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小男孩,讓人淚目......

春天是野生藥材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前幾天放假回老家,小侄子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和一起上網課的小朋友去地裡挖野蒜,

這樣的小男孩,讓人淚目......

然後去市場上賣掉,雖然野蒜的售價才1元/斤,並且收購方要求必須把葉子部分去掉只留蒜頭的部分,

這樣的小男孩,讓人淚目......

每天他們挖7,8小時只能有不到20塊的收入,但是他們卻樂在其中,只要是沒課或者週末就早早起來下地挖蒜。沒事的時候我也會幫他們一起挖,有一次我問他倆:“你們打算把賣掉的錢幹什麼用”?本以為他們會說:“攢起來,買自己需要的東西”。誰知道,還沒等問完,他們直接回復:“想吃啥買啥”。當時有點懵了,畢竟他們已經13歲了,我沒有想到他們會這樣支配自己的勞動成果......

隔了一天吧!另外一個8歲的小朋友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小侄子說他叫明明(化名),是小侄子朋友的弟弟。

這樣的小男孩,讓人淚目......

那天是週末,他們也是像往常一樣,吃過早飯就下地了,直到中午1點才回到家,一個個熱的滿臉通紅,皮膚曬得黑黝黝的,還樂呵呵的跟我說:“嬸子,看我們今天的收穫怎麼樣”?我一瞧愣住了:“哇塞,太厲害了,幾個小時的功夫弄得比往常一天的都多”。說完就開始幫他們一起整理,期間我問明明:“明明,你打算把賣掉的錢幹什麼用”?本以為他也會像他們一樣買吃喝,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他噘起小嘴笑嘻嘻的跟我說:“不,我要把錢攢起來”。我說:“你們把這買了一個人也就分幾塊錢,攢學費有點太難了吧!”他說:“不對,我的學費100多塊,過年的壓歲錢還有平時媽媽給的錢我都攢起來了,算起來也差不多夠了。”天哪!我萬萬沒有想到這些話是出自一個8歲的小男孩口中。我又問:“前幾天你怎麼沒有一起來挖蒜呢?”他說:“前前幾天媽媽比較忙,我幫媽媽在地裡幹活。”這個時候我的眼眶有點溼潤,看看眼前的這個小男孩,稚嫩的臉蛋,黝黑的皮膚,衣服上打了好幾個補丁,而他卻從來沒有一點嫌棄。我知道他家裡不富裕,爸爸賭博欠了好多債,雖然這兩年金盆洗手了,但是收入甚微,家裡三個孩子都在上學,媽媽每天除了要負責他們的飲食起居外,還要承擔家裡的所有家務,而且在不忙的時候還要去附近的鎮上打工,一個30幾歲的女人臉上滿是愁容。慶幸的是他有這麼一個貼心的兒子,知道他的不容易,給與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樣的小男孩,讓人淚目......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其實這不是窮人孩子的特質,只是他們從小耳濡目染,看慣了父母的不容易,並從中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知道自己沒有人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於是從小就刻苦學習,早早的學會獨立。同樣我們所說的“窮養兒”,並不是在物質上去刻意的約束他們,而是讓他知道掙錢的不容易,繼而造就他的理財的意識;讓男孩在逆境中學會獨立的成長,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責任、有擔當、有志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