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導語:從1994年長沙對口幫扶湘西州龍山縣開始,26年間,長沙向龍山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扶貧隊員,他們深入龍山的田間地頭,和當地的幹部群眾一起,向著脫貧攻堅目標,揮灑汗水貢獻自我的智慧。本報將通過連續報道,通過鏡頭記錄基層扶貧幹部在龍山的扶貧實踐和感人故事。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文/圖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晴

四月的湘西龍山,春耕的序曲才開啟。

靛房鎮羊肚菌的種植戶彭英龍就已經嚐到了豐收的喜悅……

“今年的菇子長得好,這一批就有200多斤了。”捧著烤箱裡逐漸成型的羊肚菌幹,今年52歲的彭英龍面帶喜悅。“多虧了朱博士。”彭英龍是靛房鎮萬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他種植了10餘畝羊肚菌長勢喜人。

彭英龍口中的朱博士,是芙蓉區龍山幫扶隊的隊員朱麗。2015年中科院博士畢業後,朱麗就職於長沙市芙蓉區食藥監局。2019年3月,成為芙蓉區對口幫扶靛房鎮的第二批隊員入駐靛房。

初到靛房,沒有在農村生活過的朱麗心裡沒底。靛房屬於原生態的土家族聚集區,村民們用土家語和本地方言交流,基本聽不懂,她只能反覆詢問和比劃。

“這丘田菌子長得‘逮’哩。”一年後,朱麗不僅習慣了這裡飲食,嘴裡還時不時地會飆出幾句龍山話。這一年裡,她與隊友劉化祥、梁文超一道,把全鎮20個村(社區)差不多跑了個遍,走訪了78戶320名貧困戶。

“希望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他們。”朱麗大學和研究生都是農學類專業,所以在讀博時,她參加了全國百名博士下鄉村的活動。“那時心裡就埋下了種子,想去農村。”朱麗說。

“英龍哥也是村裡羊肚菌種植比較早的。”朱麗告訴記者,萬龍村是她聯繫的村。今年52歲的彭英龍以前一直外務工,2014年,彭英龍在工地上暈倒,後檢查出是小腦缺血,無法做重體力活的他,只能靠家中僅有幾分(單位)田種植玉米和稻穀。年收入只有幾千元的他,要供一雙子女讀書,還要負擔自己和風溼病妻子治病費用,生活拮据。2017年,芙蓉區幫扶隊在萬龍村引入了羊肚菌種植技術,彭英龍咬牙投入了1萬4千元種了7畝羊肚菌,但是因為技術掌握不夠,羊肚菌出菌率很低。

“村民對於這個羊肚菌是又愛又怕”朱麗告訴記者,羊肚菌雖然經濟效益可觀,但對環境和溫度溼度要求較高,且菌種費用接近4000元一畝。投入和技術讓許多貧困戶望而卻步。為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朱麗為了村裡的貧困戶申請幫扶資金購進制種機,請來農科院專家提供技術指導,逐一攻克難關。經過摸索,畝產量最高達到了250公斤,平均產量也在100公斤左右。

新鮮的羊肚菌保存時間短,為給鎮上的羊肚菌打開銷路,朱麗和隊員又充當起了快遞員和推銷員的角色,通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尋找銷路,為村裡種植戶定製了統一的包裝。“這些都是暫時。”對於身兼數職的扶貧身份,朱麗則想得更遠。對於產業扶貧,朱麗也有更長遠的想法,之所以選擇發展 3、5 年才有收益的產業,是因為就算扶貧隊走了以後,還能留給村民足夠的產業,來幫助他們穩定地可持續地改善生活。

" 幫他們打開銷路也好,還是註冊商標形成品牌效益也好,都是希望給他們一個基礎,不管是我們在與不在,橋樑已經給他們搭好了,他們可以通過橋樑繼續與外界有緊密的聯繫。"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扶貧列傳|長沙女博士湘西龍山“種”蘑菇(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