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江山,不是一般人能繼承的!

乾隆皇帝的江山,不是一般人能繼承的!

前兩天,小朱曾在《乾隆的喝茶趣事》中發起了一個話題,就是“你眼中的乾隆爺是啥樣的皇帝?”

不管別人怎麼看,乾隆皇帝自己對自己可有一個很高的評價,稱自己是“文治武功”的古今第一人。“文治武功”是指對內政治上的統治很穩固,對外軍事上用兵很有成就。

雖然其中有一點自我溢美的成分,但在國家統一強盛,促進社會安定繁榮上,的確做了不少卓越的貢獻。乾隆皇帝統治時期,國家在疆域、國力以及對外交流上均達到了一個高峰。

乾隆皇帝的江山,不是一般人能繼承的!

《乾隆皇帝朝服像》(局部) (圖片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

但事情往往都有兩面性,如此自我評價的乾隆皇帝,難免會志驕意滿,言行不一,逐漸的為強大的封建王朝埋下了很多潛在的危險。也為他的繼承者留下了不少難題。可見,“文治武功”第一人的江山不是輕易能繼承的,極具挑戰性!

今天我們轉換下視角,不說溢美之詞,來談談乾隆皇帝埋下的三個禍根:

1 大興土木

大興土木是乾隆皇帝的一大興致,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它對已有園林的擴建上。圓明園在雍正時只有28景,乾隆時又修40景,他把江南的許多名園盛景修進園內。他為母親60歲生日,修建清漪園,歷時15年,耗銀近450萬兩。

避暑山莊在康熙時只有36景,乾隆時擴充成72景,承德外八廟寺廟群,大部分建於乾隆時,其中有兩座廟宇用的鎏金銅瓦,耗黃金3萬兩。

乾隆皇帝的江山,不是一般人能繼承的!

《避暑山莊圖軸》(局部) (圖片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

不過,在大興土木時,乾隆皇帝有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就是勞役非無償徵調,而是物料給價,僱工給值(即以工代賑),對此他也曾辯解說:“力役之徵,古所不廢,惟本朝則無其事。”說白了,就是我大興土木的同時,促進了百姓的就業,讓更多的人有工作掙錢。

可是,毫無節制的大興土木,必然會導致國庫日益空虛。康熙時期,清廷庫儲常盈2400餘萬兩,乾隆中葉,庫儲常達7800萬兩,但到乾隆皇帝退位時,卻已財用耗竭。

2 六下江南

乾隆皇帝曾經在一篇《節儉論》中說:“善修己治人之道,無過於節儉。節儉則嗜慾不行,無聲色貨利之失德,所以為善也。”乾隆皇帝執政初期,身體力行,節儉為要。但在後期,卻成了守成之主,安富尊榮,驕奢懈怠。

乾隆執政時期,曾效仿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皇帝南巡本是為了巡視河工,治理南方水患。一路節儉,處理公務為要,就連居住也多留宿地方官員的府衙裡。可乾隆皇帝南巡時,排場卻極其之大,沿途的地方官員均辦差接駕,隨行修建行宮,辦酒宴,蒐羅奇珍異寶,忙得不亦樂乎。

乾隆皇帝的江山,不是一般人能繼承的!

《康熙南巡圖》卷(局部) (圖片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

南巡由北京到杭州,沿運河南下,船隻有上千艘,妃子、王公親貴、文武官員一路隨行,途中的生活與宮中無異,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南巡的作用和意義。

其中,必須要提一下的是第五次南巡,此次南巡途中,某鹽商不惜重金大放煙火,有記載稱“煙火大發,光焰四射,蛇掣霞騰,幾眩人目”,可見場面十分壯觀。對於南巡,乾隆皇帝在退位時,似有醒悟之意,曾對身邊的人說:“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

3 寵信和珅

“和珅”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歷史上和珅是一個天資聰穎、機靈善變、儀表俊偉之人。從乾隆四十年起,一路破格提升,曾以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一等公等榮職,掌管眾多事務。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與和珅家的關係也十分微妙,比如乾隆帝的愛女和孝公主嫁給和珅之子豐紳殷德,和珅的女兒嫁給康熙帝重孫永鋆,和珅的一侄女嫁給乾隆帝第六子永瑢之子。和珅在得到皇帝寵信後,逐漸掌握朝廷內外大權,日益獨斷專行,飛揚跋扈,結黨營私,對自己不服的官員,就進言陷害,一時間助長了朝廷中的貪婪之風。

乾隆皇帝的江山,不是一般人能繼承的!

原和珅府府花園景象 (圖片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

朝廷中的臣子,因為有了和珅做靠山,就變得肆意妄為。嘉慶初年,在鎮壓白蓮教起義的過程中,各路將帥就因此虛報功績,冒領糧餉。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以上三點可能有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對於和珅的重用,就有觀點稱是給後世的繼承者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財庫,對此你怎麼看呢?

乾隆皇帝的江山,不是一般人能繼承的!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聯繫【松蘭書社學士】說明,萬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