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推廣騙局?多個教育機構中招

文/閒侃教育

近日,有一家名為“曹衝報班”的推廣機構,在市場上大肆宣稱只要1980元就能為教育機構提供本地生源線索,外加宣傳策劃、50篇軟文撰寫等服務。這樣的低價服務吸引了不少教育機構,然而這又是一場騙局。

根據媒體報道,有多家教育機構與曹衝報班簽署推廣合作協議後,曹衝報班都並未提供任何有效的生源線索或者推廣服務,且曹衝報班的電話銷售紛紛失聯。有培訓機構校長指出,曹衝報班承諾若提供學生線索不達標則直接按比例退費,但其銷售一直以疫情期間在家辦公為由,要求延後辦理退費手續,然而另一位銷售的朋友圈則顯示已經完全復工,二者信息自相矛盾。合作費用低,加之維權成本高,許多被騙機構都選擇不進行維權。而選擇維權的機構負責人表示,如果繼續讓這類推廣公司行騙,會有更多機構吃虧,對教培營銷推廣行業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

低價推廣騙局?多個教育機構中招

獲客一直是教育機構的發展痛點,這對於線上線下來說都是如此。線下機構爭奪地域生源的同時,在線機構利用廣告投放爭奪流量。小紅書、抖音、網頁廣告等,都能見到不同在線教育機構的身影。相比於一些頭部機構燒錢投放、佔據有利地理位置的路數,一些中小型線下機構,甚至是頭部機構的分校,都很大程度依賴於其他平臺引流。曹衝報班騙局的受害機構之一,精銳教育的一間分校工作人員就表示,由於地理位置較偏僻,因此希望藉助曹衝報班的平臺引流,為學校注入新鮮血液。

相比於這種廣撒網的方式,精準獲客顯得更有效率,有一種觀點認為,當需求大於供給時,傳統的渠道招生方法如地推、廣告投放等都是可行的方式;而隨著供給變得充分,機構需要建立品牌意識,更進一步來看,機構需要構建並運營私域流量,以老帶新。這些年來市場中盛行的構建用戶群等方式,實際上都在向構建私域流量努力,但是這並不是純粹的營銷手段,“以老帶新”意味著需要機構有良好的教學效果,老學員才能留存,並帶來新學員,至於獎勵拉新,則更像是錦上添花式的手段。

教育產品不同於普通商品消費,是一個長期的體驗過程,教學質量、教學進度、服務、孩子是否喜歡、成績是否進步等,都是家長重點關注的對象,如此看來,其獲客難度可想而知,這並不能僅靠獲取生源線索就能完成。從另一方面來講,教育產品的付費者和使用者身份分離,付費者是家長,而使用者是兒童,兩者都是影響用戶最終決策的因素,這意味著教育機構不僅需要獲客,更要在服務過程中為用戶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服務。

但反思自身並不代表“曹衝報班”這樣涉嫌詐騙的機構不需要被取締,目前已有近200家教育機構的負責人組成維權群,嘗試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