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寫的感想,純屬個人拙見。楊文醫生,一路走好。

今年真的是因為患者比預想的要多出2倍,因此傑克的大心臟在寫文章和科普方面的確有所鬆懈,實屬對不起大家。

但是最近看到楊文醫生被害事件成為了目前網絡最熱議的話題之一,我作為醫者也想說兩句。

首先,我想在這裡為逝去的楊文醫生默哀一分鐘。。。

上文我說道這件事成為了目前網絡最熱議的話題之一,但我在默哀的過程中發現我報答的並不準確。確切的說,應該是楊文醫生事件成為了當下醫務工作者圈內最熱議的話題。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自從有了微信的朋友圈,我才漸漸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此類傷醫事件或是醫生成為弱勢群體的報道,下面的評論通常都是醫務工作者,不是醫生就是護士,而非醫務工作者的朋友大多都會採取觀望或無視的態度。不信你們看看過去的評論是不是這樣,因為不得不承認,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還是不瞭解醫生的真實工作狀態的,當然,我也承認並不是所有的醫生都有著高尚的醫德和善良耐心的態度,這就好比你到了銀行之後並不是所有的櫃檯人員都是一個態度,你去了麥當勞之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同樣的笑臉一樣。再有就是,在我來看,這個社會的非醫務工作者,或者確切的說親戚朋友裡沒有在醫院工作的“熟人”的人看病麻煩的程度的確不是作為一個醫生可以精確的想象的到的。當然,我是指那些希望可以到大醫院,三甲醫院就診的患者來說。至於小醫院或者私人診所那就是另一回事,並且屬於WJW部門對於患者分流管控的管理範疇了,這同樣重要,但並不是今天的主題。那些看病麻煩,看病困難的人其實佔據了我國的很大一部分患者的構成。因此,在出現傷醫事件,醫鬧報道的時候,這些人當然不會站在醫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他們當中如果有一兩個醫生朋友的話,礙於面子不給類似文章點贊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因為,我深深的知道,在看病過程中有且僅有一次不爽的遭遇就可以給這位同學足夠以偏概全,以點擊面的勇氣去對天下所有的醫生護士產生不滿甚至痛恨。

這一次,楊文醫生被害事件發生之後,中國乃至海外醫療圈全體震驚,在陷入深深沉痛的同時,相信我們每位醫務工作者都有過這樣那樣被患者或者家屬懷疑甚至不信任過,也有一部分醫生遭到過出言不遜甚至人身攻擊。我們都後怕著也“慶幸”著當初遇到的家屬不是那位95歲老人的兒子,還記得我在大學最後一年急診實習的時候老師問我,知道為什麼冬天再冷,一層急診的窗戶都要開著嗎?為了隨時可以跑,因為急診什麼樣的病人和家屬都可以遇到,我從那時就深知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危險性,但這一次楊文醫生並沒有在急診,卻受到了如此致命的一擊。請允許我此刻再次為楊文醫生默哀一分鐘,真的太難受了。。。

最近關於這次事件的文章層出不窮,其中有一篇站在患者視角的文章讓我思考了很多,題目叫做“致醫生:別再意淫了,你們根本沒那木高尚”。這篇文章時幾年前網上流傳的一篇文章,但是這次事件之後又拿出來轉發。文中提到如今的醫者和最初的醫者概念完全不同,如今醫者已經不是無私奉獻,而是必須考慮經營以及利潤的第三產業了。但是文章作者提及不知為啥,醫者這個職業好像從一生下來就很高尚,什麼“懸壺濟世”,“妙手回春”,“杏林滿春”之類的詞都是為醫生準備的等等。如今的醫療行業的確已經市場化,我也依然相信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但由於行業內的確存在大量利用百姓賦予我們的“高尚”去做出並不“高尚”的事情,因此百姓對於醫生日益增長的不信任感以及惡劣的醫療環境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需要我們醫生做出一些反思,譬如傲慢的態度,不屑的語氣等等。這些細節的改善一定是會牽動著患者以及家屬的那份信任感的。我們醫療圈裡有多麼吐槽某某患者家屬態度有多惡劣,非醫療圈就有多麼吐槽某某醫院的某醫師有傻×。

但這是以前,而這次楊文醫生被害事件之後,似乎非醫療圈的輿論也開始倒向醫療圈。我們醫務工作者似乎可以期待今後不再出現如此嚴重的事情了。NO!這只是一時的現象,同情弱者是社會現象。當這件事情逐漸過去之後,還會重新回到那個原來的模樣。

在日本行醫的我也看到了一篇名叫“為什麼日本就沒有暴力殺醫事件?”,文中提到日本醫療環境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日本醫生社會地位高,工作量小,工資高等等。先不說這些是不是日本沒有暴力殺醫事件的原因,但日本是一個極其缺乏醫生的社會,因此相反,日本醫生的工作量是相當大的,而對於收入來說網上也流傳著日本醫生工資高的說法,我想說日本是一個高稅收的國家,國內掙了1萬就是1萬,而在日本掙了1萬的話,相反醫生的稅收比可以說是所有職業裡最高的高達40-50%,也就是說拿到手裡就只有5千?關於這個不想多說,只想告訴大家,日本的醫療也並非天堂,它與美國不同,島國很排外,還做不到美帝國主義的海納百川。

我始終認為教育才是真正能解決醫患關係的根本。到北上廣就診的其實大多都是在北上廣奮鬥的人們的親戚或是遠方親戚,我在這裡沒有瞧不起農村人,只是非城市出身的人從小生長的環境不同,在農村的辦事方式以及花了錢就一定能好的叫做偏見也好還是無解也罷,與從小就在同一個城市就醫並理解著這種文化長大的情況完全不同。就好比,過去的農村沒有紅綠燈,因此你讓他來城裡等紅燈那是不可能的。從小的教育真的不是隻有學習。。。

我零七八碎說了這麼多,其實楊文醫生被害事件從根本上來說是殺人事件,這個殺人犯今天可以因為不滿治療殺楊醫生,明天就可以因為不滿社會而殺別人。他是個殺人犯,不是病人家屬。我不希望因為這件事把醫患關係推向更深的深淵,因為醫院關係的改善不是感冒,吃三天藥就能好的,它是頑疾,需要堅持服藥,我們共同的努力。

至於那個殺人犯,我希望你可以得到應有的報應,願楊醫生安息。R.I.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