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書如點餐

螺螄粉、奶茶、蓋澆飯……外賣,堪稱宅家一族的最愛。可你知道嗎?如今在外賣平臺上,也可以訂購“精神食糧”了!“點書如點餐”,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買書。

不久前,72家北京市實體書店成為第一批進駐美團平臺的示範企業,美團對其給予免費入場、流量補貼等支持。點“外賣”,成為疫情中讀者購書的新選擇。

美團作為點餐消費平臺,一直以來都和吃喝密切相關,如今,這個平臺竟然賣起了圖書,這種跨界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這既是疫情中的權宜之策,也不失為一種積極的創新。

一方面,作為人們熟悉的點餐消費方式,外賣在人們心中有著先入為主的好感。實體書店藉此售書,會拉近其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讓公眾更加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外賣已形成穩定成熟、精準高效的投遞配送渠道,藉助這一渠道售書,也能事半功倍。

在某種意義上,讀書和吃飯睡覺一樣,都是生活的必需。但長期以來,精神文化需求卻被一些人忽視,尤其是在疫情這種特殊時刻,有些人只追求吃喝享受,大飽口福,卻忽略了精神追求,不讀書,不學習,導致時間被荒廢。

有些人意識中存在著重物質消費、輕精神文化的傾向,在吃喝享受上可以一擲千金,在買書上卻十分吝嗇;另一方面,供給也一定程度上存在失調問題,公共文化服務不足,提供的圖書不適應讀者需要,不利於公眾閱讀習慣的養成,極易導致惡性循環——圖書越是不易得到,公眾越是不喜歡讀書,以致一些地方圖書館、農家書屋遭遇生存危機。

要培養一種愛好,首先需要軟硬件設施和環境保障,其次要保證獲取方便。具體到閱讀習慣,首先要有書籍,其次要能夠快捷方便地到達讀者手中。

而外賣售書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這兩點,將圖書搬運到讀者面前,這種供給不僅讓閱讀隨心所欲,也更符合現代消費需求。

希望疫情過後,這種圖書外賣形式還能夠持續下去,成為文化供給和消費的一種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