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祕聞:一代國士無雙,臨終之語為何充滿悔憾?

楚漢秘聞:一代國士無雙,臨終之語為何充滿悔憾?

輕鬆讀歷史,認真品人文,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易知。

楚漢時期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名垂千古的文臣武將,今天易知和大家談論的這位,便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在當時既受帝王的重視,又為軍民所崇拜。他代表著中國古代之“謀戰”派的作戰思想,號稱“國士無雙”,他的一生從人世低谷爬上權力頂峰,如若一部傳奇。

楚漢秘聞:一代國士無雙,臨終之語為何充滿悔憾?

說到這裡,大概有不少朋友已經猜到了他的身份,此人正是歷來為人稱道淮陰侯韓信。

正如易知在開頭所說,韓信是從人世低谷攀上天下之巔的,在他人生的不同階段,經歷的狀況也是天差地別。

年輕之時,韓信在市中遭到持劍流氓的嘲諷尋釁,被要求從對方胯下鑽過去。若是熱血莽夫,可能會吶喊一聲“寧可被殺不可被辱”而慷慨就義,但韓信並不願與之玉石俱焚,照做了。

這個時候的韓信,堪稱一貧如洗,寄住於朋友家中,結果人一家子“晨炊褥食”,連一頓飽飯都不給,韓信被迫離去,還是一位素不相識的婦女給了他一些糧食。

楚漢秘聞:一代國士無雙,臨終之語為何充滿悔憾?

不論市井流氓,還是昔日朋友,都隨意欺辱一無所有的韓信,易知不得不說,這個階段的韓信誠可謂是孑然一身、舉目無親。

我們現在經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呢,在韓信身上也得到了映證。

不久以後,韓信因為巧合結識了劉邦麾下的蕭何,二人相談甚歡,蕭何對於韓信更是十分賞識。經過蕭何的解釋,劉邦下了決心,就此委命韓信這個名不經傳的人物做了將軍,這個舉動令得全軍都為之一驚。

蕭何、劉邦、韓信三人,一個敢舉薦,一個敢任用,一個敢放手幹。成為將軍以後,韓信終於施展出了他的過人謀略,用最少最精確的兵力,擊敗最強大的敵人。他的這種戰略才能,從那背水一戰,一直延續到垓下之戰擊潰項羽時的四面楚歌,終於楚軍大敗,項羽亦是因愧悔而自殺,自此劉邦一方大獲全勝,打下了這天下。蕭何評價韓信時,說出了這麼個詞語:國士無雙!

楚漢秘聞:一代國士無雙,臨終之語為何充滿悔憾?

天下戰事平定以後,韓信見到了當年年輕時曾經給他糧食的那位婦女,於是拿出自己獲得的獎賞給她千金,而到了自己曾經寄住的那家人時,則只是拿出一百錢,說是賞賜,實則諷刺。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韓信並不像易知前面所說的那麼軟弱無能,其實他也有他的恩怨情仇。當年不論承受胯下之辱,還是離開居所,都是為了“將以有為也”。

楚漢秘聞:一代國士無雙,臨終之語為何充滿悔憾?

在和平年代,劉邦開始妒忌懼怕起他的才能,害怕韓信勾結楚軍殘將謀反,遂以一個謀反的罪名,將韓信貶為淮陰侯,然而韓信實則並無謀反之心。是以君臣之間的關係一度十分微妙。

至於淮陰侯的死因,易知也是頗感汗顏:有個小人因辱罵韓信被韓信關了禁閉,他的弟弟一怒之下向呂后謊告韓信將反。呂后和親信們一商量,將韓信騙到行宮中秘密處死了。

楚漢秘聞:一代國士無雙,臨終之語為何充滿悔憾?

韓信一生用兵如神,征戰無數,所向披靡,最後卻如此荒唐收場。臨終之前,韓信嘆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他很遺憾當初沒有聽從蒯通的意思自己去打天下,致於落到現在被婦女小人坑害的下場,只得嗟嘆天意如此。

楚漢秘聞:一代國士無雙,臨終之語為何充滿悔憾?

但是易知認為,在兵亂年代,韓信百戰決勝,是傳奇、是戰神、是一代國士無雙,他的兵道是劉邦引以為傲的利器;但是到了和平年代,韓信的兵道天才便成了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

被小人汙衊陷害是韓信生命中的偶然,死於漢營卻是一種必然,因為韓信的人脈、威望都是劉邦所忌憚的,以他的能力真要自己去打天下的話,恐怕劉邦還真是要睡不安穩了。當然,若是韓信當初在漢定天下時,選擇功成身退、明哲保身,或許又是另一段佳話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