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從苗溝到丹江,走出大山、走到大地方、見大世面

我的老家苗溝河的水流到丹江,丹江水又流到老河口,再到長江到大海。小時候大人們常說河裡衝了的東西一沖沖到老河口。那山溝溝的一滴水終於走出大山走到大地方好見大世面了。

它們一路歡聲笑語著,矢志不移地前行著,為了那心中的嚮往。可這幾天,村支書不停地在大喇叭上、在修河堤工地上、在埋自來水管子的溝渠裡,給大夥說的是咱這水要送到北京去。苗溝的水去北京?讓一路小跑的苗溝水也犯迷糊,這是咋回事嗎?咱和北京那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後來終於明白:原來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把丹江口水庫的水調到北京,讓北京人喝哩。這一下子它們意識到自己責任的神聖。苗溝人老老少少常掛嘴邊的話是:都放乾淨些,誰弄髒河裡水,誰就對不起天安門。

一棵樹的故事

晨讀|從苗溝到丹江,走出大山、走到大地方、見大世面

門前南溝有一片松樹林,鬱鬱蔥蔥,個個長得精壯,有能做椽有能做檁有能做柱子的。那是我小時候和母親一塊栽的。那時候,春上一下雨,我放學甩掉書包,刨一捆松樹苗子,跟母親上到半山腰,一钁頭挖下去,不抽钁頭只往下搬出一條縫,再把樹苗插進去,然後抽出钁頭,用钁頭後腦勺捶幾下,把樹苗根砸實,這就栽好了。像這樣一個下午能栽上百苗。等站到山腳往上看,一排排小樹苗像小學生般可愛,風吹過微微點著頭。母親高興臉笑成了花,我喜歡得小松鼠一樣跳來跳去。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父母和我住在城裡,每次回老家都要去看看那片松樹林。母親對那些樹熟悉得像對自己的孩子,哪個長多粗,哪個長多高,哪個彎了,哪個斜了,她心裡都有數。臨走時,都會再三叮囑堂兄弟們:給我看好這些樹噢。

父母年歲大了,堂兄弟也張羅著伐樹做材房。母親也放話了:把那山上粗些的砍幾個,夠用就行了。後來又給捎信說:先不急,身子還硬朗著哩。再後來,母親聽說了山上有樹,就能蓄住水,水才好喝哩,這水還要送北京哩,她又給捎話:咋樣也不能砍那些樹了。

堂弟是木匠,他上山轉了半天,看上那棵老碗粗的松樹,砍下來正好能做房子前簷檁。父親說過要修補老屋的,他就自作主張砍回來鋸成檁了。這事兒被人告到鎮上,林業站把堂弟叫去了,急的弟媳婦跑來找母親,母親也火急火燎地對我說:“你兄弟真是個糊塗蛋,那樹能砍嗎?這回可是犯了王法了,你得想辦法呀。”

鎮上沒收了樹,又罰了款,才放了人。母親還專門回去看了堂弟,她心疼地說:“只要我娃好好的比啥都好,好娃哩,這樹是咱栽的,可現在要給北京送水哩,千萬千萬不敢再幹傻事了。”

一泉水的故事

晨讀|從苗溝到丹江,走出大山、走到大地方、見大世面

老家村前河邊有一潭水,一年四季都是滿盈盈,清凌凌的,一村人就吃這潭水。過往的人們誰要是渴了,爬在邊上飲幾口,香的直咂吧嘴。夏季泉水涼透心,喝一口爽死了;冬天泉水冒著霧氣,喝著溫溫的。那泉裡有小魚有遊遊,人們只舀水,從不傷害那些小動物,只是有樹葉掉進去了,有人會主動去撈出來。爺爺曾經說,這裡的浸水人經幾輩子都是那麼旺。天旱得河裡都快乾枯了,那泉裡照樣水汪汪。發大水時,水漲到泉邊,泉水還是那麼滿滿的,沒有一點渾水混進去。

早上天一亮,擔水的人就一流帶串下河了,不用等也不愁沒水,舀滿一擔子,下一個再舀,泉水依然滿地要往出溢一樣。

先生爺說那是龍王爺的涎水,喝著甜能長壽。四鄰八鄉的人路過都要喝上一口,都要沾沾龍氣。

後來村上安上了自來水,這泉水一樣的旺,人們也不大管它了。如今,泉也廢棄了,那浸水還是那麼清澈晶瑩地流淌著。

一桶尿的故事

晨讀|從苗溝到丹江,走出大山、走到大地方、見大世面

老家人有個習慣,清晨起來先是上廁所倒尿桶,再到河裡涮尿桶。還把涮過的水提到自家的尿窖子裡去。

水牛他大是個乾淨人,每天早上是第一個到河邊涮尿桶的。水牛結婚那天,妻子嫌屋裡臭哄哄的,沒等他大起來,妻子就催他把一桶尿提到河裡倒了,他大醒來氣得直跺腳:好我的爺哩,你把多好的肥糟蹋了,他急急跑到河邊把那一水潭水全部舀到尿桶裡擔到尿缸裡。

後來,他大聽支書說咱這水要送北京,北京人還要用這水做飯哩,他大把全家人叫到一塊,認真嚴肅地說:“從今以後,誰都不準在河裡涮尿桶了,也不準在河裡洗衣服了。”他還主動承擔起義務巡河員的職責。一天早上,毛狗家的兒子把半桶尿倒到河裡,他發現後狠狠訓了一頓,自己把沒流走的有尿的河水舀完,提的澆到麥地裡去。村裡的三爺說,流水百步淨,沒必要那麼認真,他卻說:“那不行,你問問咱苗溝河,咱可不能做對不起公家的事情呢。”

晨讀|從苗溝到丹江,走出大山、走到大地方、見大世面

作者簡介

李育善,筆名雨善,丹鳳縣棣花鎮苗溝村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美文》《延河》《散文》《作家》等報刊發表小說、散文數百篇,其中《鄉鎮幹部》《一個村子的選舉》先後被《新華文摘》等刊選載。出版《驚蟄之後》《李育善散文集》《山裡的事》《走過丹江》等著作。曾榮獲第三屆柳青文學獎新人獎等十多項文學獎。

(LKX)

晨讀|從苗溝到丹江,走出大山、走到大地方、見大世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