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同有關的那些事!(一)

大同“西界黃河,北控大漠,東連倒馬、紫荊之關,南據雁門、寧武之險”。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形成許多天然關塞,在軍事上進有依託,守有屏障。“三面臨邊,最號要害”,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首都之門戶,三晉之屏藩,中原之保障,被譽為“北方鎖鑰”。其地曾為北魏京師,遼金西京,明清重鎮。


一.史前的大同

和大同有關的那些事!(一)

1.大同湖

幾百萬年以前,雁門關外的大部分地區,還是碧波粼粼的湖水。湖水的範圍包括今大同,懷仁,應縣,渾源、朔州、山陰、靈丘、廣靈,以及河北省的陽原、蔚縣等十個縣的大部,總面積達九千多平方公里,與現在江西省的鄱陽湖面積相當。考古工作者,把這一巨大湖泊,定名為“大同湖”,她的延續時間達三百萬年之久。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從衛星照片上,清晰地看出古代大同湖的輪廓。大同湖形成以後,湖畔森林茂密,綠草如菌,已知有三十多種動物在這裡生活。數萬年前隨著地殼的升降運動和乾溼交替,位於河北省陽原縣的石匣山口終於被切割開,湖水洩盡,大同盆地出現了。除了幾處零星積水的窪地以外,茫茫的大同盆地裡,只有桑乾河蜿蜒曲折地自西南向東北流貫盆地。

和大同有關的那些事!(一)

2.大同火山群

三、四十萬年前的一天,大同湖底的火山爆發。此後,在幾十萬年間,火山時而爆發,時而休息。最後岩漿衝破湖積層,露出了水面,凝固成奇特的大小山丘,即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由二十餘個火山組成。東區部分包括肖家頭火山,鵝毛火山,龍泉火山,龍生火山和秋林火山(秋林火山至今仍可看到鮮紅的烘烤痕跡)。西區部分主要有昊天寺、金山、狼窩山、閣老山、黑山、牛頭山,馬山等十二座火山,其中以黑山火山錐規模最大。由於黑山火山的爆發,使得火山附近山勢抬高,從而把大同盆地和懷來盆地分隔開來。至少在五、六萬年以前,大同火山熄滅了。

大同湖此時卻依然是煙波浩渺。在今陽高縣的許家窯村附近,生活著被科學家命名的許家窯人。

和大同有關的那些事!(一)

大同雲州區火山上的寺廟-昊天寺

3.許家窯-侯家窯遺址

許家窯-侯家窯遺址屬於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陽高縣與河北省陽原縣接界處古城鎮許家窯村南,為舊石器時代早期之末至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遺址。

和大同有關的那些事!(一)

許家窯—侯家窯遺址面積約1平方公里。1974年首次發現,1976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先後對其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發掘。在許家窯地下8米深處發現許家窯人額、頂、枕骨化石,三萬餘件石核、石片等石器及骨角器,二十多種脊椎動物化石。附近河北陽原侯家窯遺址出土代表老、中、青年共14個人的個體頂骨、枕骨、下頜骨化石,其中一塊完整的右側頭頂骨,是全國近年來發現的最大的古人類化石。許家窯人是早期的智人,是"北京人"的後裔,大約在10萬年前“北京人”遷徙西行,到達大同湖附近後定居在此。

許家窯人文化以石製品和骨角器為代表,石製品類有1.4萬餘件,其中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石鑽、砍斫器、石球等多種形式。僅石球就發現1079個,數量之多實屬罕見。其他石器均形小精細。動物化石主要有普氏野馬、披毛犀、普氏原羚、鵝喉羚、野豬、狼、虎等20餘種。

和大同有關的那些事!(一)

與此同時,在大同城西的青磁窯、小站、左雲的賈家窯、廣靈的洗馬莊等地先後發現多處舊石器遺址,計數千件打製石器製品(刮削器、尖狀器、石球、石核、石片等)。與此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野馬、坡毛犀、羚羊、原始牛、赤鹿、野馬象等)。在武州川、御河、桑乾河兩岸,大同高山鎮、雲岡南梁、鎮川西村、鎮川南梁、孤山、尚龍門、劉安窯、大同縣吉家莊、左雲縣舊高山、天鎮縣樓子疃、廣靈縣惠花、大同縣佛堂寺、渾源李峪等地都發現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細石器和陶片,其中有打製精巧的石錐、石簇、石錛、石斧、石杵等。陶器有灰陶、紅陶和彩陶,紋飾、器形、口形多種,專家認定,遠在10萬年前,已有人類在此勞動繁衍生息。

許家窯-侯家窯遺址是一處重要的古人類遺址,它也是舊石器文化的標尺性地點。“許家窯人”的發現,彌補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北京人”與舊石器時代晚期“峙峪人”之間的空白,對於研究中國古人類的遷徙、進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