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漢武帝同胞妹妹,臨終前曾託孤漢武帝,為何漢武帝最終食言?

談起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和南宮公主,想必大家也是耳熟能詳,她們的故事在各種影視作品中也出現過不少。

其實,漢武帝還有一位存在感相對低一點的同胞親妹妹,就是隆慮公主,她是漢景帝與皇后王娡的小女兒。

她是漢武帝同胞妹妹,臨終前曾託孤漢武帝,為何漢武帝最終食言?

在漢武帝劉徹登基前,他的母后王娡為了更穩固他的儲君之位,安排了兩樁政治婚姻。分別是劉徹要娶他姑姑長公主的女兒陳阿嬌,還有小女兒隆慮公主嫁給長公主的二兒子陳蟜。

漢武帝與陳阿嬌金屋藏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說了。而隆慮公主嫁給陳蟜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能懷上孩子。到最後一把年紀了才為陳蟜生下一個兒子,也就是日後的昭平君。

而昭平君的父親陳蟜,在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因為在母親長公主的服喪時期內犯下姦淫之事,被揭發後畏罪自殺了。由於隆慮公主老來得子,對兒子是千依百順,加上陳蟜的秉性和身前的行為也一直影響著昭平君的成長,昭平君長大以後,是越發驕橫跋扈,沒少做出不法之事。後來,昭平君更是娶了漢武帝的女兒夷安公主為妻,獲得了皇帝親外甥和女婿的雙重尊貴身份,以後是更加的目中無人。

她是漢武帝同胞妹妹,臨終前曾託孤漢武帝,為何漢武帝最終食言?

隆慮公主對於兒子的所作所為,並非不知情,只是事已至此,已是難以改變,只怪當初自己太寵著他,只是怕他日後終有一日會闖下彌天大禍,不能善終。

對此十分擔心的隆慮公主,後來想出一計,可保兒子昭平君日後平安。

在她臨終前,她傾盡家財,帶上千斤黃金,千萬銅錢,盡數獻給漢武帝,希望能“豫贖死罪”,用此來為兒子昭平君預先兌換一次免除死罪的機會。當時漢武帝被妹妹的愛子之情感動了,答應了她的請求。

她是漢武帝同胞妹妹,臨終前曾託孤漢武帝,為何漢武帝最終食言?

不久後,隆慮公主便離開人世。沒有了母親的約束,昭平君變得更加無法無天了。有一次他在醉酒以後,帶人尋釁鬧事,隆慮公主曾經的老主傅對其好心相勸,卻被他殺死了。鑑於昭平君是皇親國戚,身份特殊,辦案的廷尉也不敢擅自處置,最後把案情上報給漢武帝,讓他親自裁決。

因為隆慮公主臨終前曾為昭平君“購買贖罪券”,再加上他雙重皇親貴族的身份,所以當時漢武帝身邊有不少人為昭平君求情。漢武帝想起妹妹老來得子,來之不易,加上她臨終託孤,也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她是漢武帝同胞妹妹,臨終前曾託孤漢武帝,為何漢武帝最終食言?

漢武帝在沉思過後,最終還是作出決定:“朝廷的法令,是先帝所立,無論什麼情況都應該要遵守。現在不能因為我的私情,就能藐視國法,如果我這樣做了,我就是愧對先帝和天下萬民,我以後還有何顏面去拜見先帝呢?”

最後漢武帝大義滅親,下令將他的外甥昭平君依法處斬,以正法紀。

雖然漢武帝在妹妹隆慮公主臨終前曾答應她可免她兒子一次死罪,但最後漢武帝還是食言了。在親情的層面來說,漢武帝的做法會顯得無情,但作為君王來說,他不僅限於是某人的親人,他要面對的是天下萬民。大義滅親,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她是漢武帝同胞妹妹,臨終前曾託孤漢武帝,為何漢武帝最終食言?

最後我想說一句:哪怕漢武帝當時饒了昭平君,但以昭平君的德行,再闖禍,再得死罪,也是逃不掉的事情,還不如把他早點正法,以正法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