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國,安徽無為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將軍,比如說海鷗將軍戴安瀾就是安徽無為人。戴安瀾參加了中國遠征軍,率200師入緬甸作戰,在撤退回國的途中陷入日軍包圍圈,於1942年壯烈殉國,戴安瀾將軍也是安徽無為著名的民族英雄。
安徽無為還有另一位國軍將領也很有名氣,他的名字叫徐庭瑤。徐庭瑤還有另一個稱呼,他被稱為中國“裝甲兵之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裝甲兵之父”徐庭瑤的最終結局。
徐庭瑤出生於1892年,他是安徽無為人。青少年時期的徐庭瑤入讀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不久南下廣東,加入粵軍。孫中山去世後,國民黨組建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揮師北伐。徐庭瑤參加了北伐戰爭,並且在北伐中嶄露頭角,立下了很多戰功,靠軍功逐漸成為高級軍官。
改變徐庭瑤命運的時間發生在1934年,這一年徐庭瑤被蔣介石派到歐美等發達國家學習機械化軍事。徐庭瑤在國外只學習了十個月時間,回國後卻寫了60多萬字的筆記,而且提出了系統化的訓練綱領,他也因此獲得了蔣介石的嘉獎。
1935年,蔣介石把徐庭瑤調往訓練總監部任職,為國軍訓練現代化的機械兵種。徐庭瑤圓滿完成了蔣介石的任務,在這之後,徐庭瑤大部分時間都擔任機械化教育長,為當時的抗戰培養了很多機械化軍事人才。抗日戰爭中,徐庭瑤曾在崑崙關戰役中配合杜聿明的第五軍取得了崑崙關大捷,殺敵6000餘人,收復了戰略要地崑崙關。
1943年,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徐庭瑤帶領自己訓練的機械化班配合新一軍打敗了日本不可一世的王牌18師團,為遠征軍第二次遠征取勝奠定了基礎。回國後徐庭瑤繼續擔任機械化師訓練教育長,為蔣介石訓練機械化軍事人才。1946年,徐庭瑤不再領兵作戰,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機械化軍事教育當中,為當時的中國培養了大量的機械化軍事人才,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裝甲兵之父”。
1949年春天,徐庭瑤被蔣介石任命為裝甲兵司令,蔣介石命令徐庭瑤帶領裝甲兵守衛南京、上海。不過,當時大勢已定,徐庭瑤的努力不過是頑固抵抗罷了。之後英勇的解放軍渡過長江,解放南京,直逼上海。徐庭瑤眼看回天無力,只能帶著裝甲兵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
1950年,逃到臺灣後的徐庭瑤被蔣介石任命為“東南長官公署副長官”,沒過多久,徐庭瑤又被蔣介石任命為“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委員”以及“總統府戰略顧問”。對徐庭瑤個人來說,他的軍旅生涯已經在1946年不再領兵時結束了,蔣介石撤退臺灣之前任命他為裝甲兵司令也是“死馬權當活馬醫”。
因此,逃到臺灣後的徐庭瑤不再被蔣介石重用,蔣介石只是讓他擔任了上述幾個閒職。徐庭瑤自己也覺得無趣,兩年後主動請求退役。晚年的徐庭瑤熱愛收藏,閒暇時間讀讀書練練字,生活雖然單調卻也有趣。1974年,徐庭瑤因病去世,終年82歲,死後葬在了臺灣。
參考資料:
《國民黨軍裝甲兵之父徐庭瑤將軍》馬俊如