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看新聞 | 帶你瞭解一週航運新鮮事(4.13-4.19)

1.30億美元無力償還!新加坡“油王”曝險

油價暴跌引發油企債務風險升溫,亞洲最大的船用燃料供應商——新加坡石油巨頭興隆集團成為首批“受害者”,押錯行情爆倉致30億美元銀行貸款無力償還。叱吒新加坡燃料油市場半個世紀,一手打造擁有近180多艘油船船隊的福建籍華商林恩強已經是東南亞當之無愧的“燃油大王”, 但這一次這位外號“OK林”的傳奇商人可能不敢再說“OK”了。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運輸、船舶加註樞紐,當地的石油貿易商已經察覺到,貸款方為大宗商品交易提供資金的態度日益謹慎。不過,在國際油價暴跌之前,沒有人想過像興隆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也會落入這樣的困境。

帆看新聞 | 帶你瞭解一週航運新鮮事(4.13-4.19)


2.大船集團“買下”兩家破產子公司?

4月16日,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工)發佈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大船重工”)下屬控股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大船船務公司”)和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鋼業有限公司(“大船鋼業公司”)被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大船船務公司管理人、大船鋼業公司管理人近期完成兩家公司主要資產的拍賣,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長興島船舶工程購得兩家破產公司整體“資產包”。

帆看新聞 | 帶你瞭解一週航運新鮮事(4.13-4.19)


3.外高橋造船交付復工復產後第二座自升式鑽井平臺

4月17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JU2000E型自升式海上鑽井平臺“國瑞”號,順利拖離位於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的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碼頭,即將投入運營。這是外高橋造船自2月10日復工復產以來交付運營的第二座自升式鑽井平臺。本次交付的鑽井平臺是我國自主建造出運的第三座內銷高端鑽井平臺,可在低溫、惡劣災害環境等一系列挑戰下開展深水鑽井作業。該平臺長度70.358米,寬度76米,適應作業水深約122米,最大鑽井深度可達10668米,最大抗風等級可達到15級。

帆看新聞 | 帶你瞭解一週航運新鮮事(4.13-4.19)


4.江南造船交付復工後首艘船

4月17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為新加坡PETREDEC公司建造的第四艘84000立方米VLGC“Red Maraude”號簽字交付,這標誌著1月7日集中命名的四艘船全部收官,也是江南造船防疫復工後的首次交船。該系列船前三艘“Reference Point”號、“Roberto”號、“Red Rum”號交付使用後,均得到了船東的良好評價。第四艘“Red Maraude”號圓滿交付是江南造船對船東的承諾。但春節過後,受疫情影響,江南造船面臨船東船檢、服務商、施工人員均不能正常按期到廠的困難,致使原定計劃、節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保證正常按期,江南造船建造團隊積極與國外船東、船員、服務商聯繫,並在滿足防疫要求下儘早投入船舶建造,同時堅持“不等不靠、主動作為”,採取多項措施克服影響,最終確保了按時交船。


5.全球首家!現代重工打造首艘“無人”散貨船

韓國現代重工集團成為全球第一家將自動航行技術應用於在運營船舶的公司,未來目標是在無人船市場佔據主導地位。4月19日,現代重工集團宣佈,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共同開發的“現代智能導航輔助系統”(HiNAS)成功安裝在韓國航運公司SK Shipping的1艘25萬載重噸散貨船上。這種先進的導航輔助系統採用了人工智能(AI)技術,可以通過分析船上攝像頭的視頻圖像來確定與附近船舶相撞的風險,並通過增強現實技術(AR)發出通知。紅外攝像頭即使在夜間或在濃霧中也能夠定位障礙物並測量其移動速度。

帆看新聞 | 帶你瞭解一週航運新鮮事(4.13-4.19)


6.中遠海運集團和海南合作首艘船“落戶”中國洋浦

4月13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建設兩週年集中開工和簽約活動在海口主會場及海南各市縣分會場舉行。中遠海運集團應邀參加活動並簽署四項協議。中遠海運集團所屬中遠海運特運、中遠海運能源和上海泛亞航運分別與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署關於積極推進船舶註冊“中國洋浦”和公司落戶的合作意向協議。中遠海運特運與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及相關融資方共同簽署境內融資租賃船舶落戶洋浦經濟開發區協議。根據協議,中遠海運特運將在大連中遠海運重工建造的一艘62000載重噸多用途紙漿船作為首艘船舶註冊登記於“中國洋浦”,成為旗下船舶註冊登記在“中國洋浦”的首家航運公司。


7.履行重新上市承諾 招商南油圓滿完成股份回購

2020年4月16日,招商南油披露《招商南油關於股份回購實施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標誌著該公司圓滿完成了既定的股份回購工作。為維護公司和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切實履行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在公司重新上市時做出的關於回購股份的承諾,2020年3月3日,招商南油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議案》,回購股份方案的主要內容為:公司擬以不低於人民幣15,000萬元、不超過人民幣20,000萬元的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的股份將全部予以註銷以減少註冊資本。


8.山東港口青島港正式開通乘用車國際中轉業務

“琳達”號滾裝船於4月16日從山東港口青島港大港公司碼頭裝載完356輛韓國現代汽車後順利離港,這標誌著青島港乘用車國際中轉業務正式開通。今年以來,青島港搶抓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區、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國家物流樞紐等重大政策疊加機遇,強化陸海統籌,加快由目的地港向樞紐港、由物流港向貿易港轉型,密集佈局的海上航線和海鐵班列,推動港口國際中轉業務再上新臺階。

青島港旗下的大港公司,是全國沿海港口重要的整車出口口岸,憑藉成熟的服務團隊、豐富的航線、充足的場地、便捷的服務措施和通關條件等綜合優勢,成為多家船公司確定的通往世界的貨物運輸基本港,中國出口中東以及非洲的整車在這裡集結,發運出口。

帆看新聞 | 帶你瞭解一週航運新鮮事(4.13-4.19)


9.舟山一季度保稅油供應量逆勢增長,同比增長14.1%

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不僅影響到全球的經濟,也影響到全球航運業的發展,據Ship&Bunker上個月評估短期船用燃料需求下降8%左右。今年第一季度舟山保稅油供應量為99.31萬噸,同比增長14.1%,一季度供油量實現了逆勢增長。這主要得益於以下:(1)低硫出口退稅政策的紅利。(2)海事和港航政策新突破。港航現已實現提油提前6小時申報、海事危貨也取消了提前24小時申報的限制,既提升了服務效率,又降低了企業成本。

帆看新聞 | 帶你瞭解一週航運新鮮事(4.13-4.19)


10.航運業可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發生重大變化

全球三大航運聯盟-2M,海洋聯盟和THE聯盟-正在縮減其運營規模,以防止由於貨運量的急劇下降而導致運費下降。市場形勢對HMM不利,後加入了THE Alliance重建其運輸業務。航運業諮詢公司Sea Intelligence在4月13日表示,從4月6日至10日,集裝箱船的臨時取消達到了212艘,比前一週的取消45艘,數量大幅增加。亞歐航線遭受的最大跌幅為29%,至34艘集裝箱運輸量的百分比。2M聯盟計劃在第二季度的預定服務期間將其在亞洲-北歐航線上的服務削減21%,將在亞洲-地中海航線上的服務削減22%。海洋聯盟宣佈將削減其在亞洲-北歐和亞洲-地中海航線上計劃航行的5%。包括HMM在內的THE聯盟宣佈將取消其在亞洲-北歐和亞洲-地中海航線上預定航班的10%。


帆看新聞 | 帶你瞭解一週航運新鮮事(4.13-4.19)

歡迎掃碼關注數海雲帆公眾號,獲取最新航運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