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張騫出使西域,對後世影響深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張謇出使西域的動機及影響。

張騫通西域的動機

西域諸國,皆小國寡民,勢力散漫,多為農業民族,習性安居樂業,而怯於戰爭。且其地富於五穀畜產,故匈奴久已垂涎西域,以兵威收為屬國,置“僮僕都尉”,往來各國,收取糧食馬牛等。所以塔里木河流域一帶,成為匈奴之附屬;此三十多萬弱小民族,皆成為匈奴之農奴及牧豎而已。而蔥嶺以外之民族亦聞風懾服,故遇匈奴使者至其地,舉國皆迎,不敢稍有留難。漢人明瞭西域與匈奴之密切關係,於是動用大軍出使西域。現將漢出使西域之原因簡述如下。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匈奴王雕像

其一,漢高祖嗣位以後,以其雄才大略能平定海內,而不能擊敗匈奴;雖曾率三十多萬大軍與匈奴決戰,結果被圍白登七天,最後用陳平的計策,才得脫險。此後,漢採取劉婁敬的建議,以和親政策嫁宗女,賜絮繒酒食,來換取和平。高祖死後,雖然漢時以宗女及金銀玉帛相送,但匈奴仍常寇邊,而且深入甘泉、長安等地。文、景二帝,雖採防守政策,使邊境居民減少損害,但並未能阻止匈奴的南下。武帝時代,經五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於是感於祖宗所蒙受的恥辱,及邊境百姓所受之痛苦,所以抱有清除匈奴的雄心而溝通西域。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漢與匈奴戰爭

其二,武帝聞得西域諸國兵弱易擊,乃欲宣之以威德,利之以貨財,脅之以軍馬。皆欲使其內附,可得數百萬裡之土地,然後用大包圍政策使匈奴就範,以博得邊境之安寧,庶可收一勞永逸之功效。所以大宛服屬,西域皆震恐。武帝值此時機下詔困胡,希望將匈奴消滅,可見通西域對中國政治關係的重要。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漢武帝

其三,漢室與匈奴勢同水火,乃因匈奴為漢之大仇敵;每年嚴冬,匈奴策馬南馳,攻陷郡縣,殺掠官員,搶奪畜谷。漢帝雖然賜以貨財,妻以宗女,仍然寇掠如故。雖然結為兄弟,許以互市,仍時常入寇。此塞外遊牧民族勢必欲吞佔東南之農業民族。於漢之盛世,若不及早削弱其勢力,必招後患。漢雖積數十年之國富,聚全國之精銳,仍須藉助於外援,採遠交近攻政策,方能奏效。故武帝知悉大月氏與匈奴為仇敵後,便使張騫通往西域,以聯絡大月氏夾攻匈奴。其後匈奴戰敗,遁於大漠以北,烏孫及諸國相繼將匈奴殘部加以驅逐。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匈奴武士

其四,熟悉敵情和削弱敵人,是有連帶關係的。漢人與匈奴的來往,只限於奉使者和商人。奉使者,只知往來大路的大概情形,而商人則限於邊口及其附近的知識,所知有限。對於交通路線與水草分佈以及敵人遷徙的季節與方向、酋長的行蹤等重要情形,是不得而知的。而張騫通西域的途中,由於需找尋通道,因而對敵人的情勢更瞭解,對於削弱敵人的政策漸見效用。所以張騫通西域也可說是探取敵情的一次出使。

其五,武帝窮追匈奴以來,士卒物故,馬匹應用不敷。但匈奴方面的駿馬,依然在漠北出現,且時常南下牧馬於陰山,故武帝聞大宛有駿馬,即開始通西域。漢廷先之以金帛,繼之以大軍,務求得到馬種,一時使者相望,遠達中亞、西亞各大國,尤以駿馬的需要最為急切。加上中國當時的手工業已相當發達,於是外求市場於西域,尤以絹絲等輸出更有價值。所以武帝以張騫出使西域,除軍事方面原因外,仍有更重要的經濟價值。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駿馬

貢獻與影響

張騫出使西域,影響匈奴很大,匈奴之完全臣服於漢,雖不在武帝之世,但匈奴之衰弱敗亂,實由於武帝大張撻伐所造成。除匈奴征服之外,尚有很多貢獻及影響都是由於遣使西域而來的。

第一,中國古代的馬匹,本極優良,河南洛陽金村出土戰國時代的銅馬,其軀體雄偉,是一種富有縱躍力之馬匹,但後來漸漸退化。及至漢代,反而向匈奴方面補充馬匹,或向大宛及烏孫等國買馬。武帝自從通西域後,得大宛馬,雖不及阿拉伯馬優良,但持久力頗強;中國之馬種,因得以改良,實在是意外的收穫。當時與匈奴交戰,以我國的步兵對抗匈奴的騎兵,實屬不智。及張騫通西域,武帝組織訓練強大的騎兵,至此與匈奴方面的戰爭,日漸得到優勢。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漢與匈奴戰爭

第二,張騫以前,中國對於西域的知識是十分貧乏的。因為張騫以前,中國對於西域的知識皆不確實。及張騫通西域後,對於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的實際情況始大白,故古代西域研究的主要材料,皆出於張騫以通西域無疑。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張謇出使西域圖

第三,因武帝通西域使諸國之交通頻繁,招致西域文化之東漸,給予中國藝術上的影響甚巨。除此之外,很多學者認為漢武帝之太初曆是由希臘之曆法得來。此等對於西域文化之輸入,雖不肯定是因張騫通西域直接傳入,但亦不可謂不受其間接之影響。

第四,張騫通西域時,正值羅馬帝國興起,而亞利安族文明,將馳驟於地中海之東西岸地區。據近世史家考證,西域人稱呼希臘人為伊耶安或耶而宛,所以大宛國乃大希臘國之一部分。此地早已為帕德利亞之希臘人所蔓延。《史記》記載此地之習俗,與西方古代的習俗相似。由此可知,中國、希臘兩文明種族的接觸,實起於此時。又大月氏曾破走塞王,塞王南越懸度,大月氏居於其地。當時塞種人乃今沁謨種,即古代巴比倫人、猶太人之所屬者。所以中國人與亞利安種人及沁謨人的交通實起於張騫之通西域。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羅馬帝國

第五,借張騫遠征而明瞭西域之事情,自此與西域諸國溝通起來,其地產物輸入中國者不少,固不待論。為張騫至其自身於歸國時,齊來何種土產乎,在今日已不大瞭然。在佈雷特施奈德之《中國植物誌》一書中,記載葡萄、石榴、紅花、胡豆、胡瓜、苜蓿、胡荽、胡桃等,均借張騫西征,始由西域移植於漢地,固不待言。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為何?看張騫通西域的動機、貢獻與影響

張騫出使西域

第六,漢代經營西域,最大成就為匈奴受阻,不能東進南下,及中西交通線之開闢,與中國在中亞威信之樹立。但此外附帶亦產生若干效果。如求仙思想之幻滅,即其一也。或謂武帝之伐大宛,乃為求仙,一若求仙乃其發兵之動機。實則斷匈奴之右臂,以防匈奴之入侵,為武帝最 早之計劃,亦即其派張騫出使之最大目的;方士藉此機會以蠱惑之,結果乃造成有效之鼓勵,並促成此空前偉業。故求仙非最早最主要之動機與目的。及求仙不成,而良馬已得,於是乃得改良馬政。是改良馬政亦為結果,而非動機。

第七,張騫之通西域,或謂其目的在推廣當時生產過剩之絲,故張騫之一再出使,等於率領經濟考察團,實為倒果為因之錯誤論斷。但中國絲大量向西方傾銷,要為事實。蓋因絲之為物,人工既精,應用尤廣,遠勝於西來之天馬、葡萄、夜光、明珠之類,故東西交通未開之前,必已有輾轉潛運至中亞、西南亞,甚或遠至歐洲者。故當漢通西域時,中國絲不僅已聞名於西方各國,且生產量已足供行銷國外。因絲在漢代實有過剩之勢,張騫出使之目的雖在外交,但對於絲之外傳,亦頗善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