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1. 概述

1.1 城市地下管線

在城市現代化與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發展迅速,並且,當前其作用與功能越來越重要,城市中迫切需要興建大量的新管線。如果採用傳統的開挖施工技術,則不僅經濟負擔大,而且對社會和環境都具有不利的影響。所以,為了保護城市的道路,我們應該儘量採用非開挖技術。

1.2 頂管技術

1.2.1 頂管技術的優點

頂管技術並不需要開槽鋪設管道,是非開挖施工方法中的一項。它用一種硬制管道在土層下面穿過以形成給排水或者其他作用的設施。該項技術的使用時間較早,優點多,例如:

(1)施工精度高;

(2)綜合成本低:只需要排除地下土層中的土體,使工期縮短、工程量減少;

(3)對環境的破壞小:能使周圍建築設施保持其功能,不被破壞;

(4)可穿越障礙物等。

正是憑藉這些優點,頂管技術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當前,它已經被應用在汙水管道的鋪設、天然氣管道、雨水管道、自來水工程等多項民生工程中,消除了以往開挖技術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

1.2.2 頂管技術的缺陷

點我:送工程實用乾貨。因為頂管技術常被應用於地下的隱蔽性工程中,隱蔽性工程的複雜程度是難以預料的,所以,頂管技術也就有了複雜性和多邊性的特點。

並且,頂管技術的安全隱患大,在施工中存在著一定的危險,若是失敗了,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國的頂管技術比其他國家起步晚,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頂管技術的研究。

1.2.3 研究頂管技術的意義

當前,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保護的問題,所以,也逐漸加大了頂管施工技術的應用範圍。加強對頂管技術的研究能夠改進和完善頂管技術,提高設管道施工的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提高管道的利用率,減少經濟損失,同時能夠使工程更加科學、規範,所以,加強對頂管技術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市政工程施工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 糾正錯誤認識,明確頂管施工概念

由於頂管施工技術是一種非開挖施工技術,人們普遍認為非開挖施工技術就是一種地表不開挖或不挖溝的施工方式。

2.2現場勘查與調查,做好施工準備工作

第一,勘察清楚施工現場或鄰近施工現場地下管網情況,對給水、煤氣、通訊、電力等管道進行現場定位,並嚴格分析那些管道需要停止工作或搬走,之後將其清楚標註出來;

第二,考察施工現場路面車流、人流等交通情況,必要時在路口設計交通導向牌、安排專人指揮,並根據道路交通情況合理安排施工路線;

第三,清楚掌握施工現場及附近排水管道情況,規劃與設計最佳排汙路線,必要時還可搭建臨時排汙管道,避免施工汙水流入其他位置;第四,如果施工現場有橋樑或其他建築物,設計人員一定要摸清楚橋墩、橋臺基礎、建築物基礎樁等情況,避免管道施工為其帶來破壞性影響等等。

2.3 施工技術準備工作

經過系統而周詳勘測與調查後,設計人員應分析相關資料信息得出施工現場的一些施工技術條件,並根據勘察情況與技術分析確定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掌握施工現場地質情況,比如,含水量、透水性質等。如果土層中含有砂層或岩層,設計人員則需要進一步摸清砂層及岩層具體情況,然後選擇符合地質條件的頂管施工技術;

第二,分析與總結地下水位變化規律,並將其來源、水面高度及潮汐情況清楚描述出來;

第三,掌握各種頂管施工技術的相關要點。

2.4 設計施工線路與井位施工

經過詳細勘察與技術分析之後,設計人員便可以此為依據設計施工方式、線路及井位。然後,施工單位人員按照設計圖上管道平面位置,利用測量儀器清楚標註出管道的具體位置,即水平高度及作業方向。

2.5鑽進導向孔軌跡施工

導向孔軌跡設計與施工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管道施工的精度,對管道施工成功與否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完成測量放線工作後,施工人員便可以在管道平面位置按照深度要求操作定向鑽機作業。

2.6 擴孔施工要點

導向孔施工完成後,施工人員便可利用鑽擴口對導向孔進行回擴工序。進行回擴工序時,應始終保持適當的泥漿量,並根據實際需要合理控制鑽進速度,以便排渣。回擴工序一般分為幾次完成,並在最後一次中採用擠擴式鑽頭,以便使孔壁定型和穩定。

2.7 頂進施工要點

導向孔施工完成、孔壁具有一定強度後,則進入頂進施工工序。

頂進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注意以下內容:頂進時,頂鐵上不準站人;頂進就位後,應立即回覆施工線路;頂進施工完成後,施工人員必須對管道線路進行全面修整與鞏固,並進行相關實驗。

3. 頂管施工需注意的事項

3.1 千斤頂的著力點

著力點一般位於管子總高的1/4到1/3的地方。

3.2 頂進方向控制

管道的方向應用經緯儀校核,管子每頂30cm需用經緯儀校核一次,若管道頂進的方向和設計軸線方向不對應,應該用工作管內的調節千斤頂進行校正。管道的水平方向用水準儀進行測量糾偏,同樣是管子每頂進30cm,用水準儀測量管子兩端的高程,若有偏差需進行糾偏直到達到施工要求。

糾偏的方法:

(1)挖土校正法:就是在管子偏向一側少挖土,但在另一側多超挖些,使得管節在頂進時向另一側偏移。這種適用於偏差在10到20mm時。

(2)木槓支撐法:若管端下陷或管節發生錯口,那麼採取木槓支撐法進行校正。

3.3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距離管底不能小於0.5m,不然需要根據現場情況及實地勘測,應做好打井降水工作,這對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井點必須佈置在中軸線的兩端,鑿井深度應做準確的計算。

3.4 施工障礙

如果遇到挖土工作面塌方或遇到障礙物、後背變形或傾斜、管位偏差超限、頂力突然增大時應停止工作,處理後再施頂。

舉例子

在珠海對澳供水60週年之際,被列入《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珠海“西水東調”二期項目再傳捷報:過磨刀門水道的2329米超長頂管工程於8日正式貫通,比原計劃的貫通時間提前4個月。

當日,粵澳兩地的水務部門負責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澳門特別行政區水資源管理廳廳長表示:“沒有祖國對澳門的關心和珠海對澳門的支持,就沒有今天如此規模和繁華的澳門。”

珠海自1959年啟動對澳門供水工作以來,日供水能力和供水質量逐年提升,尤其是2006年啟動珠海“西水東調”一期工程以後,2008年珠海對澳供水管道達3條,日對澳供應原水能力達50萬立方米(實際供應量約30萬立方米),承擔了澳門96%的原水使用量。為了支持澳門的進一步發展,2017年粵澳兩地再次合作,投資8.5億元人民幣啟動“西水東調”二期工程建設,並將該工程列入《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中的項目之一。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西水東調工程迎來新進展,“亞洲第一頂管”成功穿越磨刀門水道

“西水東調”二期工程包括新建竹銀水庫至平崗泵站輸水隧道1.8公里、鋪設平崗泵站至廣昌泵站管道約21公里、新建廣昌泵站一座。其中,磨刀門水道超長頂管工程系平崗泵站至廣昌泵站管道的控制性工程, 因一次性頂管管徑為2.4米、長達2329米,被譽為截至目前的“亞洲第一頂”,於2018年11月19日正式頂推。“為了確保工程進度,除了優化施工程序、現場製作頂管管節外,春節期間,項目部83名建設者沒有一人請假回家,全員堅守崗位堅持24小時連續施工,頂管速度平均以每小時不小於2米的速度推進。”珠海西江水務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稱。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8日上午11時許,磨刀門水道東側頂管施工的36號工作井彩旗飄展。在30多米深的井底下,剛剛完成頂管貫通的建設者仍然在忙著收尾工作。項目經理表示,項目投產後,原水輸送管道由單管變為雙管,珠海西水東調的輸送能力可從每天最高100萬立方米提高到每天200萬立方米,有效解決珠海西水東調輸水能力不足,同時供水系統調度的靈活性將大幅增加。“一旦珠澳供水第四管道投入使用,珠海對澳門的供水能力將從現在的每天近50萬立方米提高到70萬立方米。”

再舉個例子

淞滬路-三門路下立交工程

該工程由上海市楊浦區立項、管理和投資,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設計,隧道股份承建。點我:送工程實用乾貨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工程採用“Y”型雙層結構,下層隧道全長約860m,為沿淞滬路北-淞滬路南方向佈置的下立交主線隧道;上層隧道全長約770m,為沿淞滬路-閘殷路方向佈置下立交匝道隧道。雙層結構隧道從空間上分離“到發”和“過境”兩類交通,有效降低交通干擾。地下主線採用雙向四車道形式,地下立交設計車速40km/h。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整個工程採用明挖方式施工,其中主線隧道有一段長163m的路段因下方建有合流汙水箱涵而必須採用暗挖法施工。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採用大斷面矩形頂管機下穿合流汙水箱涵

在長163m的路段採用大斷面矩形頂管機施工2條隧道。大斷面頂管機“創新楊浦號”設計採用中央大刀盤+偏心刀盤相結合的組合刀盤形式,尺寸為9.8m×6.3m×6.5m。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該段工程緊臨地鐵10號線,區域邊界離東側的軌交10號線僅1.5m,且需近距離下穿合流汙水箱涵,存在著風險高、環境複雜等特點。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目前,矩形頂管機已正式下井安裝調試,預計不久將在井底進行始發推進。據悉,該工程建成後將極大地緩解江灣城及五角場地區的交通擁堵狀況,更大程度地提升地區的整體活力,促進江灣、五角場地區的一體化發展。

市政工程中頂管施工技術要點,超詳細,簡單易懂!

施工現場頂管機下井動圖欣賞

本文來源於網絡,僅作分享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