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点击上方,聆听音乐!

文/秦聿森 编辑/书中浪子 组图/书中浪子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秦聿森 (江苏)


鲥鱼,李时珍曰∶形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鲥鱼似乎知道自己长得很美,也很自恋,特别爱惜自己的鳞,只要被渔网挂上,就不再挣扎,生怕破坏了自己完美的鳞像,当然也方便了渔人取得全须全尾毫无破绽的鲥鱼。鲥鱼也绝,宁做玉碎,不为瓦全,来个起水死,没有一个渔人有水平售卖活鲥鱼。当年安庆渔人捉到活鱼,起水后立即抠腮清肠,鱼鳞都不必刮,葱姜油盐现成,他们有个特殊的担子,下面是炭火炉子,上面是锅,从江边鱼下锅一路挑进城里,或是饭庄或是酒馆,当然也可是大户人家,其鱼正好煮得。因为一刻不曾耽搁,到了即上席,其鱼极鲜,为安庆特色菜,现在估计已经成为传说。当季鲥鱼鳞可食,富含鱼脂肪,过季的鱼鳞硬了不再可食,于是剥下后锻石水浸过起出,贴上女人花钿,银光闪闪,十分好看,常为戏子小户人家珍爱。
鲥鱼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味道最佳,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这是安徽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长江三鲜”为鲥鱼、刀鱼、鮰鱼,出在江苏镇江江段,再早河豚是不吃的,怕吃死人。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不过,现在刀鱼、鲥鱼几乎绝迹,鮰鱼也很少了。鮰鱼或许可以人工养殖,刀鱼、鲥鱼拒绝与人为伍,也不甘心被驯化,偶尔捕到一条两条,绝对成为了稀世之珍,那价格普通人也绝对会闻之咋舌。 可是我在国外,偏偏看见过很多鲥鱼,烂银似的排在那里,一条一条真特么诱人。

起个大早去买鱼,路上车已成流,好在不堵,共计21个红绿灯也帮忙,远远的看着是红灯,才减速,灯就绿了,一踩油门就这么一路很快的到了鱼市场,住地离鱼市场40公里。

鱼市场的司磅员是个伊斯兰教徒,高个子大胡子,整日价一袭长衫,然而人很好,每次见到我都要闹一阵子玩玩,今天我带了一瓶“风油精”准备给他,下次他看见商贩有带鱼时就会帮我留着。上次给他一只我用过的旧计算器,他逢人讲是我给的,这次给了风油精他又向人炫耀,帮我拉人设呢。当地人都有这个习惯,得了人家一点好处会到处颂扬,这事使得我很开心,认为好事没白做。几个鱼贩子看见我都是笑嘻嘻的,是他帮我扩大了影响,这个人在这里很有威信,有个叫“贝贝”的大概是印第安血统的鱼贩每次看见我都是很实在的价格。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今天的鱼品种很少,中国人爱吃的带鱼和假黄鱼都没有。但是,鲥鱼有,并且很多,很大的鲥鱼,银鳞闪闪,有几条比吃饭的桌子还长,小的也有三四斤重。这是鲥鱼吗?我听说过鲥鱼个头不超过四斤的。没工夫纠缠这个问题,看见这么诱人的鱼我想像中已经是美味了,随即挑了百十磅,兴冲冲的买回去。

午饭时看见垃圾车里倒着大块大块的鱼肉,难道很难以下咽吗?待我自己尝过后,我才知道还真有这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事。不鲜不嫩不说,还烂糟糟的没有鱼味道,下锅后一烧鱼肉是鱼肉,鱼卡是鱼卡。我断定它跟鲥鱼长得一模一样,为什么就没有鲥鱼的味道?甚至都没有一般鱼的味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难道一方水土也养一方鱼?

特立尼达的鱼种类很多,但是中国人吃得惯的只有带鱼和一种近似于黄鱼的鱼。烧出来也是蒜瓣肉,肉也算紧致,我给起个名叫它“假黄鱼”。当然石斑也不错,只是太贵,根本不是打工者所能问津的。由于外国人跟我们的烹饪方式不同,他们拿来烤着吃没有问题我们下锅一煮问题就来了,煮成了一锅酱,也没有期许的鱼味道,成了很恶劣的菜式,很爱吃鱼的江苏人却不爱吃特立尼达的这些鱼。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我寻思国内市面上也有拿珠江鲥鱼充长江鲥鱼的事发生,但是很容易被鉴别出来,一品尝味道是无法冒充的。通常来说,生活在水温低于C氏20度的鱼类叫作冷水鱼,冷水鱼类要比温水鱼类肉质紧密,更多一些脂肪,故而显得鲜且嫩。而特立尼达地处热带,生活在这里的鱼虽然色彩斑斓,但是却肉质疏松,有些还带着一股刺鼻的怪味,几乎就没有我们喜欢的鱼味。特立尼达的辣椒有羊骚气,黄瓜也有,茄子也有。也许,热带地区的产出跟我们温带地区的产出就是不同吧。那鱼,看着诱人,却徒有其表,形似而味不似,难怪众人大失所望,浅尝辄止了。

如今我回来了,鲥鱼是画的一个饼,刀鱼跟范冰冰似的身价奇高,转而吃河豚。长江下游沿线到处都是围网,养着号称野生的河豚。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外国的野生鲥鱼不好吃,国内的野生鲥鱼已绝迹。我成想,把外国的鲥鱼从海里拖过来,放在长江里养一养,我会不会发大财呢吃?异想天开一把吧!


作者风采: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作者简介:

秦聿森,男,52年生,上过学,初一;下过放,十年;做过工人四十年,到国外打过工,六年。平生喜欢写写画画,尤其爱读爱写散文,偶有豆腐块见报,现为镇江市作协会员、镇江知青作协会员。


本期编辑简介: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李淑华,书中浪子,女,1966年出生,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镇江市作家协会、丹阳市作家协会、丹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镇江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丹阳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丹阳市乒乓球协会、练湖乒乓球俱乐部会员,丹阳慈善总会义工、丹阳护生小居、丹阳凤凰慈善、丹阳如意慈善会员,曾在《青年诗林》《镇江师专》《丹阳日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英语之友》《扬子晚报》《作家天地》《当代作家》等报刊杂志,在《同步悦读》《作家平台》《一线作家》《人民杂志》《新长江文学》《艺术荟萃》《女人花文学》等微刊及大小网站论坛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1500篇。《中外文艺》《当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专栏作家,《浪花文艺》创始人、总编、主播。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迎来曙光 郭振东

作者风采: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郭振东艺术简介

郭振东(随光逐影),男,笔名:远山。江苏丹阳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丹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摄影网签约高级摄影师。
数百幅作品在国际国内摄影大赛中获奖入展。2012年举办《“随光逐影 风韵无限”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展》,出版《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集》。多次获得地方政府文学艺术成就奖。
2019年7月在中囯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办的《2019“大美祖国”全国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评委奖”。

形散意不散的鲥鱼   (文/秦聿森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中文: 外国的野生鲥鱼不好吃。

英文:The wild shad in foreign countries are not delicious.

日文:外国の野生のブリはおいしくないで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