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奧斯卡影片,你必須看

《當幸福來敲門》看到這個電影名字,再結合簡介,很容易就猜得到結局。不過能得到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說明這部就值得看。


這部電影在2008年上映,由影星威爾.斯密斯和他的兒子賈登.史密斯共同主演的勵志電影。


這部奧斯卡影片,你必須看

01


該片由真人真事改編,男主的原型是投資專家也是百萬富翁克里斯·加德納。背景是在世界第三次經濟危機,美國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到通貨膨脹的困擾,經濟出現滯漲的同時,加上拉美國家爆發的債務危機,美國經濟持續低迷,使得大批工人下崗。


克里斯·加德納是個聰明的醫療器械推銷員,但在那個時期,醫療器械項目並不被看好。各家醫院和診所的醫生們對他的骨密度掃描儀興趣不大,因為這臺儀器要比X光掃描儀精細一點,但價格卻貴出兩倍。


妻子琳達對他失去信心,無法繼續忍受不幸福的生活,下定決心離開他和5歲的兒子克里斯托弗去紐約工作。


克里斯也決心轉行為有機會獲得高收入的證券經紀人,他的努力和智慧打動了證券公司的經理傑·特維斯圖,並通過了初試。而在複試當天,克里斯才剛被拘留所釋放,不得不穿著粉刷工的衣服來到面試現場。只讀過高中的他憑著絕佳的口才和決心,獲得了實習機會。


六個月的無薪酬實習,加上一個殘酷的競爭現實,20個實習生中只有一個能留下來。加德納父子的生活更加艱難。他們依靠賣掉那幾臺骨密度掃描儀過活,直到後面只能賣血換錢撐著,直到成功通過實習。

這部奧斯卡影片,你必須看

02

電影以第一人稱自述,巧妙地分為6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人生的這一部分,叫做搭公車”;第二部分是冒傻氣;第三部分是疲於奔命;第四部分是實習期;第五部分是交稅;第六部分是幸福。大部分基調是悲情,讓觀眾跟著產生焦慮,總是期待幸福能快點到來。而最後幸福的那一刻也就短短几分鐘,男主和觀眾才得到解脫。


影片最吸引我的是這幾段對話:第一個,克里斯嫌棄兒子的夢想,說完話意識到不對。繼續說:“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就這樣。”

這次疫情的關係,企業復工問題,導致很多人失業。看到這裡,我愣住了。是的,周圍有的人喜歡潑冷水,經常很肯定的告訴你這樣沒法成功。但是這是你的目標,你的方向,憑什麼讓別人來幫你下定論。即使撞破了,我們也試著去做到了,不要讓未來的自己再來說:“當初如果那樣做,或許現在就是XX樣的人了!”

第二個,克里斯來到瑞本家門口:“我是為失約而來道歉的。”瑞本說:“沒必要專程來的。”“我得說明,我完全沒有“您應該等我”的意思”克里斯說。

這部奧斯卡影片,你必須看


第三個,在面試的時候,馬丁問克里斯,如果我僱傭了一個沒有穿著襯衫走進來的人,你會怎麼說?他說:他一定穿了一條很棒的褲子。

男主的為人處世,以及絕佳的口才實在讓人佩服。雖然後面沒有得到瑞本先生的同意,卻也認識了許多潛在客戶,也讓兒子看到喜歡的球賽,一舉多得。

就像現實中馬克思·加德納在自傳裡面寫過,“八年前找工作時,我四處碰壁。投了幾百份簡歷,一無所獲。大公司不給我面試機會,風投公司說他們只要有經驗的人,而創業公司那時正在大批裁員。”但是,克里斯·加德納後來開始意識到,”僱主只是拒絕我的簡歷,而不是拒絕我這個人。既然不是對個人的否定,我又害怕失去什麼呢?所以,我就更加大膽,或者說,更加厚臉皮地去找工作。”

或許我們現在沒有克里斯極佳的數學天賦,沒有他絕佳的口才,沒有他圓滑的處世能力。但是去工作,他們是看重我們有什麼,而不是看重你的缺點。我們可以挖掘自身的優點,用不變的決心、發揚自身的亮點、把握並創造一切可能的機會。

03

影片一開始,克里斯就一直在說託兒所外面寫的“幸福”是錯誤的。


“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 there is“I”。”片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happyness的拼寫其實是錯誤的,正確寫法應該是happiness。


為什麼克里斯會抓住一個拼寫錯誤不放呢?剛開始我也滿腦子都是問號。


後來想想可以這樣理解,Y其實就是諧音“why”。也就是:不要總問為什麼自己不幸福,幸福是要靠 I (自己) 去爭取的,而這也正好契合了電影核心。

沒有誰能阻止你得到幸福,因為它一直近在咫尺。


這部奧斯卡影片,你必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