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孩子是學習重要還是身心重要?

十月兮姐


不知道題主是基於什麼提出的這個問題。

為什麼會把“學習”和“身心”對立起來看呢?

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身心健康肯定是必須的,但是學習也同樣是很重要的。

留守兒童的問題是生活所迫導致的,畢竟人活著的第一要務首先是要生存。

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有些地區的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而外出工作掙錢。

而且很多外出務工的父母也的確是不具備把孩子帶在身邊的條件。

這種情況下孩子在老家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時難免就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尤其是在孩子的學習上。

而長期跟父母分離的本身也的確是存在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問題。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這些“外人”討論哪個更重要的時候其實對“當事人”來說是沒太有意義的——即便是我們把所有的道理都講清楚了,但是生活所迫是沒法改變的客觀事實,對於這些父母來說他們固然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教育條件,但是在沒有具備的情況下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了——先解決生存、生活問題顯然是第一位的。

不過說歸說,有些事情我們還是要面對的:

1、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習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

尤其是對於留守兒童來說,他們的家庭條件通常是比較差的。

不僅如此,可能他們所在地區的生活條件、教育條件都比較落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通過學習的方式來獲得更好的受教育機會、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顯然是最佳的改變命運的途徑。

否則他們高概率的可能只能像他們父輩一樣繼續從事一些比較辛苦且可能收入並不高的職業。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孩子都會如此,但是高概率會如此。

因此學習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庭無法提供太多資助的情況下,“知識改變命運”的說法就在合適不過了。

2、身心健康某種程度上講比學習更加重要

這點顯然也是無可爭議的。

這就好比我們說“才”和“德”的問題一樣,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會比“德”顯得更加重要一些,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顯然“德”一定會是比較共識的更加重要的東西。

畢竟“才”這種東西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以留守兒童為例,無論是外部的教育資源還是其家庭教育相對來說會更加落後一些,但是並不意味著這些孩子未來沒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才能,只是他們需要一定的機會。

但是如果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出現了問題,那麼無疑就會對自己、對家人甚至是對社會帶來父母的影響甚至是非常惡劣的影響。

但是這個問題不僅僅只是侷限於“留守兒童”,任何一個孩子同樣都面對這樣的問題!

綜上,我對題主的這個問題的個人觀點只有一個:都重要!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藉此給朋友們講一講我曾獲得政府資助的、以留守兒童與隨遷兒童為主題的長篇兒童三部曲小說。

小說中寫有兩個留守兒童後來借政府政策之好,隨父母遷入城裡學校學習的孩子,其中的女孩子叫碗兒,因為在老家時與同伴一起相互取暖、幫助,共同成長,雖然成績不怎麼樣,但是,很快適應了生活、學習環境與城裡的落差,很快融入了新的學校,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認同與接納,顯得及為健康陽光,人見人愛,甚至成為城裡的家長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

同為留守兒童隨遷入城的另一個同學曹一與碗兒入城後的學習狀況就完全不同。

這個人物是以我教過的一個學生為原型創作的。在塑造這個人物時,幾乎將現實中的原型照樣刻畫了這個形象。

曹一在鄉下條件極有限的鄉村學校裡,成績永遠是第一,像萬里長城一樣永不倒,深得全校包括校長在內的老師們的欣賞與喜歡,可以說是一個學習的天才,而他也將自己視為野鴨群裡的小天鵝,與其他同學格格不入。然而,在偏僻的小小的山村小學裡的學霸,到了城裡,與其他同學的差距一下子就顯現了出來,加上進城前,原來的老師千叮嚀萬叮嚀,要他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不要落後於城裡的孩子,可考試時他就是獲不了第一,於是,自卑的陰影越來越大,越來越濃,以至於將自己完全籠罩,至於自閉,拿著不理想的試卷坐在教室一動不動地發呆,連晚上也不回家,最後,由班裡的第一名給老師出了主意,在自己的試卷上以雞蛋裡挑骨頭的眼光雲找出可扣可不扣分的地方,硬生生將自己的成績降了幾大分,讓曹一的分數位居第一,這才讓他緩過氣來。

我再強調一次,這個形象是我教過的學生為原型的,幾乎原版搬到小說裡來的。

雖然這是個很極端的個例,但也相當有典型性。他只能聽表揚,只能讓老師將眼光關注到他一個人身上,他心中只有分數。有一次,我想糾正他不太整潔的書寫,我還剛開口,就見他的臉上的肌肉在顫抖,我們只好大眼瞪小眼(注:他大眼,我小眼)。之後,因為分文理班,我沒有將他教畢業,但在我心中,我一直擔心他記掛著他,就算是考上了清華北大,他會成一個能適應社會,能夠與人正常溝通,在今後的工作崗位能用其心盡其職的人嗎?很遺憾,我沒有繼續追蹤他後來的成長情況。但願他如其他孩子一樣,最終也獲得了一個健康而陽光的心靈,成為不但成績優秀,更是德才兼備的出色人才。

再補充一句,曹一的那段悲劇經歷,自然很大程度是他個人的性格問題,但是,過於看中成績而偏愛他、袒護他的學校老師未必能推脫責任。


琴心李老師


1.學習與身心健康同樣重要。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每一方面都不能落下。

2.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更要置於一個重要的位置。留守兒童是這個轉型時代必須正視的問題,眾多留守兒童的父母以自己的辛酸與勤勞成就了我們的新時代,我們這個世代不能讓留守兒童獨自承受這個轉型中的留守之痛。對留守兒童所呈現出來的身心健康問題與學習問題,政府的重視,社會的干預以及學校的關愛,家庭的配合都很重要,忽視哪一方面都不行。但身心健康更為重要,它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與人格發展,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意願、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身心健康會增強孩子的學習信心,能讓孩子勇於面對學習、生活中諸多困難,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3.學習有助於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身心健康會為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不能將二者作前後、輕重的機械安排,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個可以作此消彼長對待的事情,均衡、全面發展才是真正的成長。我們不能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要看到二者的關聯性與互促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