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现在的年轻人,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论调:那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放在留学圈里,就是:那些学校比你牛,成绩比你好,各方面都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其实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这种现在指代因为同辈取得的成就所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在留学生中一直存在。


不仅如此,根据英中德三方合作的一项调查,在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有五分之一的人时常“感到悲伤的情绪”。


这才是留学生的真实日常吗?留学生们正在过怎样的生活?我留学以后会有这样的生活吗?


决定出国留学后,这些都是你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留学究竟是朋友圈那些全球打卡的新鲜感,别人口中说的光鲜亮丽,还是……怎么听说有人在国外抑郁了?


1 我成了“井底之蛙”


多少留学生在出国前,曾经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可拼死拼活拿到雅思/托福成绩出国后……说好的满地学渣呢?结果自己变成了“井底之蛙”。


被拿着全奖或者半奖的学霸们碾压,或是被开着跑车上课的同学们惊呆。


才发现自己原来就只是留学大军中的一名普通人:不是英本、美本,在普通家庭长大,还算品学兼优,拿着爸妈的钱来留学,想着可以拿到一个distinction,结果发现国外的课程还真不只需要三脚猫的功夫。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上课过程中,看到同学们跟老师无压力侃侃而谈,自己还翻着本周reading的笔记。


只能叹息一声:大牛太多,压力太大,我太难了!


慢着,你不是一个人。


根据耶鲁大学的调查,29.5%的留学生称自己出现过焦虑症状


在留学的过程中出现焦虑。其实是正常的现象。尤其在面对peer pressure的时候。在海外留学,你能遇到的人可能来自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


他们有的已经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有些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可能已经拥有耀眼强大的实习经历和学术能力了,他们或许正在赶往下一份实习面试的路上。


加之学校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和让人眼花缭乱的活动,也容易让人产生害怕错过的感受。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一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落差,被之前舒适生活所掩盖的所有缺点,都有可能暴露出来。比如学习效率的低下,对自己的不自信,太追求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症等等。


@L.H.

刚到国外,我最担心的就是小组讨论课。因为缺乏全英文环境下的训练,加之中国人谦逊礼让的文化习惯,我能够发言的机会非常少。


同组有一个中国女生、印度男生和一个英国男生,印度男生每次都非常积极地发言和讨论,而我刚开始因为听不懂他的口音,话非常少。


习惯了他们的讲话方式后,我发现其实那个印度男生所说的内容,也并没有多深奥,只是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


我慢慢鼓励自己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同时,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其实表达并没有那么难,我要做的只是迈过那一道坎。


你感觉很难的时候,其实是在进步的。


在学习这件事上,留学生从来不会光鲜亮丽。崩溃,认清自己,制定计划,从头再来。


学习和生活上的焦虑,未必是一件坏事,是我们在尝试走出舒适圈,和面对外界变化和压力的一种本能感受。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焦虑的来源,然后补足短板。比如,无法参与小组讨论,是语言问题,还是其他?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再想办法解决,不断地重新出发,才是每一个努力的留学生的常态。


2 留学要经历哪些阶段?


当你翻阅社交媒体上,关于留学状态的讨论,会发现这么几种:


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对一切还不熟悉,准备探索中。


发现自己与环境“格格不入”,感觉太难了。觉得自己像一个井底之蛙。


乐呵呵地忙在其中,一本正经地告诉你,留学生活又忙又爽


告诉大家,一切都是值得的,在留学过程中成长了很多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其实,这也符合留学生刚刚进入新环境中的心理过程。


有的同学感觉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和学识的限制,这种感觉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刚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还是“蜜月期”,留学生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无论怀着怎样的心情踏上他乡的土地,你的心中一定会对这个国家/地区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而当新鲜劲儿过去,正式开学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发现朋友圈的留学生们开始销声匿迹了。有的人在学习,有的人挣扎在culture shock之中。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在这个阶段逐渐显现出来。


比如,习惯了呼朋引伴的人刚到美国,暂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可能就开始变得孤僻起来;再比如,吃不惯英国人的fish and chips,不适应同寝室外国同学的生活作息,异国恋等等。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尤其当面临学业的压力时。曾经有小伙伴告诉我们,她因为楼上的印度同学总是喜欢在大半夜打电话,而没有办法在晚上学习,也无法入睡。


众所周知,英国宿舍的墙非常不隔音,而楼上的印度同学总是喜欢在半夜两三点打电话,这困扰了她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上楼跟小哥沟通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大部分同学的“井底之蛙”症状,就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


加上国外和国内的时差,也很难实时“吐槽”,很多痛苦没有办法排解,就成了“焦虑”“抑郁”的情绪。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如果能勇敢地往前走,坚持下去,适应这种生活,就能够“柳暗花明”。这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适应期


留学的孩子们,常常喜欢提“包容”。其实就是在说,在与环境不断磨合的过程中,留学生们认识到了事物的复杂性,愿意去理解、接受和适应这种文化,以及文化社会中的习惯。


这种开放的心态,能够传递到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3 怎么不做“井底之蛙”?


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


进入到新的环境中,缺乏的自信,暴露出来的能力不足,正是直面这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的重要契机


同样是面对课业和同辈的压力,有的留学生决定微笑面对。


@Rebecca

理工科背景。因为面临十分繁忙的学习生活,我们不需要考虑中午去哪儿吃什么,今天要买什么,明天去哪里玩。


我要考虑的只有三件事:吃饭、学习、睡觉。


每天都在看文献、各种材料,汇报进度、更新、准备下一次汇报中度过。教授要求还是很严格的,所以压力比较大。


但生活还是很充实的,没事就去周边转一转,健健身,散散心,生活真美好。


@小星星

课不多,但是内容足够我去消化了。


因为英文好,所以学习上的压力对我来说不算特别大。在上课期间,我还在当地做了一些教育相关的实习(校内志愿者和招聘信息都有)。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一开始课程确实有点难啃,但是在留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


看过前面内容,你会了解,井底之蛙其实可以是一种“暂时”的心态。是进入新的文化场景时的内心冲突。


但很幸运的是,你并不是一个人,几乎所有的留学生,在首次出国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一段“低谷期”,只有积极面对和解决“低谷期”问题的人,才能够更快地从这种心态中走出来。


谈心 | 留学后发现,原来我只是“井底之蛙”

比如在焦虑和抑郁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法

,比如运动、听歌、看电影;多找朋友排解;调整自己,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多交新朋友。


或者寻求导师(supervisor)、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海外大学在career centre或者其他学校机构中,一定会设置心理咨询部门)。


如果是学习上的困扰,建议把老师的笔记用手机录下来,回去慢慢听;也多跟同班同学交流。你会发现,大家都很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


当你做好了这一切,那么,迎接你的,一定会是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