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亚半岛战役,美日六个月持久战,太平洋战场最胶着战役

二战太平洋战场,美日双方进行着对峙,双方互有攻守,进行了数次大型战役,像中途岛战役、硫磺岛战役等都是载入史册的大战。但是要说最胶着的战役,当属巴布亚半岛战役了。

在1942年到1943年1月这段时期,美国联合澳大利亚在巴布亚半岛与日军展开激战,粉碎了日军占领莫尔兹比港口的计划,保护了美军和澳大利亚的交通运输线。巴布亚半岛战役不论战役精彩程度还是其所带来的的重大历史意义,都足以在太平洋战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背景:

位于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屿,东部的巴布亚半岛东邻美澳两国的交通运输线,向南就是澳大利亚,如果要登陆澳大利亚,巴布亚半岛就是一座桥梁,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对于日军来说,这座岛屿实在是很诱人,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巴布亚半岛是前哨站,所以不论是哪方势力都希望得到巴布亚半岛这一处战略要地。而巴布亚半岛的重点是位于其东南部的莫尔兹比港,所以美澳联军与日军为了这座港口,展开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用一系列的大小战役达成了自己第一阶段的目标,但是对于第二阶段的计划,日军内部存在着争议,陆军认为减少进攻趋势,采取防守姿态,但是海军认为要扩大战果,对印度、夏威夷等地区展开进攻,对于海军计划进攻澳大利亚,陆军是很不赞成的,因为澳大利亚地势广阔,如果要进攻澳大利亚,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而日军在中国和苏联战场已经投入了大部分兵力。最后经过了讨论,日军认为澳大利亚暂时不用攻占,但是必须切断澳大利亚与美国的海上交通线,首要目标就是巴布亚半岛的莫尔兹比港。

在日军眼中,莫尔兹比是澳大利亚北部的第一战略重要地,如果可以占领莫尔兹比港,日军可依靠其建立起防御系统,切断美澳交通线,对日后对澳大利亚的进攻也是有利的。从1942年1月开始,日军就开始对莫尔兹比港展开数次袭击,3月日军已经占领了莫尔兹比周边的莱城和萨拉莫阿,但是由于当时日军的主要兵力还在印度洋,所以对莫尔兹比的进攻延迟到了5月。5月18日日军成立的对莫尔兹比港的作战部队,由百武晴吉担任总指挥,兵力达13个大队,决定在对中途岛的作战后开始对莫尔兹比进行进攻。

巴布亚半岛战役,美日六个月持久战,太平洋战场最胶着战役

日军虎视眈眈,澳大利亚人当然是不会坐以待毙的,3月澳军已经判断出日军的目标是莫尔兹比港,但是澳大利亚因为之前很少参加战争,所以军事力量并不是很充足,而且大部分士兵此刻正在新加坡、埃及等地,所以澳大利亚紧急召集了12万民兵,又命令在中东的两个步兵师即刻返回,莫尔兹比港的守军增加到了3000人,面对日军此次前来的雄厚战力显然是不够的,眼下能够支援澳大利亚的只有美国了。

当时美国任命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将军为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负责澳大利亚的防务工作,麦克阿瑟认为澳大利亚能否安全,主要看的就是新几内亚岛能否保住,尤其是莫尔兹比港,于是麦克阿瑟下令在莫尔兹比修建防御系统和机场,当然麦克阿瑟的眼光不仅放在莫尔兹比的防御,他这样做还因为想在日后重新打回菲律宾。

地势:

如果来介绍一下此次战役的场地——巴布亚半岛,那可以说是十分不适合作战,整座岛面积为90540平方公里,地形十分复杂,有很多丛林和山地,还有很多深谷溪流,内陆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沼泽和草地,天气变化异常,时而晴朗时而下雨,岛屿中部的斯坦利岭海拔最高可达3000米,最高点可达4000米。

开始:

日军的先遣队总共有1800名士兵外加1300个劳工,由横山与助指挥,其实在日军先遣队出发的两天前,美军就已经发现日军的舰船开始集结,但是麦克萨瑟的参谋长萨瑟兰认为,此次日军的集结并不是要进行登陆作战,而只是简单的运送人员,西南战区司令布雷特因为休整下令取消未来两天的战斗飞行,这就使得横山与助率领的先遣队几乎没有收到任何阻碍就到达了巴萨步阿,次日日军便已经占领了布纳和戈纳,横山与助又派了900人前去进攻科科达,22日科科达被日军占领。

百武晴吉得知了横山与助的进攻顺利后,开始制定对新几内亚的作战协议,计划是南海支队进攻莫尔兹比,41联队支援第17军,第35旅团占领萨马赖岛,与南海支队夹击莫尔比兹,青叶支队作为预备队准备随时提供支援,先前派出的横山与助任命为此次作战的先锋官,在布纳和科科达修建机场和其他设施。

巴布亚半岛战役,美日六个月持久战,太平洋战场最胶着战役

但是百武晴吉的计划被美军进攻瓜岛打乱,8月7日,美军第8舰队夜袭瓜岛,百武晴吉无法抽调兵力前去支援,因为根本就没想到美军这么快就展开了反击,但是日军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后认为美军只是侦查,所以再次夺回瓜岛不会很难,于是日军大本营下令第17军与联合舰队按照原计划进攻莫尔比兹,同时要夺回瓜岛。百武晴吉将夺回瓜岛的任务交给了第28联队。南海支队在8月18日抵达布纳,布纳的日军人数已经过万,但是意外的是第28联队夺取瓜岛失利,于是百武晴吉将预备队派到了瓜岛支援。

登陆布纳:

日军对布纳的作战令美军很是吃惊,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美军对科科达的支援迟缓,莫尔兹比的兵力也无法与前来的日军抗衡,而且美军失误的一点是他们认为日军占领布纳建立基地的原因是为了以后对澳大利亚的进攻打基础,而并不是要对莫尔兹比港展开进攻,因为日军不太可能让飞机去翻越斯坦利山,但是不可小心大意,为了防止日军做出进一步的进攻,澳军第一军军长罗威尔将美澳联合部队驻扎在了斯坦利山。

巴布亚半岛战役,美日六个月持久战,太平洋战场最胶着战役

麦克萨瑟决定抽调澳军的3个旅增援新几内亚,第18旅、21旅、25旅都是久经沙场的部队,战斗力很强悍,莫尔兹比的防守不断加强,到9月时莫尔兹比港的守军有28000人,有4个机场已经完工,港口也得到了扩建,后勤问题一切良好。米尔湾的兵力也有9500人,由克罗斯少将指挥,日军到了8月发现米尔恩堡开始修建机场,于是临时决定将原本要进攻的萨马赖岛改为米尔恩堡的拉比。

巴布亚半岛战役,美日六个月持久战,太平洋战场最胶着战役

进攻:

南海支队在8月26日开始翻越斯坦利山,全军携带能维持半个月的口粮,分为两个战斗队在丛林中穿插前进,绕过澳军的防线,因为日军之前已经在马来西亚战场掌握了丛林战的诀窍,用刀在丛林中劈路,每个士兵配备一个铲子,在日军的压迫下,澳军不断后撤,澳军兵力处于劣势,补给也出现了困难,澳军想出的办法是后退缩短补给线。9月5日日军到达了斯坦利山的关口,澳军拼尽全力展开阻力,伤亡惨重,美军继续向莫尔兹比派出增援部队,日军的作战计划是在米尔恩岛登陆,占领其所修建的机场。日军认为米尔恩岛的驻军很少,于是派出了由林昭次郎指挥的1200人前往米尔恩岛,同时让海军陆战队配合进攻,米尔恩岛的天气十分恶劣,日军由此躲过了美军空袭,在米尔恩岛以东的海岸登陆,但是负责登陆布纳的日军却因为遭到了空袭而中止登陆。

9月26日清晨天气状况良好,美澳联军对海滩展开了空袭,炸毁了日军的大量补给,但是日军依然发起了进攻,尽管只有两辆轻型坦克,澳军缺乏对坦克的作战武器,只能不断地后撤,日军没预想到的是坦克陷入了沼泽地只得遗弃。日军在机场跑道上遭到了美军的压制,随即撤回到丛林中,9月31日日军再次展开进攻,但是守军的火力太猛,无奈又进行了后撤。这次作战日军损失了600人,美澳联军仅仅损失了100余人,日军对于米尔恩岛的进攻宣告失败。

巴布亚半岛战役,美日六个月持久战,太平洋战场最胶着战役

进攻布纳戈纳:

时间来到了11月,美澳联军与日军在经历了几次大小战斗后互有伤亡,这时麦克阿瑟认为战役这样打下去属于困兽之斗,如果不展开猛烈反击的话,对整个战局是很不利的,于是下令美澳联军对布纳和戈纳展开进攻,澳第25旅负责进攻戈纳,美第126团负责进攻布纳。在澳第25旅靠近戈纳时发现日军已经构筑了碉堡群,守军有800人,澳军的试探性进攻损失了36人,在22日再次展开进攻,在日军密集的火力下又损失了129人,一直到25日澳军伤亡惨重,失去了再次发动进攻的能力,而日军也是有很大的伤亡,但是依然占据着戈纳。

日军开始对布纳和戈纳增派援兵,但是美军的空袭使得援兵的后勤补给收到了严重打击,一直到将近12月时,日军的补给几乎断了,而美军的后勤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部队中出现的瘟疫疾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于是麦克阿瑟决定要在12月拿下布纳和戈纳。12月中旬澳军以步兵和坦克协作,仅仅一个小时突破了日军的防线,日军无奈进行后撤,澳军进行层层进攻,最终占领了戈纳机场。而此时布纳的日军也迎来了末日,虽然拼死抵抗,但是在美澳联军的猛烈进攻下,防御也被逐渐瓦解,布纳日军指挥官刨腹自杀,1943年1月2日,战斗已经结束,美澳联军收复了布纳和戈纳,日军损失了近3000人,当然美澳联军获胜的代价是巨大的,伤亡了2800人之多。

巴布亚半岛战役,美日六个月持久战,太平洋战场最胶着战役

影响:

巴布亚半岛战役从开始到结束时长跨越六个月,以美澳联军的胜利告终,这是一场代价最高的胜利,美澳联军投入了3.5万人的战力,伤亡高达8500人,而且还有很多因为疾病丧生的人,日军损失了1.2万人。这场战役让美军积累了宝贵的丛林战和登陆战的经验,阻止了日军企图占领巴布亚半岛并继续南下的计划,巴布亚战役的意义是巨大的,对麦克阿瑟来说这一战奠定了未来打回菲律宾的基础,尽管在历史上没有其他大型战役出名,它正式宣告了日军在南太平洋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