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講堂第十二課——掃落枝葉、直奔主題的心學

思想講堂第十二課——掃落枝葉、直奔主題的心學

王陽明有多火呢?打開電商平臺隨手一搜,就有2.8萬件相關商品。諸如《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王陽明大全集》此類書評價已超過20多萬。我不明白王陽明為什麼會如此火?我只知道自己看過這些傳記後,都不是很滿意其對王陽明思想的解讀。

王守仁一生頗為傳奇,一句"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道出了"致良知"的深意,而其"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更是道破心學的核心。許多人在解讀陽明先生"知行合一"思想時都喜歡將其與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中認識與實踐相聯繫。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認識論將經驗與知識聯繫到一起,而王陽明的"致良知"則只停留在經驗層面並沒有跨入知識層面。聽起來有點拗口,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例子只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其思想與辯證唯物主義的不同,並不是十分嚴密,望諒解。對於學習來說,辯證唯物主義強調先學習方法,然後通過合理的學習方法再指導學習。而王陽明則強調,學習應該通過自己對體悟而理解。所以陽明一直都強調"知行"不能分開來看,一旦分開看那就失去了意義。之後其進一步提出"致良知"也正是為了彌補"知行合一"的缺憾。

王陽明的心學確實使儒學內涵變得更加豐富,但是其也有缺憾。僅僅抱守心性,使明末清初的知識分子在反省亡國之痛時將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歸咎於陽明心學,雖然這和他並無太大幹系。

最後,對於王陽明思想的理解與認識,還是希望感興趣的各位買一套王陽明全集與馮友蘭先生的《中國思想史》一起品讀才能貼近真意。

思想講堂第十二課——掃落枝葉、直奔主題的心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