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喜歡看英劇的觀眾會注意到,一些英國演員早期活躍於戲劇舞臺,因影視成名後依然兼顧兩者,尤其喜歡參演“國民作家”莎士比亞的劇目,以BBC推出的莎士比亞作品改編系列為例,就出現過演員“甘道夫”伊恩·麥克萊恩、“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等人,助力推廣莎翁在青年觀眾和讀者群中的影響力。

大家是否想象過,他們朗誦莎翁臺詞的聲音,來朗誦唐詩會是什麼感覺?

基於對唐詩的推崇,以及觀察中國文化傳承的絕佳途徑,BBC官網最近上線了一部專題紀錄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聚焦杜甫詩歌。三位主角可謂“豪華陣容”:歷史學家、記者邁克爾·伍德,演員伊恩·麥克萊恩爵士,漢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紀錄片海報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BBC官網在線觀看頁面

據紀錄片推薦詞介紹,這是西方第一部專題介紹杜甫的紀錄片。幾年前,BBC推出過一個“中國文化系列”紀錄片,其中有兩集是“盛唐李杜:中國的詩酒之魂”,對兩位詩人的背景和人生經歷做了簡單介紹。而如今這部紀錄片,可以視為是進一步的深化呈現。

在此片中,邁克爾·伍德承擔的是導覽人的作用,他本人就極愛唐代文化,多次在以往節目中提及唐詩。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2016年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伊恩·麥克萊恩在北京故宮、上海人民廣場相親角留下了遊客照。圖 / 豆瓣

伊恩·麥克萊恩因出演《指環王》中的“甘道夫”而被廣大觀眾所熟悉,但他成名於話劇舞臺,出演過多部莎翁劇作,莎翁迷也非常推崇他朗誦莎翁劇臺詞的聲線功底。在紀錄片中,他出鏡朗誦了十餘首杜甫詩歌代表作。

宇文所安,是唐詩研究領域首屈一指的美國學者,他的英文名直譯應該稱作“斯蒂芬·歐文”,但他偏偏給自己取了中國姓氏“宇文”,並且從《論語》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中摘得“所安”兩字,作為中文名,其代表論著有《初唐詩》《盛唐詩》《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迷樓:詩與慾望的迷宮》等。

BBC借宇文所安的觀點“我們不僅有但丁,有莎士比亞,還有杜甫。這些詩人創造了評判偉大詩歌的標準。”來表示,對於杜甫這樣一位偉大的中國詩人,在東方是非常有名望了,在西方卻還是較少人知道,這是製作專題紀錄片的一個主要原因。

有這三位加盟,這部紀錄片會如何講述杜甫的人生故事?

整部紀錄片其實最大的亮點有兩個,一個是邁克爾·伍德導覽下的人文山水,另一個就是伊恩·麥克萊恩的朗誦了。兩者互相交織配合,即使是初次接觸杜甫的西方觀眾,也能感受到幾分杜甫詩歌的風格氣質。

從河南的杜甫故里到四川的杜甫草堂,從黃河到長江三峽,再到重山疊翠的湖南,按照生平時間線,邁克爾·伍德一路探尋杜甫的足跡。

在山東曲阜,邁克爾·伍德講述了儒家思想對包括杜甫在內的中國大眾的影響,之後將杜甫的足跡引向了唐代都城長安也即今天的西安。但這裡,紀錄片並沒有更多展開杜甫思想的一個複雜性,他創作思想背後不僅有儒家,也能看到多種知識觀念的融入。

李白和杜甫的結交故事,也在紀錄片中有所體現,邁克爾·伍德提醒觀眾注意李白詩歌對杜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人之間的贈詩也有很多,其中《夢李白》可以看作是兩位詩人命運的一個憂慮縮影。

追尋杜甫足跡的路上,他還採訪了普通百姓、舞者和音樂家,將詩歌和歷史影像以及現實感受巧妙融合,立體呈現了杜甫在中國人心中的豐富形象。

在成都街頭,邁克爾·伍德感受到了這是一個屬於杜甫的城市,文藝氣息濃郁,杜甫草堂遊人往來,他在那裡採訪了喜歡杜甫詩歌的老人和小孩,邀請一位小女孩朗誦了《春夜喜雨》。

杜甫詩歌中的山水寄寓了他不同時期的心境,邁克爾·伍德在長江的小舟上,想象杜甫當年在此吟誦詩句“三峽星河影動搖”的場景。他讚歎說,杜甫不僅僅是一位詩人,也是千年以來這個國家道德良心的守護者。

而此時,伊恩·麥克萊恩就會出現穿插著開始朗誦這些詩作,用“莎翁腔”朗誦杜甫詩篇是什麼感覺呢?紀錄片中,他朗誦了十餘首詩篇,涉及的篇目如下:

《壯遊》《夢李白》《秋野》《閣夜》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彭衙行》《月夜》《春望》《卜居》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此外,如今西方讀者閱讀杜甫詩歌有哪些譯本可以選擇?

杜甫詩歌在西方的翻譯出版之前有這些版本:首部杜甫詩全譯本是奧地利漢學家查赫(Erwin Von Zach)的德譯《杜甫詩集》,選集有英國漢學家大衛·霍克斯(David Hawkes)的《杜詩入門》、美國詩人漢米爾(Sam Hamill)的《對雪:杜甫的視域》、美國漢學家華茲生(Burton Watson)的《杜甫詩選集》等等。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英譯《杜甫詩選集》

譯者華茲生

2003年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德譯《杜甫詩集》

譯者查赫

1925年初版,圖為哈佛大學出版社1952年版

2016年,杜甫詩歌全集的英譯本終於問世,它有6卷3000頁,含1400首杜甫詩,譯者正是紀錄片中出現的漢學家宇文所安,他以八年時間完成了這個翻譯項目。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宇文所安與他翻譯的杜甫詩全集 圖 / 哈佛大學網站

翻譯全集介紹給西方讀者在他看來重要性在於認識一個完整的而非重複僵化的選集中的杜甫,“很多詩歌在普通的杜甫詩歌選集中從未出現過。在讀完整的杜甫詩全集時,你看到的,是一位比標準選集中的杜甫更偉大的詩人。”

長期研究唐代文化的宇文所安,似乎更偏愛杜甫,認為他在唐代獨一無二,在後世也是如此,他非常希望英語讀者可以看到杜甫的多元甚至生活趣味,注意到他在詩歌中幾乎寫到了當時所有的題材,杜甫也會抱怨食物質量,也會插手鄰里之間的矛盾,甚至會把僕人名字寫進去,在中國文人留下的文字裡,這是非常難得的。

翻譯杜甫詩歌並不容易,特別是讓普通讀者能夠感受杜甫詩歌中存在的大量口語、典故以及風格的細微變化,宇文所安在談及自己的翻譯觀念時說,“他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文字風格從典雅迅速轉向口語。翻譯者一定要理解一個唐朝讀者‘聽到’的一首詩是什麼樣的,也必須理解詩人的語言遊戲,因為它意義深長。”

詩歌翻譯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高度濃縮的語言精華,往往在翻譯過程中有所流失,但從相反角度說,從對方語言的聽覺出發,在不同文化讀者的習慣與原作風格之間進行調整,或許更有利於文化“走出去”的有效傳遞,畢竟,我們依然可以從英譯語言中強烈感受到來自中國唐代的場景與細節。

分享幾首宇文所安翻譯的杜甫詩: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Gazing on the Peak

And what then is Daizong like?

over Qi and Lu, green unending.

Creation compacted spirit splendors here,

Dark and Light, riving dusk and dawn.

Exhilirating the breast, it produces layers of cloud;

splitting eye-pupils, it has homing birds entering.

Someday may I climb up to its highest summit,

with one sweeping view see how small all other mountains are.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View in Spring

The state broken, its mountains and rivers remain,

the city turns spring, deep with plants and trees.

Stirred by the time, flowers, sprinkling tears,

hating parting, birds, alarm the heart.

Beacon fires stretch through three months,

a letter from family worth ten thousand in silver.

I’ve scratched my white hair even shorter,

pretty much to the point where it won’t hold a hatpin.

《飲中八仙歌》(節選)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Song of Eight Drinking Immortals

Li Bai makes a hundred poems out of one quart of ale,

in the marketplace of Chang’an he sleeps in the tavern.

The Son of Heaven called him to come,

he wouldn’t get on the boat,

he himself declared: “Your subject is an immortal in his ale.”

文章來源 | “文學報”微信公眾號

微信編輯 | 鄧潔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