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張籍不給自己面子,韓愈氣得給二人各寫首詩,都成千古名作

唐詩的魅力到底在哪兒?少年時,總覺得它的魅力在於或蕩氣迴腸、或婉約唯美的字句;長大後才明白,唐詩的魅力遠不只這些。在一首首咱們耳熟能詳的詩句背後,藏著的是詩人們的喜怒哀樂,而這些才是讓唐詩變得有溫度的原因。不信,看看以下兩首詩。

白居易張籍不給自己面子,韓愈氣得給二人各寫首詩,都成千古名作

公元823年,56歲的韓愈任吏部侍郎,年近花甲的他一時興起,打算約老友白居易和徒弟張籍陪自己賞春。沒想到兩人都不給自己面子,不願意陪自己玩,而且理由都差不多,大概都是說自己太忙了,這個推辭的理由倒是和今天我們找的藉口差不多。於是韓愈氣得給二人各寫了首調皮詩,結果這兩首詩都成了千古名作,流傳至今。我們先來看給張籍寫的: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張籍曾拜於韓愈門下,兩人是亦師亦友,關係極好。張籍曾任水部員外郎,在家排行18,所以韓愈稱其為“水部張十八員外”,十分調皮。

白居易張籍不給自己面子,韓愈氣得給二人各寫首詩,都成千古名作

這首詩的經典程度不用多說,年年入選小學課本。首句一開篇就十分驚豔,用酥油來形容春雨,不但寫出了雨的細密,也寫出了雨的靈氣。第二句則有很極的生活體驗,遠遠地看春草已經長出來連成一片了,但是近看卻仍是稀疏的。這兩句看似簡單,卻空靈有致,頗有王維寫詩時的詩情畫意。

後兩句則是妥妥地勸張籍了。韓愈認為這早春時就是一年最美的季節,再過一段時間綠柳滿成了,就沒有這樣的清新了。一般來人都愛煙柳滿皇都時的春景,但韓愈卻別出心裁地詠早春,而且還抓住了春雨、春草,寫出了早春與眾不同的景色,這就是這首詩能在眾多詠春詩中脫穎而出的原因。

白居易張籍不給自己面子,韓愈氣得給二人各寫首詩,都成千古名作

我們再來看第二首,寫給白居易的詩。對於多年好友,韓愈的語氣也是十分有趣的: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從詩意上來看,這首詩是韓愈和張籍遊玩回來後所寫,目的是告訴白居易他們倆在外面玩得有多開心,外面的景色有多美,這是有意要讓白居易後悔沒去,

白居易張籍不給自己面子,韓愈氣得給二人各寫首詩,都成千古名作

同樣是寫春景,這一次韓愈寫的是雨後初晴的傍晚。曲江邊,陰雲到了傍晚自行散開,青天白日、碧空如洗,暮色映照著樓臺,別有一番美感。曲江的水已經滿了,兩岸千樹繁花開,水與花相映成趣,美不勝收。這前三句看似平淡,但卻將水、花、天、樓4種景物完美融合。最後的落筆,還不忘弱弱地問白居易:這樣的美景你不看,有啥事忙成這樣?

白居易張籍不給自己面子,韓愈氣得給二人各寫首詩,都成千古名作

這兩首詩其實都只是韓愈和友人之間贈作,寫的也都是小事,但卻都備受後世推崇,流傳了1000多年。從詩中,我們看到唐代詩人間的真摯友誼,也看到了他們的調皮之處。文字本身或許是冰冷的,但文字背後的詩人們卻是可愛的,只有瞭解了詩人的喜怒,再去讀這些詩句,才能發現它們的妙處。這兩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