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溮河區:防治病蟲害 守好“糧袋子”

“今年麥子有病蟲害啊,有的田塊一片黃,這可咋辦哩?”4月24日,聽到群眾反映的小麥條鏽病問題,溮河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長周凱愁壞了,“不能再等了!病蟲害防治不能有一點耽誤,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立即開展有效防治。”

溮河區迅速展開行動,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為夏糧豐收保駕護航。一方面,通過政府採購購買農藥和飛防服務,立即在全區開展重點麥區病蟲害防治;另一方面,由溮河區農業農村局以文件形式向區政府做出專題彙報,申請專項資金。

該區植保站通過《植保信息》連續三期向溮河區各鄉鎮、街道和專業合作社發佈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等重大小麥病蟲害監測防治方法。依託鄉鎮農技人員、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進行田間普查,第一時間掌握小麥病蟲害發生蔓延動態。

4月12日,該區植保站和植保無人機公司簽訂了飛防合同。當天出動8架植保無人機,在雙井街道、遊河鄉、吳家店鎮、董家河鎮進行飛防作業,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田。4月18日前完成全區重點麥區第一次防控全覆蓋,4月24日完成第二次飛防全覆蓋。

該區植保站將購買的0.58噸緊急防控用藥第一時間分發給各鄉鎮、街道、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在無人機不具備作業的麥區及分散田塊進行群防群治。由於此次防控行動迅速、措施到位,做到了物資充足、保障有力。廣大群眾搶天奪時,做到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相結合,主要麥區應防盡防,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據統計,截至4月22日,溮河區共發佈病蟲情報3期,向各鄉鎮發佈小麥重大病蟲害緊急監測防控通知1次,分發掛圖97張,懸掛標語條幅18條,印發宣傳資料3000餘份,累計出動農技人員71人次,普查田塊670塊,防治面積1.3萬畝,投入農藥1.3噸。一系列舉措有效地控制了該區小麥主要病蟲害的發展蔓延。

“這下放心了!黃色條紋變淺了,麥子又是綠油油的了。只有小麥病蟲害防控措施做到位了,才能爭取夏糧豐產豐收。”周凱高興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