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篩選數千藥物!中國研究團隊開發的這種技術實現“大海撈針”

48小時篩選數千藥物!中國研究團隊開發的這種技術實現“大海撈針”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背景下,全球科學家都在努力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特定疫苗和藥物。但從無數藥物中篩選出所需的那一種,無異於大海撈針。

近日,報道稱,由中科普瑞昇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科技攻關團隊,利用細胞工程技術以及分子生物學相關技術,緊急開發了以熒光素酶報告體系為基礎的針對新冠病毒3C蛋白酶的藥物高通量檢測細胞體系。

該體系應用了蛋白復性的原理,能夠在48小時內同時對幾千個藥物進行快速篩選和精準評價。

在冠狀病毒中,最具特徵的藥物靶點之一是主蛋白酶(Mpro,也稱為3CLpro,3C樣蛋白酶)。與木瓜樣蛋白酶一樣,這種酶對於處理從病毒RNA翻譯而來的多蛋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3C蛋白酶是開發抗新冠病毒藥物的關鍵靶點。新的藥物高通量檢測細胞體系有助於推進研發進展,加快藥物發現及相關研究的進度。

中科普瑞昇公司負責人劉青松博士表示,該體系具有穩定可靠、可實現高通量和成本可控、相關試劑可方便獲取,並可排除細胞毒性以及藥物穿膜性等特點。

根據企查貓工商信息顯示,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7月16日,法人代表為劉青松,註冊資本為3000.2195萬元人民幣。

48小時篩選數千藥物!中國研究團隊開發的這種技術實現“大海撈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