是殷王室用來占卜記事而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在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中,唯有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漢字體系,歷經數千年演變而承續至今。甲骨文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美國有一家著名的軟件公司就叫“甲骨文”。

(出土於安陽殷墟的刻辭龜甲)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安陽殷墟的刻辭卜骨)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古都

漫長的史前時期結束後,人類文明在短短的幾千年中,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在上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跨越大洲可能需要數代人的跋涉,如今的人能在一兩天內從浪漫的土耳其,輾轉東京和巴黎。可見,文字就是文明的催化劑。

中國的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州河南曾長時間佔據歷史的中心,太多王朝在此建都,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古都接著古都,如冒泡一般,文明在此綿延不絕。

商朝之後,第一個崛起的古都是洛陽。

武王滅商,遷九鼎於洛邑(今洛陽);後成王即位,周公輔政,遷殷遺民,營建新都洛邑,稱為“成周”或“新邑”,那時洛邑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是與宗周並立、撫鎮四方的又一王權所在地。

(信陽出土的西周獸形觥蓋首)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周公營建洛陽後,依據周制,參酌殷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宗法等級、世襲制度。西周中期,逐漸形成了等級嚴密的典章制度和禮儀規定,體現在貴族祭祀、禮儀交往、宴饗賓客所用的禮器數量和規格上,所謂“藏禮於器”。河南發現的很多西周遺物,證實了西周嚴密的禮制。

比如下面 這座“匍”雁形銅盉:盉蓋內的銘文記述了盉的主人“匍”作為應國的使者赴邢國探訪,邢公贈送了他一些禮物,他用邢公所賜的銅做了這件盉以作紀念;其形狀是根據西周嚴格的等級制度所造,像“匍”這種卿大夫一級的貴族,只能用雁之類造型的器物。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下面的這支玉柄鐵劍也是西周的遺物,是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製品,它於1990年出土於三門峽,它的發現將中國人工冶鐵的年代提前了近200年,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三門峽的西周盤龍紋銅盉)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王朝歷經14王300餘年,其間群雄紛爭,禮樂崩壞,王室日漸衰微,政權名存實亡,至公元前256年終為強秦所滅,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

東周王城內外發現了大量宮殿遺址、倉窯群、手工業作坊和貴族墓地。

(出土於淅川的龍首提樑盉:春秋時期楚國青銅器)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三門峽的戰國跽坐人銅燈)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西漢時,洛陽為東方重鎮,新莽時定為東都,劉秀起兵於南陽,建立東漢王朝,定都洛陽,之後曹魏、西晉、北魏晚期均已洛陽為國都。

東漢末年,漢獻帝遷都於許(今許昌)。三國鼎立,魏霸中原,許昌為魏五都之一。

洛陽、南陽和許昌是漢魏之際風雲際會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珍貴的遺蹟遺物。

(出土於永城的西漢青玉勾連雲紋戈)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南陽的漢代紅釉陶狗:真是惟妙惟肖)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靈寶的東漢六博陶俑)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新野的東漢二桃殺三士畫像磚)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隋唐時,洛陽是帝國的東都,北靠黃河,南峙伊闕,東扼虎牢,西控函谷,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在此交匯,連接東西的絲綢之路在此發端,人口最多時超過百萬,是那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出土於安陽的隋代白釉瓷文官俑:河南出土的隋代墓葬中有大量白瓷,唐代有“南青北白”兩大窯系格局,在隋朝時已初具規模)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安陽的隋代繪彩陶女侍俑群)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唐三彩武士俑)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出土於洛陽的唐三彩鷹首壺)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北宋時,朝廷定國都於汴梁(今開封),這裡也是名臣包拯為官的地方,如今開封有座包公祠,紀念這位名垂不朽的清官。

宋元的戲曲、明清的雜藝,均在河南有繁榮的發展,這一時期的許多文物表現了河南的市井風情。

(濟源市出土的北宋三彩聽琴圖枕)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焦作出土的元代雕磚俑)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郟縣出土的明代陶院落)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清代的琺琅鑲玉葫蘆)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清代的象牙透雕扇)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清代的象牙白菜)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中原大象

這是一張郵票上的河南博物院:

河南有多古老?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等裝修完畢,這樣的壯觀建築就會呈現在遊客面前。

這座形似金字塔的主體建築模仿的是元代的古觀星臺,古觀星臺位於登封,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遺址。金字塔頂有一個上揚下覆的“帽子”,寓意上承甘露、下納地氣,表示中原為華夏之源,融匯四方。外部土黃褐色的牆面代表孕育華夏文明的黃土和黃河。

由外到內,由表及裡,河南博物館都在昭示中州作為文明濫觴的煌煌大象。

豫州曾有大象,豫州一直有“大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