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送春更送疫,古人如何送别春天?

不独送春更送疫,古人如何送别春天?

2020年的春天,太不寻常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每个国人的心理和生活。所以人们都盼望随着春天的离去,新冠肺炎病毒也能退去。由此,我想到了我国古来的传统习俗“送春”。

送春,即送春归去,杜牧有“一年春尽送春时”之句。参阅众多古代文献可知,送春的传统,或者说这样的雅事,主要为诗人所为,所以古来送春诗很多。

最著名的送春诗应数唐代贾岛的《三月晦日送春》:“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宋代宋祁《三月晦日送春》亦佳:“倏忽韶光第九旬,无花何处觅残春。长绳万尺非难具,谁与天边绊日轮。”深深惜春之情,皆颇能感染读者。

不独送春更送疫,古人如何送别春天?

最有意思者应是大文学家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竟然说:“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因要作送春诗,而不愿有公事。

最为倜傥有趣者应为唐代张登,又有书中说是宋代张士逊,总之是位退休高官,晚春出都城游,抵暮方归。关吏捧牌请书官位,相当于现在的登记,他不书官位而醉中题一诗:“闲游灵沼送春回,关吏何须苦见猜。八十衰翁无品秩,昔曾三到凤池来。”

白居易多有送春诗,有“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及“一曲狂歌醉送春”“不独送春兼送老”等句。苏东坡送春词甚至有“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句。

春将尽时人易多感,可知流传千载的送春之习,是让诗人们抒发春尽时的各种感受,其实是给诗人一个赋诗和雅聚的由头,正如宋人吴芾《又和金克家送春》所云“幸有良朋同雅集,不妨烂醉罄余罍”,金元诗人李俊民《承和复用韵》所云“草草杯盘兴不妨,一年一度送春忙”。所以古来又有“饯春”之谓,即以酒送春。

不独送春更送疫,古人如何送别春天?

古来送春,多在三月晦日,即三月最后一天。又有人按节令于立夏前一日或立夏日送春。也有因故而推迟的,如清人陈恭尹《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便因雨而推迟,有如“补登高”的“补送春”。厉鹗《一剪梅·立夏后一日同人集晚清轩补作送春之会》即云补送春。

古人送春,或是各自以诗送之,如上文所引贾岛、宋祁诗,陆游便曾多次以诗送春。或是约几位友人一起送春,如白居易《湖上招客送春泛舟》诗云:“欲送残春招酒伴,客中谁最有风情。”宋人周紫芝《同季再见和二首复用韵以谢》:“海内同为客,西湖共送春。”

张元干有《菩萨蛮·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词,亦与友人一起送春。明人陈鸿有《三月晦日集交荫轩送春》诗、曹学佺有《安荩卿招集蒋弢仲郑肇中徐兴公诸子送春》诗。“集”者,聚集也。更多乃至一群诗人集体送春之事,则不多见。

宋代爱国名臣、诗人王十朋《三月晦日与同舍送春于梅溪,因诵贾阆仙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时有二十八人,遂以齿序分韵》,王十朋分得“三”字,诗为:“记得来时手自探,预知今日思难堪。树头绿暗莺如诉,地上红多蝶尚贪。此夜钟声那忍听,明朝酒盏可能酣。却因送别还惊我,老境如蚕已食三。”

不独送春更送疫,古人如何送别春天?

明人朱本洽有《社集郊外送春》诗、清人龚鼎孳有《风流子·社集天庆寺送春和舒章韵》词,应指诗社之雅集送春,惜不能知参加社集者多少人。所以王十朋等二十八位诗人的梅溪送春,是如今所知古代诗人集体送春人数最多的一次。王十朋号“梅溪”,梅溪乃其故里,在浙江乐清,南北雁荡山之间。2013年初夏我与一些诗友曾寻访梅溪,果然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宜诗之地。

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学者、诗人毛奇龄曾召杭州诸名士,立夏前一日于城东药园送春。有资料显示,参加者有数十人之多,但据吴焯《药园诗稿》,说有二十三人。那次送春之诗多有佳作。其中陪末座的青年诗人钱杲,集唐人句成诗二首。一首三四两句用王建、杜甫句“每度暗来还暗去,暂时相赏莫相违”,一首五六两句用翁绶、白居易句“百年莫惜千回醉,一岁唯残半日春”,毛奇龄大为赞赏而录入其诗话。以至道光年间,又一名家梁章钜垂暮之年还一再于其《楹联丛话》和《浪迹丛谈》谈及那次送春。

不独送春更送疫,古人如何送别春天?

王十朋等的乐清梅溪送春和毛奇龄等的杭州药园送春,都发生在浙江,既可见江浙诗风之盛,也是江南春色最好而最令人怜,正应了清人朱晓琴《送春》的“柳外莺声窗外絮,江南处处送春归”。

目下之春,新冠肺炎疫情,自然是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套用白居易“不独送春兼送老”句,今年则是“不独送春更送疫”。但愿各处诗人之送春,送别春天,同时也永远地告别这场瘟疫。

来源:上游新闻

来源:重庆二三里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