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最好的樣子

有人說:這世上最好的愛情,莫過於你是楊絳,我叫錢鍾書。


錢鍾書和楊絳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更有互相理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

01“一眼便一生”


“我沒有訂婚。”錢鍾書的第一句話。“我沒有男朋友。”楊絳緊張地回答。

他猴急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

她也含羞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

這就是錢鍾書和楊絳1932年春天,他們第一次見面的場景,那年,他22歲,她21歲。

錢鍾書說, 沒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這事,遇見你之後,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別人。

楊絳說,我也是。

錢鍾書初見楊絳寫下“頡眼容光憶初見,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可謂是眼前一亮。

別人眼中錢鍾書的“憨”,可當楊絳與錢鍾書初次見面時,卻覺得:他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

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最好的樣子


兩人是一見傾心。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的“一字情書”。

一次,楊絳給錢鍾書寫信,信上只有一個字“慫”。錢鍾書很快就給她寄來了回信也只有一個字,“您”。

意思是想問一問錢鍾書:你的心上人到底有幾個?錢鍾書一下子就看懂了楊絳的意思,於是痛快的回應:您,意思就是心上人只有你一個。錢鍾書的這封情書真可謂是史上最短的情書打動戀人的芳心。楊絳看到錢鍾書的回信之後,為兩人的心靈相通感到快樂,甚至感動落淚。

一年多之後“文學崑崙”錢鍾書與楊絳共同構建了一座幸福的圍城,一座兩人永遠都不想出去的圍城,而且一住就是一輩子。

02愛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廖一梅說:“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志同道合,都酷愛文學,痴迷讀書,相互吸引,志趣相投,同時又彼此尊重,相互欣賞,相互肯定,都喜歡對方原本的樣子,他們從未想過要去改變對方,來讓生活更容易一些,反而是彼此成全。

錢鍾書說“楊絳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沒人能學。”

他說“照理說我應該妒忌你,但我最欣賞你。”

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最好的樣子


錢鍾書覺得楊絳是“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而妻子楊絳則認為:鍾書的價值遠比我高,所以她心甘情願全力支持錢鍾書的工作,為他學著做家務,劈柴、做飯、洗衣等。

錢鍾書的學術能力很優秀,但他生活能力極差,總是像個孩子一樣闖禍,後面由楊絳來收拾爛攤子。

錢鍾書六十多歲時第一次劃火柴,並因此驕傲不已,楊絳沒有絲毫嘲笑,反而和他一起開懷大笑。

楊絳說:我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痴氣,讓錢鍾書的天性沒有受到壓迫,沒有受到損傷。所以也就有了曠世之作《圍城》。

03愛需要為對方付出


因為錢鍾書通過了出國留學考試,想提前把婚禮辦了,好攜眷出國。

1935年,二人結婚不久,楊絳陪錢鍾書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

楊絳當時在清華大學研究院尚未畢業,但是她考慮到錢鍾書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己去陪同的話可以照顧他,便毫不猶豫地辦理了休學。其實,沒能完成清華研究院的學業,是楊絳終生的遺憾,但這就是愛的付出。

在國外,錢鍾書專心學業,大部分事情都由楊絳處理。

剛去英國他們寄宿在一家公寓。起居空間非常小,公用的浴室,廁所也偶遇尷尬,公寓的伙食還越來越差。楊絳把錢鍾書能吃的都省下來給他吃,她獨自開始張羅搬家的事。

“捲袖圍裙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湯。”

楊絳做飯以錢鍾書的口味為主。第一次做紅燒肉,因為方法不對,肉怎麼煮都沒有煮爛。

後來楊絳想起母親的做法,再經過自己的改良,做出了讓錢鍾書吃得津津有味的紅燒肉。

一開始他們吃蔬菜時,是煮著吃的。後來楊絳按照記憶中母親炒菜的步驟,學會了炒菜。

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最好的樣子


楊絳第一次做蝦,看到蝦被刀切時會抽搐,心有餘悸,只得問丈夫可不可以不吃蝦。他撒嬌說,不,我要吃蝦。於是,她莞爾一笑,繼續做蝦。

楊絳生孩子住院時,錢鍾書常常苦著臉來彙報“我做壞事了”。他有時候打翻了墨水瓶,有時候砸了檯燈,有時候不小心拔下了門軸上的門球,楊絳只好說:“不要緊,我會修。”

錢鍾書難以“自理”,連鞋帶都綁不好的錢鍾書,在楊絳坐月子的時候下廚煮雞湯。而楊絳因為湯裡的幾顆蠶豆感覺到了錢鍾書的用心而感動不已。錢鍾書做的“五分鐘蛋”,楊絳說那是她吃過最好吃的早餐。

04愛是在困難歲月的相守


回國後,錢鍾書輾轉趕赴昆明,到西南聯大任教,楊絳帶著錢瑗回到上海。

當時錢家和楊家都逃難避居在上海,居處都十分狹小。楊絳母女有時擠居在楊家,有時擠居在錢家。此時,楊絳應振華女校校長王季玉的邀請,擔任了振華女校上海分校校長,低調的楊絳勉為其難,自謂“狗耕田”。

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最好的樣子


此段時間內,錢楊只能靠魚雁傳遞信息,傾訴思念之情。後來,錢鍾書因故辭去西南聯大的工作,到湖南藍田國立師範學院任教。

1941年錢鍾書辭湘返滬,1942年春,錢鍾書才被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聘為教授,拮据生活稍有緩解,屢遭厄運撥弄的一家人終於能生活在一起了,日子雖然艱苦,卻是一家人同甘共苦,錢鍾書發願: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05愛是彼此成就


在動盪的苦難歲月裡,楊絳筆耕不輟,寫出了《稱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兩部話劇雙璧,就在楊絳的話劇創作如日中天之時,為了滿足錢鍾書“想寫一部長篇小說”的願望,楊絳甘願放下一切,作錢鍾書的“灶下婢”。

小說《圍城》是1944年動筆,1946年完成。

錢鍾書和楊絳一同同看完楊絳編寫的話劇上演,回家後錢鍾書說想寫一部長篇小說,楊絳讓他減少授課的時間,把女傭辭了,承擔起劈柴生火燒飯洗衣等雜事,經常給煙煤染成花臉,或燻得滿眼是淚,或給滾油燙出泡來,或切破手指。甘做灶下婢。

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最好的樣子


這種“灶下婢”令錢鍾書也無比感動。正如其在《圍城》序言中所寫的:

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由於楊絳女士不斷地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

錢鍾書為愛人“出頭打架”


20世紀60年代,錢鍾書和楊絳兩人被下放到河南省勞作。

有一次,由於洗衣服的問題,女兒錢瑗被鄰居給打了一巴掌。

楊絳看自家女兒被打,自然是氣得慌,趕忙衝上去為孩子出氣。

鄰居家的夫妻是二打一,楊絳打不贏。

錢鍾書在房間裡聽到聲音後便跑了出來,一看楊絳被人按在地上打。

文質彬彬的錢鍾書立馬舉起木板,對著鄰居兩人劈頭就是一頓打。

無論何時,他們總是彼此相知,相愛,相守。

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最好的樣子


尾聲:

楊絳與錢鍾書一生相伴六十餘年,他們不曾吵過架,從學生時代一直攜手走向生命的終點。錢鍾書離世時留給楊絳的最後一句話是:好好活。這句話支撐了楊絳往後的18年。

錢鍾書和楊絳才子佳的愛情故事傳為佳話,從相識,相知,相愛到相守,我們看到的是歲月靜美,縱然是經歷過文革那段暗無天日的時日,從他倆的身上也從不曾感受到一絲苦澀。這或許就是最美好的愛情,真正的靈魂伴侶。

錢鍾書和楊絳用他們行動詮釋了最美好的愛情是理解、是尊重、是包容、是付出、是相守、是成就彼此。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最後,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廝守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