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年報&一季報簡評:盈利底部已現,未來將企穩回升

東吳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通威股份(600438)

19年公司業績26.35億元,同比增長30.51%:公司發佈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5.55億元,同比增長36.39%;實現利潤總額31.52億元,同比增長31.40%;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6.35億元,同比增長30.51%,對應EPS為0.68元。其中2019Q4,實現營業收入95.3億元,同比增長55.00%,環比下降19.92%;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3.92億元,同比增長9.07%,環比下降50.59%。Q4對應EPS為0.1元。2019年毛利率為18.69%,同比下降0.22pct,Q4毛利率16.83%,同比下降2.38pct,環比上升1.15pct;2019年歸母淨利率為7.02%,同比下降0.32pct,Q4歸母淨利率4.11%,同比下降1.73pct,環比下降2.55pct。收入和利潤增長總體符合預期。

20Q1公司業績3.44億元,同比下降29.79%:20Q1,實現營業收入78.25億元,同比增長26.85%,環比下降17.89%;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3.44億元,同比下降29.79%,環比下降12.02%。20Q1對應EPS為0.08元。20Q1毛利率為16.97%,同比下降5.28pct,環比上升0.14pct;20Q1歸母淨利率為4.40%,同比下降3.55pct,環比上升0.29pct。

定增60億助力15GW電池項目:4月20日晚,公司發佈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8.58億股股份,募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募集資金用於年產7.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工廠項目(眉山二期)項目、年產7.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互聯工廠項目(金堂一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本次定增有望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全球太陽能電池行業的領先地位,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

硅料成本優勢顯著,行業底部已現:2019年硅料銷量6.4萬噸,同比增長233%,基本滿產滿銷。全年平均生產成本4.3萬元/噸,在市場價格同比下降30%-40%的情況下,實現毛利率24.5%,同比下降8.7個百分點,對應淨利為3.8億元。20年Q1硅料產量2.3萬噸,銷量2.1萬噸,淨利潤2.4億。目前硅料價格處於許多海外廠商現金成本線,韓華化學確認關閉1.5萬噸硅料產能,OCI已於2月20日關停群山工廠5.2萬噸產能,而瓦克美國5萬噸硅料產能已連續2個季度虧現金(扣除3季度保險賠償),業內消息瓦克20年上半年也有關停計劃,硅料價格底部已現。2020年~2021年是硅料新產能投放的真空期,2020年硅料僅東方希望新增3萬噸,同時海外預計退出約10萬噸,從17年開始的行業擴張暫告一段落。形成新疆、內蒙的協鑫、大全、特變、東方希望、通威等五家寡頭壟斷格局。而疫情影響下,近期硅料價格仍在下探,將加速高成本產能的出清,有利於需求修復後價格回升。

電池銷量迅速增長,價格調整已深:2019年電池銷量13.33GW,同比增長106.92%,產能利用率達114%。其中單晶電池10GW,同比增長233.3%,多晶電池3.3GW,同比增長11%。平均非硅成本為0.23元/W,單晶Perc毛利率22.5%,多晶電池片毛利率18.9%,對應電池板塊整體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60%+。2020Q1電池片淨利潤7000萬+,出貨3GW左右。全行業單晶PERC電池價格從年初0.97元/W調整至0.80元/W,跌幅近20%,調整已深。我們認為當前時點,電池片盈利底部已現,後續電池片盈利能力有望企穩回升:(1)PERC產能擴張高峰已過,受低盈利及疫情影響,目前行業擴產計劃均有不同程度的滯後;(2)電池片折舊成本佔比僅3~4%,現金成本與生產成本差異極小同時電池片自動化程度高,開關產線較容易,因此一旦淨利潤開始虧損,產能出清相對較易;(3)電池片行業集中度提升,近年來,隨著龍頭企業的持續擴產,電池片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2019年CR10提升至58%左右的水平,雖相較於硅料、硅片、組件等環節仍較低,但一直在穩步提升,龍頭企業定價權愈加增強。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2年業績為:26.55、38.36、51.12億元,同比+0.8%、+44.5%、33.3%,對應EPS為0.62、0.89、1.19元。目標價15.5元,對應20年25倍PE,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政策不達預期,競爭加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