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大周天八脈八穴論

大周天八脈八穴論

氣功大周天八脈八穴論


氣功大周天八脈八穴論


誠光

我自幼體弱多病,1948年從李厚覺先生學練氣功--靜動功(與今日之自發功相似),並賜與我一本邋遢道人著《炁功大周天八脈八穴論》。該書系手抄本。十年動亂時期,該書被焚燬。

《炁功大周天八脈八穴論》所述內容與一般氣功書中所述不盡相同,將其內容公諸於世,於氣功事業未必不無小補。同此本人不揣冒昧,將記憶內容備述於後,以供氣功同道參考。然而該書所述之氣功法理,多屬唯靈論,近於玄妙,難以信實,故略而不取,僅將八穴位置、八脈路線概述之,俾使練功呈現如此內景者,有所依 。

同時,也懇請海內藏有是書者,慷慨獻寶,則氣功幸甚。

炁功大周天八穴位置及八脈線路如下。

一、任穴 任脈

任穴:任者,任務、責任也。心為人身之主宰,所以任穴在於心。心主意念,一切由意念作起。

任脈:起於漕溪(口腔〕,經咽喉、膻中,肚臍、氣海,至會陰與督脈相接。

二、督穴 督脈

督穴:督者,督導、總督也;腦為元神之府,所以督穴在於腦。

督脈起於會陰,經尾閭、夾脊、玉枕、百會、印堂,至漕溪,經舌搭橋,與任脈相接。

〔原注〕漕溪,素稱鵲橋,位於口腔,因下頜、牙床如同水漕謂之漕;上顎唾液自然下降謂之溪,上下合稱謂之漕溪。

修練道功,此處至關重要,任督二脈至此以舌搭橋而銜接。古人對唾液尤為重視,喻為甘露,古人作字,以水以舌為活,舌枯則亡。世人對唾液萬不可輕易啐棄,應收斂吞嚥,以潤臟腑,而利聚津生精。

三、衝穴 衝脈

衝穴:衝者,衝要也,衝穴位於會陰穴。此穴乃人身各氣脈上下前後貫通之要隘。又是兩個便門之鎖鑰。煉精化氣之要道,降龍伏虎之訣竅。修道者應重視此處。

衝脈:分為主脈、支幹脈

主幹脈上起於百會穴,下達於會陰穴。

支幹脈分上支幹脈和下支幹脈

上支幹脈起於膻中穴,分向兩臂達於雙手勞宮穴五手指端。

下支幹脈起於會陰穴,分向兩腿達於兩足湧泉穴,止於五足趾端。

四、帶穴 帶脈

帶穴:帶者,臍帶也,此處為先後天之兩界山,所以帶穴在於肚臍。

帶脈:分為頭部、軀部、上肢部、下肢部各有三條帶脈,另有全身總帶脈。

頭額三帶脈:位於天庭、鼻端(準頭)、承漿各前後環繞一週。

軀體三帶脈:膻中、肚臍、靈元各前後環繞一週。

上肢部三帶脈:位於肩、肘、腕各環繞一週。

下肢部三帶脈:位於胯、膝、踝各環繞一週。

全身總帶脈:由百會穴兩邊分下,經兩耳、兩肩,沿雙臂外側到手背五指端,反向勞宮穴,上行沿雙臂內側至腋下,經兩肋到兩胯,順兩腿外側下行,至腳面至五趾端,反向湧泉穴,沿兩腿內側上行,至會陰穴為終點。

帶脈多行於腠理和各關節處。

五、網穴 網脈

網穴:網者,情網也。世人無不墜入情網之中,生殖器乃人之生機之把柄,操造化權衡,又為網之綱,綱舉目張,所以網穴在於此處。

網脈:任督二脈打通,前後上下環行謂之人身小周天,衝脈達於四肢,帶脈環繞於全身,各脈縱橫銜接,全身已形成一立方體。應繼續運行內部元氣,內至臟腑,外至腠理,俱皆打通,全身脈路上下縱橫,宛如織成魚網一般,至此謂之網脈成。

〔注〕演練網脈,如用自動功法,可能有些大動,全身左右旋轉,運用內部元氣打通緯線,沖刷臟腑,可能感到頭暈、目眩、噁心欲吐,如同中了煤氣一樣,如不能忍受,可暫停一會,好些再煉(煉功者至此難關萬不可中斷煉功),一直煉到無頭暈目眩嘔吐感覺時,內部臟腑基本打通,那時身輕似燕,左右旋轉如飛,猛停站立毫無眩暈之感。

六、丹穴 丹脈

丹穴:人之二目,如天之日月,丹脈在於目,男左女右。

丹脈:分內丹脈、外丹脈。

內丹脈;網脈完成後,雖然全身線路上下縱橫交織如網,但是中間仍有阻塞不通之處,應繼續運行內部元氣,將阻塞之處全面打通,全身氣脈無所不通,完成渾一體,縮之可藏於密,放之可達於全身,至此人身之精氣神凝為一體,形神合一,可謂之人體內大周天完成矣。

外丹脈:內丹脈完成,內動功轉為靜功,氣息變為胎息,瞑目靜守,全神貫注,自放毫光,由丹穴出於體外,環繞周身,如沐浴溫泉,至此可祛病健身,益壽延年。另外可利用外出之丹氣,與外人醫療疾病,但不要損傷自己元氣。

總結以上六部功法,由點、線、片、面、體漸漸而成。功法到此階段,煉功者應注意幾點:

1.人之修道,首重品德,俗雲:道不離德,德不離道,必定出魔;有德無道,結果胡鬧。應多行善事,廣積陰騭。

2.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應持之以恆不得間斷,否則前功盡棄。

3.切忌自滿,需知丹脈完成,僅是道功開始.猶如九層高樓。才進入一層,前途遙遠,需要誠恆,奮力攀登。

七、天穴 天脈

天穴:天穴位於上丹田(兩眉中間二指處),又名為父竅。此穴打通百脈俱通。

天脈:煉好外丹脈,由目中發光於體外,環繞周身不能遠離,恰如一二歲嬰兒剛學走路一樣。此時應氣滿丹回,作好築基,專心致志,全神貫注,靜心屏息,二眸凝視天穴,仰視上空,假想天空中有一日光(婦女如有一月光)。漸漸將天穴打通,此時金光燦爍,宛如一日光,由天穴衝出體外,由近及遠,初煉時要緩緩上行,走出不遠即收回,由天穴入體內,隨時演煉,時出時入,往來無阻,召之即回,放之而去、就如同嬰兒一樣,由爬到走,由走到跑,登山涉水以至登峰造極,達於無為,天人合一。靈光走出人體,虛無飄渺,上達於天,下躍於淵,任其進翔,放之彌於六合,縮之退藏於密,至此調之天脈完成、達於煉神還虛境地。

此時人的形體即是靈光的外殼,無此外殼不能培育靈光,所以修道必須珍重形體,要作好性命雙修,也就是說無假不能養真,如璞中之玉也。人能達此境界,才不愧為“人為萬物之靈”,“天地人三才並列”之稱。

八、理穴 理脈

理穴:理穴乃素稱之“玄關一竅”也。又名祖竅。此乃天機之處,不能出於口書於紙,此竅全憑煉功者自悟耳。

理脈:天脈煉成,還要修煉靈光,達到入火不焚,入水不溺,不畏罡風掃射,作到功德圓滿,悟通理穴“玄關一竅”,靈光由此竅衝出,避住罡風掃射,達於太空。至此炁功大周天八脈全部完成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