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血熗肉:地道的龍陵傈僳族美食

  保山地區生活的人聽到熗肉這個詞,大抵都不清楚怎麼回事,如果說是旺子燴豬肉,那再明白不過了,因為在保山話中,旺子就是血。當然豬血熗肉這道菜並非隨時隨處可以吃上,而且也不是隨便個人弄出來的都好吃,其中要數龍陵縣傈僳人家的豬腔血熗肉最為純正,實為一枝獨秀的山野奇葩。

豬血熗肉:地道的龍陵傈僳族美食

  傈僳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山坡地帶,氣溫低,主產雜量少種稻谷,這樣便促使當地群眾在生活方式上和其他地域差異,一是食物品種更加廣泛,二是對飲食的要求更加自然和精簡。在龍陵縣平達鄉、木城鄉及打蕨河流域部分山區,至今留傳著一些古樸的民風和生活習慣。每到冬季裡,人們都要殺豬歡宴,民間婚喪嫁娶均要殺豬待客。殺豬時,一般是在自己家院子內宰殺。一頭肥豬被扳到案桌上,師傅一刀捅進豬脖子,血便直往下面的盆裡噴,又濃又紅,很快地溢入了大半盆。這種血叫做豬腔血,即從豬胸腔肉流出的血,最具有營養價值,歷來就有“一碗豬腔血,勝過洋參補”之說。所以,傈僳人家在待客席上,少不了對豬血加以精心的烹製,於是也有了豬血熗肉這道濃墨重彩的佳餚。


豬血熗肉:地道的龍陵傈僳族美食

  要使豬腔血燴肉這道菜好吃,必需是現殺的豬、現接的血,並且要現取豬硬肋和三線兩個部位的肉——這樣才嫩、鮮。豬肉要切成砣,然後拿到鍋裡去煮,至半熟時撈起,切成厚片,大約有指頭那麼厚,小半個巴掌般大小一塊塊。當然還要準備其他配料,包括山椒、辣椒、姜、蒜等等,將這些佐料和豬血及肉片一起攪拌後,再放入鍋中煲幾分鐘,豬腔血燴肉就做好了。

豬血熗肉:地道的龍陵傈僳族美食

  面對這麼厚的肉片,一般人瞧著會搖頭,因為這樣一片肉不僅個兒大,至少有半兩吧,而且每片肉中的瘦肉成分少,皮和肥肉佔了絕大部分,那個膩和沉?真讓人膽戰心驚!而且那上面黑漆漆的豬血、亂七八糟的佐料,看著有點麻酥。哎喲,那個——著實不敢碰。可是當你見人家大碗喝酒大塊吃著肉,一點兒也沒有任何拘泥,反而是越吃越有勁越吃越痛快,你心裡越是驚顫顫的,唯恐遠避之而不及。但豪爽的山民不容你推辭,非得要你嚐嚐不可。於是你只好挑一塊好像稍薄點的豬血肉,遞到嘴邊小小地咬了一口。你本來是打算來個囫圇吞棗迅速嚥下肚去的,希望別讓這個東西在口腔呆太久,免得自己反胃嘔吐,可是才吃下去以後,就覺得有些奇妙,因為它其實與你預想的味道大相徑庭,它不僅完全沒有油膩的感覺,倒是讓人肚腔內馥郁濃香。這時你不得不再吃一口,並嚼動幾下,便覺那肉細嫩滑爽,吃著自有一番想不到的舒暢。你接著又撿吃第二塊、第三塊……不覺間吃下了半斤甚至更多的肉——一點都不打頭。

豬血熗肉:地道的龍陵傈僳族美食

  豬血清肺、提神醒腦、健脾益肝。也許,就是這個包裹在外面的東西,混淆了人的味覺,轉變了你對事物的看法。

李瑞國·作品


——世道滄霜間,匹夫何志向。卻把壺濁酒,換作低淺唱!

  李瑞國,男,雲南保山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某社會團體,著有鄉土文章50多萬字,其中保山美食100多篇,保山方言50多則,已發表30多萬字。

保山老味道

  民以食為天,美味可口的食物刺激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味蕾。在保山大街小巷中,各種美食常讓人流連忘返。尤其一些傳統菜餚、特色小吃,經營多年的老字號,更是常年顧客雲集,深受食客們的歡迎。
  保山美食,與保山文化一脈相承。哀牢文化、騰越文化、古道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獨具特色、博大多彩的保山飲食文化。保山人自己也說不清,舌尖上到底有多少種家鄉味道。

  老味道美食不僅是味蕾上的愉悅,它是可以看見的家鄉記憶,一種感動的滋味。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美食的“吃貨”,歡迎你在留言區寫下你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家鄉經典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