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首飛?航空工業一飛院報喜訊,補齊航母編隊硬件

預警機機被稱為力量倍增器,一直備受各國關注,而最先進的固定翼艦載預警機技術卻一直握在美國手裡,但這一情況將成為歷史。就在近期海軍傳出喜訊,我國航空工業一飛院全機落震試驗通過技術驗收,讓中國成為第二個掌握全機落震試驗技術的國家。此舉意味著打破美國固定翼艦載預警機領域的壟斷。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距離首飛已經為期不遠,中國航母編隊戰力又迎來一個歷史性跨越。

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首飛?航空工業一飛院報喜訊,補齊航母編隊硬件

據說是國產艦載固定翼艦載機技術驗證機

結合中國海軍航母狀況來看,現在急需的是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海外資料也透露中國正在研製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並且試製出一架JY-1技術驗證機。大家都知道,艦載機和常規陸地起降飛機有很大不同,艦載機起飛需要彈射器或者滑躍甲板,降落也完全不同,常規飛機降落跑道長達1公里,而艦載機跑道長度僅有200米,所以艦載機是衝下去,著艦鉤抓住阻攔索,在這個過程中起落架和機身,以及機上設備都會遭到強大沖擊,假如不認真做全機落震試驗,僅僅做起落架試驗,很多問題都難以察覺!

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首飛?航空工業一飛院報喜訊,補齊航母編隊硬件

美國E2“鷹眼”艦載預警機

從國外經驗來看,全機落震試驗是艦載機放飛之前必備項目,以檢驗飛機起落架、機體和設備在大能量衝擊耐受能力,此前研製殲15艦載機時經驗不足,無法進行艦載機全機落震試驗,只能進行起落架單體落震試驗,缺乏全機及各種姿態條件衝擊數據,成為後續艦載機設計一個短板,對於艦載機使用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因此如今艦載預警機研製的時候,考慮到精密電子設備對沖擊比較敏感,一飛院決心攻克全機落震試驗這個技術難關。2015年首先進行全機摸底試驗,2016摸底試驗順利完成,2018年進行全機落震試驗,從現在來看,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全機落震試驗已經勝利完成,意味著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已經獲得了首飛許可證,首飛已經日可待。

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首飛?航空工業一飛院報喜訊,補齊航母編隊硬件

空警500表明中國已經掌握數字陣列技術

空警500表明中國已經掌握數字陣列技術全機落震實驗之後,預警機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飛,先飛陸地機場,之後再嘗試航母甲板,中國航空母艦將迎來力量倍增器:固定翼預警機,中國航母將從單純的近距防禦轉向遠程進攻,由於缺乏預警機支援現有殲15活動範圍僅僅在400公里內,未來將暴漲到800甚至1000公里。

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探測設備方面,已經有成熟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預警雷達技術,攻克了數字陣列、空時自適應處理等關鍵技術,發展一型與美國E-2D鷹眼預警機相近的機載預警雷達沒有問題。另外中國也研製了新一代高速寬速數據鏈、協同交戰系統等,這些都可以裝備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探測能力與指揮控制能力得到有力增強。

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首飛?航空工業一飛院報喜訊,補齊航母編隊硬件

中國航母需要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

海軍航母編隊又要迎來新夥伴。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公開亮相已經為期不遠,中國航母即將擁有自己的E-2D鷹眼預警機,這是中國航母編隊作戰能力又一個歷史性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