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境遇奮鬥,與時代奮鬥,與經驗奮鬥。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李大釗

李大釗是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他生於光緒十五年,成長中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黑暗歷史,既有清政府的腐敗壓迫,又有列強的野蠻侵略。

成年後的李大釗在日本留學認識和了解馬克思主義之後,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熱烈推崇者,"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他在中國與陳獨秀一起創建了我黨,以馬克思主義引領中國的工人運動。在十月革命勝利的歡呼聲中,他堅信"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李大釗

在外,李大釗是身負救國大任的革命黨人,在家也只是一個身為人夫人父的普通百姓,他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工作中誠實謙和,不愛說話的他,回家後卻能與孩子們嬉戲打鬧,唱歌朗詩,家裡經常充滿著歡聲笑語。

但是這樣美好的時光並沒有維繫多久就消失了,在長子李葆華6歲那年,就因為鬥爭壯烈犧牲。但他在犧牲前寧死維護黨的尊嚴和秘密的形象卻深深地刻在子女的心中。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李大釗和趙紉蘭共生育了五個子女,在李大釗犧牲後,他們依然謹記父親的教誨,繼承父親的遺志,每個都很優秀。

作為長子的李葆華,從小在父親的思想啟蒙下,於1931年也成為了一名我黨黨員。從民國時期開始就加入我黨,擔任黨內重要職務,先後擔任河北省京東特委書記、北平市委書記、晉察冀省委書;建國以後,更是擔任了水利部及水電部副部長、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等重要職位。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長女李星華,緊隨哥哥在1932 年加入我單。中法大學畢業的她一直在延安投身教育工作,建國後又任教於馬列主義學院第二分院,熱愛文學的她還將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進行蒐集整理成《白族民間故事傳說集》,並且寫許多回憶父親李大釗的文章,讓世人對李大釗同志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

其他的三個子女李炎華、李光華、李欣華也相繼入黨,或書記或教員,都在為國家建設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二、子承父業,立志報國-----李葆華

李大釗英勇就義後,李葆華在革命黨人的幫助下,化名"楊震"前往日本留學。事變激起了李葆華心中強烈的愛國情懷,果斷停止學業,憤然回國,子承父業,成為一名職業革命家。

身為黨員的李葆華以身作則,殫精竭力,在建國初期多次身居要職。在任央行行長期間,一直跟家人住在機關大院的一套舊房子中,普通的石灰牆面,普通的水泥地板,一住就是幾十年。

當全國新建高樓大廈之時,他家仍住在北京西城的舊房子,傢俱皆是五六十年代的舊物。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逝世前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三年困難時期,李葆華調任安徽省書記。安徽人民的生活極度困難為了改善生活,當地開始推行責任田辦法,但卻被上級批為"單幹風",當是推行責任田的人還被迫在七千人大會中做了檢討。但是李葆華在到任後,就公開肯定責任田辦法,並上書中央表達對責任田辦法的實踐效力。

李葆華用自己的勇氣和魄力,為冤假錯案平反,尤其是被打成“Y”傾分子,關押起來的張愷之等人,公開認可這些人的功勞,表示這些人在關鍵時刻為民請命,抵制浮誇風,挽救了眾多農民群眾的性命。

他默默實幹,做了許多實事,無論是集貿市場和開放還是物資流通的改革都分體現了一個真正馬克思主義者的博大胸懷和學識水平。

他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根據總理"重病用緩藥"的辦法,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是人民的生活的得到了改善。被老百姓譽為"李青天"。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三、百年家族史,三代皆楷模

即便是到了李大釗的孫子輩,先進模範事蹟也屢屢見諸報端。 在《環球人物》雜誌上曾經寫過一篇《李大釗家族的百年清廉家風》, 裡面寫到李葆華去世後,李宏塔被人問到:"你父親去世後留了多少遺產給你們? "

李宏塔回答說:"我們不需要什麼遺產,李大釗的子孫有精神遺產就夠了。 "李宏塔與其父親一樣,在擔任領導的二十多年間,沒有搞過一次特殊化,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車,先後騎壞了四輛。

曾主持過四次分房工作的李宏塔,卻沒有給過自己一套房,一直住在一套舊房裡。身為廳長的李宏塔,為了使更多的年輕人的住房環境得到改善,放棄了自己最後一次分房的機會。許多同志看不過去, 為他"打抱不平",後來省裡給他補了一個二十平米的小套間。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李大釗家族百年,子孫輩都繼承了忠黨愛國愛民律己的家風,人才輩出。即使身居高位,依舊清廉自律、生活極為簡樸。

那種大公無私,把身家性命貢獻給革命,在老一輩革命家當中是常見的事。 再對照現在損公肥私、化公為私、假公濟私的醜惡現象的蔓延,真令人悚然警醒。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四、 李大釗的青年教育理念,影響家族百年

1、李大釗對青年教育的遠見卓識

李大釗在其文章《青春》中提出著名的"青春觀",指出青年要認清自身的歷史使命,用"青春之我"作為對自己個人的奮鬥目標,用"青春之中華"作為青年發展的最高理想,只有秉持著這樣的觀點才能使國家崛起。

李大釗清晰地認識到青年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青年運動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這是其青年教育思想的關鍵。他關注青年的思想教育問題,寄希望於青年,特別看重青年的歷史地位和發展前途。他的子女受其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好青年置身於革命中,為建設國家努力。

李大釗子女現狀:有人身居要職,有人投身教育,家中三代楷模

2、將愛國主義思想的紮根心中

李大釗是一位忠貞的愛國主義者,在他與反對勢力不斷做鬥爭的日子裡,他在獄中寫下了《獄中自述》來敘述自己雖然受到了各種艱難險阻,但是勉勵自己不能丟失對國家和民族的信心,他在文章當中指出,青年要扛起熱愛中華的愛國主義旗積,不斷地提升自我的社會價值,要時刻提醒自己創造可愛的國家。

這樣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導著子孫奉獻青春,燃燒自我是每一個青年的歷史責任,要在學習和實踐中發展自我,挑戰自我,把自己的發展置身於國家發展的這一偉大實踐活動之中。

正如李宏塔所說:"李大釗的子孫不需要什麼遺產,有精神遺產就夠了。"李大釗同志哲學思想、政治學思想和青年教育思想都是家族不斷髮展的根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的子孫的人格和三觀,影響著家族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